大华网路报:美中新关系 台湾准备好了吗?

  中评社香港3月8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开首便道,两岸关系从来就不是单纯两岸关系,实际上,从中美关系更容易了解两岸关系,或者说,中美关系才是决定两岸关系的主要因素。我们从历史上中美关系的变化,即可了解此一现实。

  在一九七0年代之前,中美之间是不同阵营之间的敌对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下,台湾同时受到美国的保护与制约。这一段时期虽然动荡,却也相对安全。但尼克森决定要改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共同制衡苏联时,台湾就成了尼克森的伴手礼。当时的台湾是群情激愤,有被背叛的痛苦,也有对未来不安的焦虑。但今天回头再看,中美达成共识之后,两岸之间反而进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台湾的经济奇迹就是在那一段时间的成就。

  为什么中美之间有了共识,两岸反而会稳定呢?其原因有三。首先,对中国大陆来说,美国是两岸问题最大的绊脚石,现在这个绊脚石至少愿意接受一个中国的政策,让台湾成了瓮中之鳖,让其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的经济,何乐而不为。其次,对美国来说,虽接受一中政策,但台湾仍有战略价值,因此也不容大陆采取武力手段处理两岸问题。最后,中美之间实力仍有很大的差距,中美台三方都不跨越红线,尤其大陆,已经改变了对台战略,以和平统一为主要诉求。

  专栏说,中美关系稳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奥巴马第二任开始,开始转向战略竞争,而到了特朗普时代,竞争态势更为明显,不论是针对中兴或华为的作为,或者是挑起贸易战,都可看到双方剑拔弩张的架势。此时的台湾又刚好碰到民进党全面执政,以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因此全面倒向美国,希望可以获得美国更多的支持,既有助于政权的持续,也有助于对抗中国大陆的威胁。   然而民进党的算盘打错了,因为时空条件已完全不同于过去。在冷战之时,中美是敌对,现在只是竞争;在冷战之时,双方是互不往来,分属不同阵营,现在则是共同在一个体系之下运作,彼此除了竞争,还有千丝万缕的合作;在冷战之时,中美实力差距很大,而现在则大幅缩小,这也是美国对中国大陆崛起心中忧虑的原因。换言之,不论中美贸易战如何打,双方都得找台阶下。

  从去年贸易战开打至今,双方都承受了相当大的经济压力,双方也都一直在进行谈判。根据媒体最新的报道,双方已经有达成协议的可能。在我人看来,这是必然的发展,因为中美双方终将发现,合作则两利,对抗则双输。尽管不少学者从过去的历史预言新兴强权与现在强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但历史不见得会重演,因为中美关系在历史上其实找不到可类比的例子,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关系并不适用,冷战时的美苏也不适用。

  台湾在美中台关系中,属于最小与最弱的一方,更应该注意自己未来的选择权,但民进党政府全面倒向美国,反而限缩了自己未来的选择权。现在中美的新关系即将形成,民进党又将如何面对?我人可以断言,此时的中美新关系,恐怕不会像过去那样为两岸创造稳定的局面,因为大陆的实力已今非昔比,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也只是口惠多于实质。此时此刻即使美国同意卖66架F16给台湾,那也只是新关系开始前的一个告别礼物,民进党或许能自我安慰,但我人岂能不忧!   中评社香港3月8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开首便道,两岸关系从来就不是单纯两岸关系,实际上,从中美关系更容易了解两岸关系,或者说,中美关系才是决定两岸关系的主要因素。我们从历史上中美关系的变化,即可了解此一现实。

  在一九七0年代之前,中美之间是不同阵营之间的敌对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下,台湾同时受到美国的保护与制约。这一段时期虽然动荡,却也相对安全。但尼克森决定要改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共同制衡苏联时,台湾就成了尼克森的伴手礼。当时的台湾是群情激愤,有被背叛的痛苦,也有对未来不安的焦虑。但今天回头再看,中美达成共识之后,两岸之间反而进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台湾的经济奇迹就是在那一段时间的成就。

  为什么中美之间有了共识,两岸反而会稳定呢?其原因有三。首先,对中国大陆来说,美国是两岸问题最大的绊脚石,现在这个绊脚石至少愿意接受一个中国的政策,让台湾成了瓮中之鳖,让其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的经济,何乐而不为。其次,对美国来说,虽接受一中政策,但台湾仍有战略价值,因此也不容大陆采取武力手段处理两岸问题。最后,中美之间实力仍有很大的差距,中美台三方都不跨越红线,尤其大陆,已经改变了对台战略,以和平统一为主要诉求。

  专栏说,中美关系稳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奥巴马第二任开始,开始转向战略竞争,而到了特朗普时代,竞争态势更为明显,不论是针对中兴或华为的作为,或者是挑起贸易战,都可看到双方剑拔弩张的架势。此时的台湾又刚好碰到民进党全面执政,以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因此全面倒向美国,希望可以获得美国更多的支持,既有助于政权的持续,也有助于对抗中国大陆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