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人大代表点赞政府工作报告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中评社报道组)3月7日上午,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多名代表参与讨论并就关注内容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在会议上谈到,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全面和深入,特别是在二十一页,用了较大的篇幅谈到科学发展和科研体制的改革,听了非常感动。

  黄玉山说,中国近年来在科技上的发展突飞猛进,举世瞩目。中国的科研投入也不断增加,科研管理体制也不断革新,不断进步。然而中国是文明大国,文明古国,也是现代大国,因此,对人类在科学创新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科学的发现与发展上,应该有更大的贡献,应该对基础研究有更大的投入,特别是在培养年轻科学家方面,要有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青年科学家是他们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强的时期,但是也是他们最需要扶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我们应该制定有效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力。

  黄玉山建议,加大对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研究经费上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无需依附于资深科研人员也能独立开展工作。在科研政策上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并最终杜绝在同一所大学或院校里,正所谓“近亲繁殖、子孙满堂”的现象。要尽力在政策上改善研究基金的评审方式,杜绝所谓“小圈子评审”,要坚持五湖四海,反对人情嫁祸,避免抱团的垄断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中评社 张心怡摄)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新社联理事长陈勇表示,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深受鼓舞,催人更积极奋进。报告中再次强调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以及对特区政府和特首全力支持。并持续了历届领导人对香港的关爱,持续牵挂着700万香港市民的心。报告的内容也再次证明民生和经济,尤其民众的生活,时时刻刻牵挂着习主席、李总理、韩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心。

  陈勇说,目前正值全球经济波动较大,贸易战阴影未除等大环境之下,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就是对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较好保障,是对企业,尤其中小微企的大力支持,有助保障企业尤其民企的持续生存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的就业优先,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要保住劳工大众的饭碗,有助社会的持续稳定,有助面对未来的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务实详细的报告,对国际和国内形势,2018年的工作和2019年的计划都做了很好的总结。报告 “保就业,重民生,利工商,促发展”,就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8年的六大进展、八大工作,都切实回应了人民所盼所需,也是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发展新阶段所需要的工作。

  洪为民提到,2019年的政府工作任务里面,有三点他非常关注。第一是减税降费和优化营商环境。减税本身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同时也很高兴看到将减审批优便利投资。第二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做工业强国,必须要有大量技术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下,除了大学生,更需要大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为中学学历或以下的毕业生在高科技生产线上并不能发挥以前的产业工人那种作用。第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很高兴看到中央重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新社联理事长陈勇(中评社 张心怡摄)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主席黄友嘉对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赞同和支持。他提出,这份报告非常有危机感。报告指出,我们现在面对的挑战不少,包括国内经济转型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虽然政府很有危机感,但是也提出了很多相应的一些措施和解决的方案,已经是进入了非常好的一个“战斗”状态,给群众增添了信心。

  如何面对经济上较大的下行压力?黄友嘉认为,长远来说的话,还是要深化体制的改革;短期来说,报告也提出了很多的措施,如减税降费改善营商的环境,加大力度扶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此外,正如报告中强调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能够增强内生发展的动力,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这句话很重要,说明政府意识到要怎样的真正释放市场的力量。黄友嘉还表示,我国目前的经济下行的压力部分是周期性的,但更重要的是结构性的,所以还是要靠体制改革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长远的措施来说,特别要注重的发展好我们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这方面。

  听读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以后,全国人大代表、东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东区区议会议员蔡素玉感想良多,主要归纳为三方面:第一,深刻感到政府实在难能可贵,这个报告很平实贴地,没有高大上的口号,但是充满了对人民的关爱,以民为绝对优先的温馨。政府自我约束,压缩了自己的各种一般性开支和三公开支,减少各种税务和费用的收入,为的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的是要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为的是要保障人民能够生活无忧、安居乐业。

  第二,工作报告增加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报告的第三页第八、九页的罗列了几十项的在过去一年和未来日子所碰到的或者将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看了报告以后,感到国家对每一个事情都是运筹帷幄,都能够提出具体的短、中、长期的解决方案和目标,这个也使大家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倍加信心。

  第三,政府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很明确的目标和措施,每一个范畴的先后环节都有清楚的指引。以发展经济、高新科技为先,以建设完善依法治国为先,以保障人民特别是基础民众的安居乐业为先等等。同时也清楚地表明,无论面临任何的挑战,都以坚守岗位做好自己工作为要。这些路线走都非常的清晰。而对香港,前景更加清楚,国家为香港铺了两条大路:一条短的大湾区,一条长的“一带一路”。无论怎样走,只要是走在这两条路上,一定不会迷路,一定不会走弯、走歪。

  (中评社报道组:张心怡 林艶 徐梦溪 张爽 后援记者:李娜 实习记者:毛成勋)

全国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中评社 张心怡摄)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主席黄友嘉(中评社 张心怡摄)

全国人大代表、东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东区区议会议员蔡素玉(中评社 张心怡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评社 张心怡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评社 张心怡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中评社报道组)3月7日上午,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多名代表参与讨论并就关注内容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在会议上谈到,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全面和深入,特别是在二十一页,用了较大的篇幅谈到科学发展和科研体制的改革,听了非常感动。

  黄玉山说,中国近年来在科技上的发展突飞猛进,举世瞩目。中国的科研投入也不断增加,科研管理体制也不断革新,不断进步。然而中国是文明大国,文明古国,也是现代大国,因此,对人类在科学创新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科学的发现与发展上,应该有更大的贡献,应该对基础研究有更大的投入,特别是在培养年轻科学家方面,要有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青年科学家是他们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强的时期,但是也是他们最需要扶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我们应该制定有效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力。

  黄玉山建议,加大对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研究经费上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无需依附于资深科研人员也能独立开展工作。在科研政策上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并最终杜绝在同一所大学或院校里,正所谓“近亲繁殖、子孙满堂”的现象。要尽力在政策上改善研究基金的评审方式,杜绝所谓“小圈子评审”,要坚持五湖四海,反对人情嫁祸,避免抱团的垄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