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专家答中评:美朝协商动力还在

  中评社香港3月7日电(记者 崔银珍)令人期待的“特金二会”破局,双方没有签署协议,令外界数周以来的期待落空。韩国统一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青瓦台国家安保室政策咨询委员赵成烈博士就“特金2.0”峰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接受了中评社的专访,以下是采访全文: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待这个结果?会感到意外吗?您认为这次峰会的基调还是积极的吗?

  赵成烈:反观这次朝美首脑会谈,我们可以看出朝美双方都有立场上的变化。从比根(美∙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也可以看出端倪,而且在平壤也就较低水准的,也就是比较小的磋商(small deal)同朝鲜进行了协商。但在此期间,美国内部(美∙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等)传来的强烈的反对声音,结果,特朗普总统采纳了后者,也就是博尔顿的主张。因为在此之前,比根的立场曾多次对外表明,所以我们认为它就是美国的立场,但实际上,美国贯彻的是博尔顿的立场,这部分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

  但,尽管如此,协商的动力依旧还在,中国提及的“双暂停”也依旧还在,而且,朝美领导人间的信赖仍可以确认,我们也可以看到双方为了不刺激对方的小心与谨慎还在,这反而可以被视为为了二进的一退。特别是(通过这次会谈),我们看到了金正恩委员长的正确判断,这具有很大的意义。迄今为止的协商基本都是通过官僚们进行的,所以还没有综合性的认识,但通过这会议,朝鲜明确认识到美国需要什么,而且能给予什么,这不能不称之为一个成果。

  中评社记者:朝鲜外相李勇浩表示,朝方没有如美方所说,要求全面解除对朝鲜所有制裁,朝方寻求的是解除联合国五项制裁决议,尤其是经济和民生方面的。但美方说法却不一致。双方的不同是否显示出美朝之间还有着深深的敌意?如果双方互相不让步,美朝关系是否会再陷入僵局甚至倒退?

  赵成烈:并没有敌意或不信,只是双方各持一词,所以强调的点不同而已。从这次双方的主张来看,确实美方要更正确一些。朝鲜虽提及‘宁边’,但没有准确地说明宁边的‘范围’。宁边有390处以上的核设施,那么废弃范围应该到哪儿,朝方并没有确切的回答。当然,就像朝鲜主张的那样,要在11项制裁中解除5项,也就是说,缓解‘部分’制裁是事实。这也像美国所说的那样,是非常核心的缓解制裁的要求。也就是说,2015年以前的制裁是针对军事领域的,而真正的制裁是从2016年开始的。而朝鲜要求解除的也是这部分的制裁,而这也是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依此来看,这次朝鲜是带着相当大的目的性战术来开始协商的。但,美国并没有中计/采纳。   而且,对于可以攻击美国本土的核导弹,朝鲜也并未提及,而这次美国也要求冻结这部分,但得到了朝方的拒绝。因此,就像之前传出的部分怀疑的声音那样,‘朝鲜是否想作为核保有国’。所以,美国拒绝了在协议书上签名。协议书的草案本身好像在比较低的水准上达成了共识,但,就像刚才所提及的那样,随着博尔顿的拒绝,谈判的版图也发生了变化。

  但我们没有必要根据朝鲜的记者吹风会而对未来持悲观的态度。这次朝鲜的记者发布会传达的信息只不过是未能遂愿罢了。我个人认为美国充分地做到了合理性的怀疑。万一没有就核弹头以及ICBM问题进行协商,而只是单纯地缓解制裁,这就意味着朝鲜在保持核保有国的地位的同时缓解了制裁。朝鲜虽然说这些都是针对民生领域的制裁,但实际上制裁掐断了民生与军需,所以朝鲜只能将原本要流入军需的物资,转向了民生。如果解除对于民生的制裁,即使不包括军需领域,但终究不会产生军需反哺民生的负担,换句话说,也就是换一种方法帮助了军需领域。现在朝鲜并未作出冻结核武器等具体的措施,我们可以多少地认为有些欺瞒的部分。虽然这次双方作出退让是有些难度,但就像刚才所说,针对中国提出的‘双中断’,也就是说,美国中断韩美军事演习,而朝鲜也中断核导弹的发射,针对这一维持协商动力的措施,朝美双方都同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中评社记者:金正恩此次访越,是否意在向越南了解其经济发展模式?朝鲜会不会复制越南模式?

  赵成烈:越南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和教训是,虽然越南和美国建交,但经济发展并不是自动地得到保障的。虽然越南造在1995年便和美国建交,但从时机的经济增长来看,其发展期是在2000年末,也就是说,约有10年的时间,他们是没有发展的。越南经济高速增长的开端是2006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还有就是美国议会认定了越南的最惠国待遇以后的投资环境的改善。(三星手机工厂也是在2008年进入了越南)也就是说,朝鲜在越南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除了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以外,还有采取其他的措施,例如,进行市场改革,建立各项信赖的措施。越南虽然加入了世界金融组织,但美国扔发挥着对其借款的影响力。无论如何,朝鲜尚未加入此组织,所以讨论这个话题,为时尚早。总之,与其说是朝鲜为了模仿越南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如说是研究越南经济发展的优劣。

  对于金正恩停留越南的主要目的是,朝鲜想成为正常的国家走向世界舞台,为此,以改善与中国、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使之正常化为起点的意义。朝鲜在去年第一次与中国进行了首脑会谈,虽然金正恩并没有访问过古巴,但古巴的国家评议会议长去年曾访问过朝鲜。我想,访问越南的目的与意义也在于此。虽然,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没有借鉴的意义,但(经济视察)并非主要方面,反面教材的意义可能更强一些。   中评社香港3月7日电(记者 崔银珍)令人期待的“特金二会”破局,双方没有签署协议,令外界数周以来的期待落空。韩国统一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青瓦台国家安保室政策咨询委员赵成烈博士就“特金2.0”峰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接受了中评社的专访,以下是采访全文: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待这个结果?会感到意外吗?您认为这次峰会的基调还是积极的吗?

  赵成烈:反观这次朝美首脑会谈,我们可以看出朝美双方都有立场上的变化。从比根(美∙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也可以看出端倪,而且在平壤也就较低水准的,也就是比较小的磋商(small deal)同朝鲜进行了协商。但在此期间,美国内部(美∙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等)传来的强烈的反对声音,结果,特朗普总统采纳了后者,也就是博尔顿的主张。因为在此之前,比根的立场曾多次对外表明,所以我们认为它就是美国的立场,但实际上,美国贯彻的是博尔顿的立场,这部分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

  但,尽管如此,协商的动力依旧还在,中国提及的“双暂停”也依旧还在,而且,朝美领导人间的信赖仍可以确认,我们也可以看到双方为了不刺激对方的小心与谨慎还在,这反而可以被视为为了二进的一退。特别是(通过这次会谈),我们看到了金正恩委员长的正确判断,这具有很大的意义。迄今为止的协商基本都是通过官僚们进行的,所以还没有综合性的认识,但通过这会议,朝鲜明确认识到美国需要什么,而且能给予什么,这不能不称之为一个成果。

  中评社记者:朝鲜外相李勇浩表示,朝方没有如美方所说,要求全面解除对朝鲜所有制裁,朝方寻求的是解除联合国五项制裁决议,尤其是经济和民生方面的。但美方说法却不一致。双方的不同是否显示出美朝之间还有着深深的敌意?如果双方互相不让步,美朝关系是否会再陷入僵局甚至倒退?

  赵成烈:并没有敌意或不信,只是双方各持一词,所以强调的点不同而已。从这次双方的主张来看,确实美方要更正确一些。朝鲜虽提及‘宁边’,但没有准确地说明宁边的‘范围’。宁边有390处以上的核设施,那么废弃范围应该到哪儿,朝方并没有确切的回答。当然,就像朝鲜主张的那样,要在11项制裁中解除5项,也就是说,缓解‘部分’制裁是事实。这也像美国所说的那样,是非常核心的缓解制裁的要求。也就是说,2015年以前的制裁是针对军事领域的,而真正的制裁是从2016年开始的。而朝鲜要求解除的也是这部分的制裁,而这也是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依此来看,这次朝鲜是带着相当大的目的性战术来开始协商的。但,美国并没有中计/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