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中评社报导组)7月7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大陆与港澳台16所高校的50多名学者参加该论坛,共同研讨变革时代的治理与发展前沿议题。论坛由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承办,中流文教基金会(台湾)和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协办。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过勇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清华大学十分重视与台港澳地区高校的交流合作,已与14所台湾高校和9所港澳高校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师生互访密切,交流合作广泛。清华大学希望加强与台港澳高校的校际交流、学术交流和青年交流,为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贡献。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教授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25年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开展涉台治理与发展问题研究。大陆与港澳台都是中国人社会,中国人在治理与发展上的现代化经验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还对人类知识体系的拓展做出了贡献。这些是本届论坛汇聚台湾和港澳学者共同探讨的重要内容。
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力俊教授作为嘉宾致辞,表示两岸高校的交流交往、学术合作十分重要。他在担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期间加强两岸清华的交流合作,推动师生互访,让青年学生从中受益。面对全球秩序变动与新兴科技崛起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他期许两岸与港澳大学更紧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郑振清受访指出,本届论坛的举办是清华大学加强与台港澳大学校际交流与学术交流的体现,希望推进两岸与港澳高校师生在治理与发展领域的学术研讨,增进理解,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
在后续的专题论坛与圆桌讨论环节,两岸学者就“两岸暨港澳公共治理前沿”“两岸暨港澳创新发展前沿”“两岸社会交流与传播前沿”“变革时代的大国竞争与两岸关系”等议题展开交流。与会专家通过深入研讨,为促进两岸暨港澳合作、治理与发展贡献了多元学术视角。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中评社报导组)7月7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大陆与港澳台16所高校的50多名学者参加该论坛,共同研讨变革时代的治理与发展前沿议题。论坛由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承办,中流文教基金会(台湾)和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协办。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过勇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清华大学十分重视与台港澳地区高校的交流合作,已与14所台湾高校和9所港澳高校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师生互访密切,交流合作广泛。清华大学希望加强与台港澳高校的校际交流、学术交流和青年交流,为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贡献。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教授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25年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开展涉台治理与发展问题研究。大陆与港澳台都是中国人社会,中国人在治理与发展上的现代化经验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还对人类知识体系的拓展做出了贡献。这些是本届论坛汇聚台湾和港澳学者共同探讨的重要内容。
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力俊教授作为嘉宾致辞,表示两岸高校的交流交往、学术合作十分重要。他在担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期间加强两岸清华的交流合作,推动师生互访,让青年学生从中受益。面对全球秩序变动与新兴科技崛起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他期许两岸与港澳大学更紧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郑振清受访指出,本届论坛的举办是清华大学加强与台港澳大学校际交流与学术交流的体现,希望推进两岸与港澳高校师生在治理与发展领域的学术研讨,增进理解,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
在后续的专题论坛与圆桌讨论环节,两岸学者就“两岸暨港澳公共治理前沿”“两岸暨港澳创新发展前沿”“两岸社会交流与传播前沿”“变革时代的大国竞争与两岸关系”等议题展开交流。与会专家通过深入研讨,为促进两岸暨港澳合作、治理与发展贡献了多元学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