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成功不必在我 吴敦义终于想通了?

  中评社香港3月1日电/在就“总统”初选方式争纷扰攘了几个月之后,前日召开的国民党中常会,由党主席吴敦义主导,确认了“总统”初选维持党章规定的“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投票”的做法。据说,在当日的中常会上,月前承受吴敦义主席裁示交付研议“总统”初选方式的智库,其执行长高永光宣读研拟报告,建议二零二零年“总统”选举提名制度采用混合制,从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投票或是五成民调、五成党员投票两种混合制择一办理,都应有党员投票参与。虽然中常委们在听取报告后发言非常踊跃,有人主张维持现有办法,有人主张党员投票和民调各半,也有中常委提六成民调、四成党员投票的折衷方案,但吴敦义却在智库报告及中常委们的各种议论方案中,当场裁示其中最不利于自己出线的方案,并表示在为维持现有制度的尊严以及大公无私之下,他坚持一定要维持现行办法的比例,也就是党员投票占三成,民调占七成的比例,党员一定要参与“总统”提名。就算要修改,也不能适用当前选举,要等到下届选举才能更改。既然连吴敦义也这么大公无私,在中常会中占有优势的中常委们,也就无话可说,在无需举手表决之下就通过了吴敦义所提的方案。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这既令人感到宽慰惊喜,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这几个月间,吴敦义就像“白海豚”那样,不断地变更自己的建议方案,从“全党员投票”到引入“美国式全民开放投票制度”,以对抵由朱立伦阵营提出,对自己最不利的“全民调”方案,争纷不断,眼看就要延误战机,甚至导致国民党分裂。但由于吴敦义掌握党机器,对采用何种方式拥有“拍板权”,因而人们担心,他会私心自用,不顾国民党能否胜选,只为自己出人头地,而采用可能会让国民党错失重新执政难得机会的方案。

  而从国民党智库提出的两个方案中,也可看出,较为专业及中立的智库,虽然主张采取可能最能让国民党胜选的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方案,但为了“照顾”老板的情绪及面子,也同时提出五成民调、五成党员投票的方案,但却与挺吴阵营的各种方案相比,相对地不利于吴敦义。而吴敦义却不但没有坚持此前最有利于自己出线的各种方案,而且索性智库提出的稍为有利于自己的方案也不予采纳。既然连这个方案也不是最有利,也既然智库是受自己指令作出的研究成果,那就干脆顺从最有利于国民党胜选的方案,以示自己大公无私,立党为公,成功不必在我。   这与此前吴敦义此前为了与也是提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全民调”方案的朱立伦“对着干”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自从朱立伦宣布参选“总统”时提出初选采“全民调”之后,吴敦义就一直强调“总统”初选不能没有党员参与,并以四年前以朱立伦出任党主席时,是采用“全民调”方式,而让洪秀柱出线,并获得“全代会”确认。但后来朱立伦却运用党主席职权,主持粗暴“换柱”,导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这可见“全民调”并非是好的方案,因而他坚持要采用全党员投票方案。

而由于吴敦义的民调一直低落,因而他所提的全党员投票,就被人们解读是要“卡朱”。但最后吴敦义虽然是拍板拒绝“全民调”方案,却也是采取除“全民调”方案外,在各种方案中,最有利于朱立伦,也是最不利于自己的气氛不利于自己的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投票方案。由此看来,吴敦义在自忖没有胜选的机率之下,还是选择急流勇退。但又不能在朱立伦面前认“衰”,因而就“假装”与朱立伦“斗气”。在到了必须拍板之时,却突然再次做“会撰转弯的白海豚”,以证明自己没有私心,并让那些批评的人哑口无言。

  但是,吴敦义仍然埋伏了“换朱”的伏笔。那就是利用周锡玮日前所提的“两阶段初选”方案大做文章,但也要做得“没有痕迹”。因此,在前日中常会后接受媒体询问时,先是说“现在没有所谓两阶段初选,初选制度就是制度,过去曾有过有制度后产生的提名人突然被废掉重新征召,这样的过程不会重演”,但随后却又再次“转弯”,说是“如果为了求胜,国民党也会有一些制度性的程序,让获胜的目标能够很自然兑现”。也就是说,倘是柯文哲出选,朱立伦没有绝对优势,国民党又不能错失这个机会,因而还有征召韩国瑜的可能,亦即是“换朱”。就此而言,吴敦义将初选时间押后,本意是为自己挪火煮食,却错有错着,造成非韩国瑜出选不可的氛围,一来可以为“换朱”取得正当性,二来也可以获得高雄市民的谅解。而巧妙的是,韩国瑜恍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人在新加坡,但却在同一时间对参选“总统”首次松了口。   曾经说过自己为参选“总统”已经准备了三十多年的吴敦义,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极有可能是严酷的事实使他不得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际上,无论蓝绿背景的民调,他都是吊车尾的,在各位参选人中是唯一输给蔡英文对。尽管他的心里,也像蔡英文所说的那样,“民调是死的,人心才是活的”,但也曾经利用民调工具准确研判选情,及时调整选战策略,因而获得二零零八年“立委”和“总统”大选狂胜,在二零一八年“九合一”选举也胜选的吴敦义,是深知这些民调数据的可靠性的,因而不能不考量自己出选是否能胜选的问题。更严酷的事实是,二零二零年“总统”大选是国民党最有机会夺回政权的机会,过了这一村没有下一店,此后民进党将会赶尽杀绝,国民党难再有翻身机会。如果私心自用,明知自己不能赢而硬要出头,失去这次机会。就是罪人。功臣与罪人,只是一线之间。因此,“功成不必在我”,但又“功成不能无我”。前者,吴敦义要“礼让”最能胜选者出征,谁都无所谓,不一定要是吴敦义本人。后者,作为选战操盘者的国民党主席,倘是胜选,人们将会感激他,留下青史。

  文章说,对国民党最有利的选情趋势,是由朱立伦出征。但倘柯文哲欲要“更上层楼”,朱立伦就可能会架不住,这就要征召韩国瑜了。但韩国瑜出场迎战柯文哲,会有心理障碍,因为柯文哲有恩于韩国瑜。不过,却是“各为其主”(其实柯文哲没有“主”,“主”就是他自己),顾不得了友情了。另外,即使是所公布数据显示韩国瑜胜选机率最高的民调,也同时公布受访者反对韩国瑜出选数据较高的民调数据。因为一来他刚当选及就职高雄市长不久,尚未作出令人完全信服的政绩,倘放弃高雄市去参选“总统”,正当性不足,且“吃相难看”。二来无论是否当选“总统”,都需辞去高雄市长,并进行市长补选,可能又是民进党人尤其是陈其迈当选。

  但似乎是国民党“立委”拟参选人大呼声极高,希望韩国瑜能够再次掀起强大的“韩流”,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让他们冲高选情,并为国民党争取获得最多议席。这就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了。   中评社香港3月1日电/在就“总统”初选方式争纷扰攘了几个月之后,前日召开的国民党中常会,由党主席吴敦义主导,确认了“总统”初选维持党章规定的“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投票”的做法。据说,在当日的中常会上,月前承受吴敦义主席裁示交付研议“总统”初选方式的智库,其执行长高永光宣读研拟报告,建议二零二零年“总统”选举提名制度采用混合制,从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投票或是五成民调、五成党员投票两种混合制择一办理,都应有党员投票参与。虽然中常委们在听取报告后发言非常踊跃,有人主张维持现有办法,有人主张党员投票和民调各半,也有中常委提六成民调、四成党员投票的折衷方案,但吴敦义却在智库报告及中常委们的各种议论方案中,当场裁示其中最不利于自己出线的方案,并表示在为维持现有制度的尊严以及大公无私之下,他坚持一定要维持现行办法的比例,也就是党员投票占三成,民调占七成的比例,党员一定要参与“总统”提名。就算要修改,也不能适用当前选举,要等到下届选举才能更改。既然连吴敦义也这么大公无私,在中常会中占有优势的中常委们,也就无话可说,在无需举手表决之下就通过了吴敦义所提的方案。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这既令人感到宽慰惊喜,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这几个月间,吴敦义就像“白海豚”那样,不断地变更自己的建议方案,从“全党员投票”到引入“美国式全民开放投票制度”,以对抵由朱立伦阵营提出,对自己最不利的“全民调”方案,争纷不断,眼看就要延误战机,甚至导致国民党分裂。但由于吴敦义掌握党机器,对采用何种方式拥有“拍板权”,因而人们担心,他会私心自用,不顾国民党能否胜选,只为自己出人头地,而采用可能会让国民党错失重新执政难得机会的方案。

  而从国民党智库提出的两个方案中,也可看出,较为专业及中立的智库,虽然主张采取可能最能让国民党胜选的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方案,但为了“照顾”老板的情绪及面子,也同时提出五成民调、五成党员投票的方案,但却与挺吴阵营的各种方案相比,相对地不利于吴敦义。而吴敦义却不但没有坚持此前最有利于自己出线的各种方案,而且索性智库提出的稍为有利于自己的方案也不予采纳。既然连这个方案也不是最有利,也既然智库是受自己指令作出的研究成果,那就干脆顺从最有利于国民党胜选的方案,以示自己大公无私,立党为公,成功不必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