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2020 关键年 台湾选民要谨慎
媒体是民主制度中重要的一环,要能用中立的立场忠实报导新闻,分析时事,尤其在选举时帮助选民取得正确资讯,详实分析,驳斥假新闻。这样媒体才对民主制度有正面的贡献。选民必须有辩别真假的能力,必须接触不同立场的媒体和宣传。很不幸,在民主制度中,政治和金钱利益团体都会有拥有和控制媒体的心态,目的当然是为自己做宣传,吸引选民支持。往往这些媒体变成一种单面的有成见的媒体。这会造成祸害民主制度的根源。在美国的两党民主制度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在主流媒体里就产生这种现象。以致造成两党分裂对持,使选举轮替变成权力竞争。使选出的领导人不能团聚两党人才,为国为民服务,反使选出的政府互相杯葛。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亲身体验到美国媒体的弊病,才会大骂‘假新闻’(fakenews)台湾的民主制度受美国影响很大,虽然有三民主义为本的五权宪法,但选举制度模仿美国,在媒体结构上比美国还糟。以致有台湾媒体,炒作选举,挑选候选人,操作民调,极力影响选民的现象。当然也有媒体对政绩作深度报告。选民平时就要注意这些报导,以免在选举当头,在大量选举新闻包括许多假新闻的轰炸下,没时间去关注有深度的正面新闻和政论。
台湾的2020大选,在九合一选举之后,就被媒体关注,当然是因为九合一产生了一个大翻盘,民进党大输,丢了十六个县市。媒体早点关注不是坏事,但是过度炒作,在候选人都没有表态就替选民挑选候选人,不是很健康的现象。到了今年,媒体炒作更是发酵,制造各种不同的看法,意见,评论,造成一个奇异的选举文化。政党在选举中,非常被动,不发表理念政论,不把党内选举提名作业透明化,让媒体选民认识党的政见,候选人征选程序,反而是等待媒体炒作民调,难到台湾的民主制度已经进步到全民化,不需要政党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国民党,民进党,和几百个小党都该解散。让老百姓和媒体直接炒出候选人算了。如果无党无派无政绩的柯明哲可以被炒出来当总统,只要说一句‘两岸一家亲’,用对台北市无为而治的方法来治台湾,就可以搞定台湾的前途,那台湾总统也太容易当了。
台湾的媒体应当忠诚的报导新闻,在选举上必须尊重候选人的公开发言而不应该炒作假新闻。更要尊重政党的作业。媒体可以要求政党作业透明化,但绝不能替政党作候选人提名的工作。当然在言论自由下媒体可以作揣测性的报导,但目的是供给资讯,有充实知识和教育意义。譬如,媒体可以拿马英九前总统的八年政绩和蔡英文及陈水扁作比较,请学者或评论家批评。媒体也可以作假想和预测的报导,但不应该制造假民调,尤其是当事人并没有表态参选。举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一个政治评论家,他可以提出一个私人研究过的看法,他认为国民党如今在2020选举前弄的很乱,该清醒地盘算盘算。以中国历史,两岸关系,美日等国际情势上考量,他提出当今马英九朱立伦搭配竞选2020为最上策,以他们很好的政绩来诉求,以团结国民党为出发点,对台湾老百姓提出两岸和平发展的蓝图,大陆可以接受,台湾可信任马朱(马朱的缺点和错误是可修正和原谅否?),以马一任,朱轮替,来领导台湾稳健的走向两岸和平统一,这个提议最好由洪秀柱,韩国瑜,吴敦义等在党内联名提出,表明国民党内部懂得团结,了解台湾需求。媒体可以把这一种政论者的看法说出来,让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样的领导人真能把台湾带上和平统一的路。媒体也可以让学者提出,陈水扁与赖清德的假想团队(陈赖的错误缺点可原谅否?),让选民想想谁真能救台湾,马英九的两岸路线可以渐进促统吗?陈水扁的台独路线走的通吗?这种媒体报导是有教育作用和启发作用的。但媒体只能作分析报导不可炒作民调。2020确实是台湾的关键年,我希望台湾选民会了解,时势在变迁,必须有主见而不是跟着假宣传假民调而投票,台湾的未来,老百姓自己要负责的。我更希望媒体能肩负起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做忠实的,建设性的选情报导。台湾选民加油!!!
(作者张一飞博士留美华侨美国纽约州威郡松墨镇教育委员中美论坛社委专栏作家)
媒体是民主制度中重要的一环,要能用中立的立场忠实报导新闻,分析时事,尤其在选举时帮助选民取得正确资讯,详实分析,驳斥假新闻。这样媒体才对民主制度有正面的贡献。选民必须有辩别真假的能力,必须接触不同立场的媒体和宣传。很不幸,在民主制度中,政治和金钱利益团体都会有拥有和控制媒体的心态,目的当然是为自己做宣传,吸引选民支持。往往这些媒体变成一种单面的有成见的媒体。这会造成祸害民主制度的根源。在美国的两党民主制度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在主流媒体里就产生这种现象。以致造成两党分裂对持,使选举轮替变成权力竞争。使选出的领导人不能团聚两党人才,为国为民服务,反使选出的政府互相杯葛。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亲身体验到美国媒体的弊病,才会大骂‘假新闻’(fakenews)台湾的民主制度受美国影响很大,虽然有三民主义为本的五权宪法,但选举制度模仿美国,在媒体结构上比美国还糟。以致有台湾媒体,炒作选举,挑选候选人,操作民调,极力影响选民的现象。当然也有媒体对政绩作深度报告。选民平时就要注意这些报导,以免在选举当头,在大量选举新闻包括许多假新闻的轰炸下,没时间去关注有深度的正面新闻和政论。
台湾的2020大选,在九合一选举之后,就被媒体关注,当然是因为九合一产生了一个大翻盘,民进党大输,丢了十六个县市。媒体早点关注不是坏事,但是过度炒作,在候选人都没有表态就替选民挑选候选人,不是很健康的现象。到了今年,媒体炒作更是发酵,制造各种不同的看法,意见,评论,造成一个奇异的选举文化。政党在选举中,非常被动,不发表理念政论,不把党内选举提名作业透明化,让媒体选民认识党的政见,候选人征选程序,反而是等待媒体炒作民调,难到台湾的民主制度已经进步到全民化,不需要政党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国民党,民进党,和几百个小党都该解散。让老百姓和媒体直接炒出候选人算了。如果无党无派无政绩的柯明哲可以被炒出来当总统,只要说一句‘两岸一家亲’,用对台北市无为而治的方法来治台湾,就可以搞定台湾的前途,那台湾总统也太容易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