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湾原住民同胞一道 探寻皇太极秘史
中评社沈阳2月24日电(记者 海涵)一提到故宫,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位于首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近来的话题节目——《上新了!故宫》和日前举办的首届故宫元宵灯会让北京故宫博物院再度被火热追捧。然而在离北京不远的辽宁沈阳,有一座被称为“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的皇宫,同北京故宫一道,成为中国现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
台湾少数民族辽宁参访团一行于23日上午来到了沈阳故宫,寻找满清王朝的历史脉搏。不同于北京故宫的气势磅礴、恢宏壮观,沈阳故宫显得较为精巧别致。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在清朝历史上,盛京皇宫的地位不容小觑。据记载,1644年,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陪都宫殿”,以开国先皇“龙兴重地”之宫阙圣迹的崇高地位,倍受清历代帝王特殊的重视。在1671年至1829年的150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拜谒祖先陵墓,瞻仰先皇的旧宫圣迹和遗物,以抒发对祖先开国创业功德的仰慕之情。为供东巡盛京的皇帝和后妃居住之用,乾隆帝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的特色;其增修的西路建筑,又使沈阳故宫拥有了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轴对称的新格局。不仅如此,乾隆帝还源源不断地从北京运送来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以示“不忘根本”,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辛亥革命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沈阳故宫仍作为“皇室产业”归“盛京内务府办事处”管理。1924年10月,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重新颁布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规定,一切皇产归国民政府,奉天省政府接管沈阳故宫。1926年11月16日,在奉天宫殿的遗址上,正式成立了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它的职能从这时起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我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而且是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此后,沈阳故宫又经历了奉天故宫博物馆、日伪占领时期的“皇产”、辽宁省立民众教育馆、国立沈阳博物院等不同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建立在宫殿遗址基础上的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2000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北京故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自台湾的朋友们对沈阳故宫的历史极为感兴趣。尤其是当游览进行到“后宫”的时候,深受热门剧集——《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清宫剧影响的台湾朋友们对热衷于“宫斗”的清朝后妃们的居所表先出了十足的好奇。“后宫”的五座宫殿如今虽已光彩不在,然而却总有各种传奇故事流传后世——比如皇太极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又比如孝庄太后的平凡与伟大······
对沈阳故宫的游览结束后,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青年根玮晨同记者分享了他的感受。根玮晨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沈阳了,而且他早已去过大陆的很多省份,自然也去过北京故宫。在他看来,沈阳故宫虽然小,但是却聚集了许多的精华,把整个沈阳真正具有特色的历史故事都包含在里面。
中评社沈阳2月24日电(记者 海涵)一提到故宫,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位于首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近来的话题节目——《上新了!故宫》和日前举办的首届故宫元宵灯会让北京故宫博物院再度被火热追捧。然而在离北京不远的辽宁沈阳,有一座被称为“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的皇宫,同北京故宫一道,成为中国现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
台湾少数民族辽宁参访团一行于23日上午来到了沈阳故宫,寻找满清王朝的历史脉搏。不同于北京故宫的气势磅礴、恢宏壮观,沈阳故宫显得较为精巧别致。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在清朝历史上,盛京皇宫的地位不容小觑。据记载,1644年,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陪都宫殿”,以开国先皇“龙兴重地”之宫阙圣迹的崇高地位,倍受清历代帝王特殊的重视。在1671年至1829年的150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拜谒祖先陵墓,瞻仰先皇的旧宫圣迹和遗物,以抒发对祖先开国创业功德的仰慕之情。为供东巡盛京的皇帝和后妃居住之用,乾隆帝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的特色;其增修的西路建筑,又使沈阳故宫拥有了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轴对称的新格局。不仅如此,乾隆帝还源源不断地从北京运送来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以示“不忘根本”,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