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两会专访:符之冠谈琼台天然和

两个茶坛分别用“两岸一家亲”和“琼台兄弟情”的红色封条封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张爽)海南的白沙绿茶和台湾的梨山茶、海南的白马骏红和台湾的日月潭红茶,以绿对绿,以红对红,由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符之冠和台湾陶茶文化团团长陈金旺亲手倒入两个茶坛中,坛中再放入符之冠亲手写的“统一是福”的祈福语,用台湾书法家吴季如当场题写的“两岸一家亲,琼台兄弟情”红色封条封好,以“两岸一家亲,琼台兄弟情”为主题的封茶仪式就完成了。符之冠与陈金旺约定,待到祖国统一日,茶坛就启封。

  这场封茶仪式是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的十天后举行的,符之冠说,海南省台联想以此表达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封茶仪式需要有一句祈福语,符之冠想了想,写下了“统一是福”四个字。恰好海南对台工作有一副对联是“两岸一家亲,琼台兄弟情”,这四字正好可以做这幅对联的横批。

  2019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在首都北京拉开大幕,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涉台讲话后的首个全国两会,台湾问题和台湾代表团无疑会成为海内外媒体追逐报道的焦点。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团代表,符之冠也会像往年一样,乘飞机从鲜花盛开的海南飞往春寒料峭的北京,现在他正抓紧春节后的时间打磨两会议案。

  海南和台湾,同属祖国的两大宝岛。温热的太平洋季风从海上吹拂过来,塑造了两大岛屿相似的气候和秉性,符之冠将琼台之间这种特殊的亲近感概括为“天然和”,他在接待来访的台湾同胞时常说,海南与台湾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民俗相似。地缘相近,两地同属岛屿,经纬度、气候十分相似;人缘相亲,台湾少数民族和海南少数民族都属于百越的后代,两地的汉族人口绝大部分也都是从闽南过来的,海南话也属闽南语系,两地的人口结构十分相像;文化相通,不论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还是大中华的文化,海南和台湾都是相通的,甚至一些民俗都很相像。符之冠接待的不少台胞来到海南后,都会告诉他在海南的种种所见基本上就是台湾的翻版。

  让符之冠印象最深的,是相似的气候带来海南与台湾在经济上的互补性。符之冠说,台湾对海南的现代农业、热带农业贡献特别大,特别是在热带水果种植和海水养殖方面。“我们海南现在确立的12项重大产业中,排在前面的几项都跟台湾有非常强的互补性。”

  也正是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符之冠认为在讨论设计“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时,海南大有作为,两地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比较,相互促进。符之冠说,海南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中可以起三方面的作用,分别是参照物、粘合剂、催化剂。

 “我们海南可以作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大陆样本、参照物。”符之冠说,海南在这一轮改革开放中被赋予的使命就是要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通过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让海南能够在制度优势的前提下,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符之冠认为,有了海南这样一个参照物,台湾就会看到大陆是会尊重台湾现有社会制度的。

  至于“粘合剂”,符之冠说,这是建立在琼台“天然和”基础上的。今年两会上,符之冠打算提一个议案:海南可以率先成为试行台湾同胞享有同等待遇的示范省。“海南以省的方式来做试点,最后形成一个推广的方案。只要是有利于台湾同胞在大陆享有同等待遇的措施和方法,都可以在海南试行。这样的话,不单单是琼台的经济能够融合,琼台同胞的心灵也能够契合,粘合剂的力量就会很大。”

  说到“催化剂”的功能,符之冠提到了位于海南的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创办于200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会议组织,每一届论坛都邀请台湾嘉宾来参会。

  符之冠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数次到海南来参加博鳌论坛,而且每一次都会见了台湾嘉宾。国家领导人每年都在博鳌发表有关两岸的讲话,这些讲话精神都影响了大陆的对台政策。

 “如果我们能够在博鳌亚洲论坛基础上,搭建两岸沟通协商的平台,让台湾的各政党各界别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充分沟通,海南就能够为祖国统一发挥催化剂的作用。”符之冠说,这也是他在今年两会上打算提出的涉台议案之一。

符之冠和台湾陶茶文化团团长陈金旺亲手将琼台两地所产的茶倒入茶坛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除了建议海南省作为试点全面推行惠台措施、开放博鳌亚洲论坛基础上搭建两岸政治协商的平台外,符之冠还关心已经出台的惠台措施能否落实到位的问题,他在议案中建议,各地惠台政策应接地气、尽快落地,让台湾同胞尽快体会到便利,拿到实惠,有获得感。

  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了“希望在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郑重倡议,引起两岸热议。符之冠迄今担任了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团代表,也担任过海南省、海口市的政协委员,他还是海南省人大常委、台盟海南省委副主委,在参政议政、多党合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符之冠认为,“政治协商”在台湾变成一个热词,说明台湾民众对政治协商的形式是非常陌生的,这也证明台湾的“去中国化”非常严重,“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施行了很多年,而政治协商制度从建国前就已经有了。”

  谈及多年来参政议政的感受,符之冠说,共产党的胸怀非常宽大,海纳百川,发挥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凝心聚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发挥了巨大作用。符之冠认为,习主席的倡议是非常好的倡议,两岸充分沟通、积极协商、达成共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祖国的和平统一才能有更好的政治协商的基础。“我们建国的时候通过政治协商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作为台胞,从事两岸工作多年,也希望通过政治协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完全符合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愿望,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符之冠的家族是1939年来到海南的,那时日本侵略者占领海南岛,强征台湾民众入琼进行所谓“开发”,符之冠的外公就是其中的一员。抗战胜利后,外公回台湾去探亲,结果这一走,就是数十载音讯不通。因为家族的这段历史,符之冠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所说的“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感触颇深,他对中评社说,在1945年之前,中国被日本人侵略,整个国家支离破碎。“不单是台湾问题,我们国家的分裂问题都是因为民族弱乱产生的。现在要终结台湾的分离问题,是因为中国现在强大了,整个民族都要走到一起、想到一起,共同打拼。”

  海南省台联近年来与台湾进行了很多交流,符之冠观察到,在目前的情况下,台湾有很多人心里都是趋向祖国统一、一起分享祖国大陆发展机遇的,但是台湾的氛围不允许他们大声说出来。但也有不少台湾同胞在大声呼吁:祖国的强大是不能让台湾游离在外的。比如在这次封茶仪式中,来自台湾的嘉宾就心向统一,约定统一之日再开启茶坛。符之冠说,习总书记所说的“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不仅是说给大陆人民听的,也是说给台湾人民听的,“台湾人民也体会到台湾问题确实是因民族弱乱而产生的,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因此他们也在行动。”

201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团13名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外合影,左四是符之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8年“惠台31条”的出台是两岸最受瞩目的事件之一,两岸融合的步伐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了全方位了解“惠台31条”的影响力和落实力,海南省台联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并在东西南北中选了一些城市,委托台企发放问卷,符之冠说,从民调中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惠台31条”出台之后台胞的心声。

  从这次民调的结果中,符之冠看出,台湾同胞觉得大陆的惠台政策很有诚意,特别是台湾的年轻人转变了之前对大陆的看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大陆发展。随着综合实力继续提升,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符之冠也看到,台商台胞期待在大陆的生活能够享有更大的便利。“‘惠台31条’出台之后,各地都有相应的落实措施的,但是两岸隔阂多年,台胞对一些政策的理解不一定到位,特别是政策在落地的时候,大陆还有一些环节没有处理好。台胞也有更大的期待,希望他们来了大陆之后可以更方便一些。”

  海南省在2018年12月提出了“促进投资和经济合作”、“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台湾同胞在琼学习实习、就业创业”、“保障台湾同胞在琼居住生活便利”等30条惠台措施,符之冠说,“其他省份提出了很多条措施,我们海南反而比31条少了一条,但是如果注意看就会发现,这30条都是干货,比较接地气,也容易让我们海南的台胞真正得到实惠。”

  符之冠解释说,海南省提出的30条主要是想与台湾同胞分享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机遇,让台胞在海南的投资、创业、就业和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条是“允许台湾技术技能人员在海南永久居留”,“这其实就等于给了台胞大陆的永久居住权。祖国还没有统一,但是有了这一条,统一就已经先走了一步。”

符之冠受邀出席第十届海峡论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符之冠与来海南参访的台湾少数民族参访团合影。琼台两地的少数民族都是百越的后代。(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符之冠(左二)在2018年中秋前夕慰问一代老台胞(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两个茶坛分别用“两岸一家亲”和“琼台兄弟情”的红色封条封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张爽)海南的白沙绿茶和台湾的梨山茶、海南的白马骏红和台湾的日月潭红茶,以绿对绿,以红对红,由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符之冠和台湾陶茶文化团团长陈金旺亲手倒入两个茶坛中,坛中再放入符之冠亲手写的“统一是福”的祈福语,用台湾书法家吴季如当场题写的“两岸一家亲,琼台兄弟情”红色封条封好,以“两岸一家亲,琼台兄弟情”为主题的封茶仪式就完成了。符之冠与陈金旺约定,待到祖国统一日,茶坛就启封。

  这场封茶仪式是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的十天后举行的,符之冠说,海南省台联想以此表达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封茶仪式需要有一句祈福语,符之冠想了想,写下了“统一是福”四个字。恰好海南对台工作有一副对联是“两岸一家亲,琼台兄弟情”,这四字正好可以做这幅对联的横批。

  2019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在首都北京拉开大幕,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涉台讲话后的首个全国两会,台湾问题和台湾代表团无疑会成为海内外媒体追逐报道的焦点。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团代表,符之冠也会像往年一样,乘飞机从鲜花盛开的海南飞往春寒料峭的北京,现在他正抓紧春节后的时间打磨两会议案。

  海南和台湾,同属祖国的两大宝岛。温热的太平洋季风从海上吹拂过来,塑造了两大岛屿相似的气候和秉性,符之冠将琼台之间这种特殊的亲近感概括为“天然和”,他在接待来访的台湾同胞时常说,海南与台湾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民俗相似。地缘相近,两地同属岛屿,经纬度、气候十分相似;人缘相亲,台湾少数民族和海南少数民族都属于百越的后代,两地的汉族人口绝大部分也都是从闽南过来的,海南话也属闽南语系,两地的人口结构十分相像;文化相通,不论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还是大中华的文化,海南和台湾都是相通的,甚至一些民俗都很相像。符之冠接待的不少台胞来到海南后,都会告诉他在海南的种种所见基本上就是台湾的翻版。

  让符之冠印象最深的,是相似的气候带来海南与台湾在经济上的互补性。符之冠说,台湾对海南的现代农业、热带农业贡献特别大,特别是在热带水果种植和海水养殖方面。“我们海南现在确立的12项重大产业中,排在前面的几项都跟台湾有非常强的互补性。”

  也正是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符之冠认为在讨论设计“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时,海南大有作为,两地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比较,相互促进。符之冠说,海南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中可以起三方面的作用,分别是参照物、粘合剂、催化剂。

 “我们海南可以作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大陆样本、参照物。”符之冠说,海南在这一轮改革开放中被赋予的使命就是要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通过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让海南能够在制度优势的前提下,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符之冠认为,有了海南这样一个参照物,台湾就会看到大陆是会尊重台湾现有社会制度的。

  至于“粘合剂”,符之冠说,这是建立在琼台“天然和”基础上的。今年两会上,符之冠打算提一个议案:海南可以率先成为试行台湾同胞享有同等待遇的示范省。“海南以省的方式来做试点,最后形成一个推广的方案。只要是有利于台湾同胞在大陆享有同等待遇的措施和方法,都可以在海南试行。这样的话,不单单是琼台的经济能够融合,琼台同胞的心灵也能够契合,粘合剂的力量就会很大。”

  说到“催化剂”的功能,符之冠提到了位于海南的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创办于200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会议组织,每一届论坛都邀请台湾嘉宾来参会。

  符之冠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数次到海南来参加博鳌论坛,而且每一次都会见了台湾嘉宾。国家领导人每年都在博鳌发表有关两岸的讲话,这些讲话精神都影响了大陆的对台政策。

 “如果我们能够在博鳌亚洲论坛基础上,搭建两岸沟通协商的平台,让台湾的各政党各界别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充分沟通,海南就能够为祖国统一发挥催化剂的作用。”符之冠说,这也是他在今年两会上打算提出的涉台议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