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提3大观光政策 要师法瑞士

张亚中举行“观光大政策”记者会。(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2月20日电(记者杨腾凯)表态争取中国国民党2020大选提名的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今天上午举行“观光大政策”记者会,提出3大观光政策。他强调观光产业是全民参与且永远不会外移的产业,可以提升国家在全球的知名度,由于参与观光产业者多为中小企业或个人服务业,因而其利润较任何一个产业更为全民所共享,所以,政府应该全心规划、全力推动发展。我们的观光业要师法瑞士,将观光做为国家重点政策,政府也应一改只是扮演规范者的角色,而是与旅行业、旅宿业、交通业、导游业、精品业、游乐业等观光有关的产业,共同负责协力推动观光。

  张亚中指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所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目前全球旅游业收入已占全球GDP的10%。但台湾所占的比率仅有百分之四左右。由全世界GDP水平或者以邻近国家来看,台湾仍有相当大发展的空间。

  张亚中说,每一个国家发展观光产业,必须以其文化底蕴吸引观光客来、确保安全让观光客放心来,以特色让观光客必须一生至少走访一次,以服务品质让观光客还想再来。

  张亚中表示,他特别邀请姚大光先生担任他在观光政策方面的总顾问,姚大光先生是台湾海峡两岸旅行发展协会的理事长,也是孙文学校的执行长以及观光学院的院长,在观光界已有四十多年的经验,历年来两岸旅游灾难时,都是由姚大光先生出面。在姚大光先生的安排与协调下,他与观光业的相关行业,如旅行业、旅宿业、交通业、导游业、精品业、游乐业等业者,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推出以下的观光大政策。

  一、短期目标:民间与政府协力发展观光产业

  (一)修改不合时宜的法令,简化政府核检程序,以让观光业者可以更弹性的推动观光业务。包括将交通运输业(游览车)、精品购物店及团体餐厅纳入观光产业;建立导游分级制度等等。

  (二)建议宜依据产业特性,予以专法专案运用弹性工时。基于目前适用的《劳基法》是1984年,当时是为传统制造业量身订做的劳工法令,已经不符合现代知识经济与观光服务业的需要。为因应未来观光产业发展,应制定适合服务业的专法。

  (三)落实民间与政府的“共治”精神。观光涉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文化艺术传承、旅途安全等等多方政策,需要统筹政策,因而政府跨部会的整合非常重要。另外,观光业者对于观光业的了解应该不会输政府的官员,因而政府在推动观光业务时,若能与观光业一起决策,将可事半功倍,并有效解决问题。我主张,观光业各行业协会与政府共同成立委员会,协助推动观光业的自律与共同推动观光业的发展。

张亚中。(中评社 杨腾凯摄)

  二、中期:发展特色观光,提高旅游安全

  (一)在各县市发展旗舰景点。全世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会有一、两个旗舰景点,以吸引观光客。为发展观光,要鼓励各县市乡镇发展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活动,让观光客感受台湾遍地都是可以观光旅游的地区。

  (二)推动台湾高山绿地的绿色旅游。提高旅游安全,对景点安全做全面性的检修。例如,为交通安全及环保考量,建阿里山缆车,以发展阿里山观光。在花莲太鲁阁推动安全环保车,并整修台湾著名旅游山路,例如花莲的明洞,以确保观光客旅游的安全。

  (三)推动台湾海洋海港的蓝色旅游。台湾四面环海,东北角与屏东的海景风光更是世界一级,政府与民间结合发展蓝色公路,推动帆船游艇旅游、开发兼具冒险与刺激性的运动,让台湾成为海洋旅游的重要地点。

  三、长期:结合观光、文化、美食等产业

  (一)将台湾打造为全球中华文化的首都。台湾有世界绝无仅有的故宫文物,也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政府与民间共同将台湾打造成世界中华文化的首都。创造友善的环境,扩大故宫文物的展示空间与宣传,让全球观光客想到中华文化就想到台湾;提供友善的学习机会与环境,让全球学习中文者或中华文化者以到台湾学习为第一选择;将台湾的宫庙活动发展为世界特殊的宗教文化景点;结合佛光山、法鼓山、中台禅寺、灵鸢山等重要佛教道场,推动心灵旅游。将台湾打造为全球中华文化的首都,不仅可带来庞大的观光商机,也可提升台湾在国际文化上的知名度及地位。

  (二)将台湾打造为世界的蔬食之都。台湾已有极为丰富的美食,观光夜市更为观光客必到之处。台湾的中华美食更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元。本人已委托孙文学校伊尹学院,也是国际美食家梁幼祥先生为台湾设计打造一个“民国大宴”,结合美食、历史、文化,做为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饮食代表,以吸引全球观光客。相较于全世界各地,台湾的蔬食环境已经非常友善,可以更进一步提升。为了观光,也为了环保、健康考量,政府与民间应大力推动蔬食文化,以“美味、健康、环保”为号召,举办各类型的国内外蔬食大赛,透过宣传,让台湾成为世界的蔬食之都。让台湾成为全球健康美味的蔬食之都,带来庞大的观光商机。

海峡两岸旅行发展协会理事长姚大光。(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华两岸旅游产学发展协会荣誉理事长沈冠亚。(中评社 杨腾凯摄)

“观光大政策”记者会。(中评社 杨腾凯摄)

张亚中举行“观光大政策”记者会。(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2月20日电(记者杨腾凯)表态争取中国国民党2020大选提名的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今天上午举行“观光大政策”记者会,提出3大观光政策。他强调观光产业是全民参与且永远不会外移的产业,可以提升国家在全球的知名度,由于参与观光产业者多为中小企业或个人服务业,因而其利润较任何一个产业更为全民所共享,所以,政府应该全心规划、全力推动发展。我们的观光业要师法瑞士,将观光做为国家重点政策,政府也应一改只是扮演规范者的角色,而是与旅行业、旅宿业、交通业、导游业、精品业、游乐业等观光有关的产业,共同负责协力推动观光。

  张亚中指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所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目前全球旅游业收入已占全球GDP的10%。但台湾所占的比率仅有百分之四左右。由全世界GDP水平或者以邻近国家来看,台湾仍有相当大发展的空间。

  张亚中说,每一个国家发展观光产业,必须以其文化底蕴吸引观光客来、确保安全让观光客放心来,以特色让观光客必须一生至少走访一次,以服务品质让观光客还想再来。

  张亚中表示,他特别邀请姚大光先生担任他在观光政策方面的总顾问,姚大光先生是台湾海峡两岸旅行发展协会的理事长,也是孙文学校的执行长以及观光学院的院长,在观光界已有四十多年的经验,历年来两岸旅游灾难时,都是由姚大光先生出面。在姚大光先生的安排与协调下,他与观光业的相关行业,如旅行业、旅宿业、交通业、导游业、精品业、游乐业等业者,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推出以下的观光大政策。

  一、短期目标:民间与政府协力发展观光产业

  (一)修改不合时宜的法令,简化政府核检程序,以让观光业者可以更弹性的推动观光业务。包括将交通运输业(游览车)、精品购物店及团体餐厅纳入观光产业;建立导游分级制度等等。

  (二)建议宜依据产业特性,予以专法专案运用弹性工时。基于目前适用的《劳基法》是1984年,当时是为传统制造业量身订做的劳工法令,已经不符合现代知识经济与观光服务业的需要。为因应未来观光产业发展,应制定适合服务业的专法。

  (三)落实民间与政府的“共治”精神。观光涉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文化艺术传承、旅途安全等等多方政策,需要统筹政策,因而政府跨部会的整合非常重要。另外,观光业者对于观光业的了解应该不会输政府的官员,因而政府在推动观光业务时,若能与观光业一起决策,将可事半功倍,并有效解决问题。我主张,观光业各行业协会与政府共同成立委员会,协助推动观光业的自律与共同推动观光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