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两会专访:张雄谈台湾方案内涵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海涵)台湾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张雄接受中评社专访,他表示,作为连任了三届、有着十多年代表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将不望初心牢记使命,争取更上一层楼,为两岸台胞的福祉和祖国统一大业有所作为。
他认为,预期未来两岸关系将步入两岸和平统一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从更高的起点上确立了未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重大的宣示——大陆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提到日程上。
他表示,1月2号《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确立了新时代的国家大政目标,告示了加速祖国统一进程的愿望和决心,郑重宣示了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变。
他认为,“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应有以下基本内涵,一个共同目标,二种社会制度并存,三项统一标志,四项融合内容,以及祖国统一使两岸同胞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社会民情。
作为生长于大陆的二代台胞,张雄连续担任了台湾省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遥想当年初为代表之时,张雄表示,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为一名新代表,虽然他在参政议政上表现比较青涩,但却很有激情和勇气,立志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履职,当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
回首过去十多年的代表经历,张雄坦陈,“回头看觉得任职初期提出的建议事项和内容不够精准,十一届后期履职水平有提升。提交的破解台胞青年在大陆就学就业‘玻璃门’等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提出的修订《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建议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视,为此启动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第十二届任代表时由于已有五年的历练,参政议政能把握和聚焦社情民意的重点,痛点和台胞的需求。提出的多项的建议已被有关部门采纳,例如:台胞证卡式化,台胞证购取高铁票等功能拓延,两岸婚生子女身份确定,台胞在大陆社团的管理等等,这些建议的采纳和落实为岛内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由于在同济大学大任教授的经历,张雄对教育科技界的情况比较熟悉。去年两会期间,他针对教育界人才帽子工程导致学术界成为名利追逐场弊病的情况提出了《关于终止长江学者之类学术称号评选的建议》,引起教育科技界广泛的热议。教育部有关部门为此启动了有关长江学者的调查问卷。“虽然这个建议未被教育部采纳,但教育部职能部门应该听到教育科技界基层的声音,看到人才帽子工作的弊端,相信本代表的呼吁将会促进有关部门重视净化学术界风气,”张雄说,目前他正在酝酿在两会期间提交一份关于国家科技项目申报和运行管理的建议,“本人目前正在主持一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团队由30家科研机构和央企组成,本人作为项目首席经历项目申报激烈的竟争和项目运行过程的种种甜酸苦辣,对这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弊病深受其害深感忧虑。为此我拟提交一份反映一线科研人员在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项目过程的痛点和建议改善和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
作为教授的张雄关心教育科技界情况,而作为台胞二代的他更是时刻挂念祖国统一事业。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对于这40年来的两岸关系,张雄表示,两岸关系在40年间经历了五个时期:军事对峙期,三通缓和期,两岸关系高危期,两岸和平发展期,两岸关系低谷期,预期未来将是两岸和平统一期。
在1月2号《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张雄向中评社记者表达了他对习总书记讲话的感受。他表示, 40年前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缓和改善了两岸关系,实现了“三通”,促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40年过去,两岸关系发展潮起潮落。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从更高的起点上确立了未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重大的宣示——大陆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提到日程上。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感受: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确立了新时代的国家大政目标: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并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机连接在一起。第二,习总书记讲话告示了加速祖国统一进程的愿望和决心,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正式提出了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第三,习总书记的讲话郑重宣示了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变,即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强调“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作为台湾省人大代表,张雄对“两制”台湾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基本内涵如下:一个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种社会制度并存;三项统一标志:中国国号统一、主权外交统一、军事国防统一;四项融合内容:文化融合、教育融合、科技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民情:祖国统一使两岸同胞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海涵)台湾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张雄接受中评社专访,他表示,作为连任了三届、有着十多年代表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将不望初心牢记使命,争取更上一层楼,为两岸台胞的福祉和祖国统一大业有所作为。
他认为,预期未来两岸关系将步入两岸和平统一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从更高的起点上确立了未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重大的宣示——大陆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提到日程上。
他表示,1月2号《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确立了新时代的国家大政目标,告示了加速祖国统一进程的愿望和决心,郑重宣示了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变。
他认为,“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应有以下基本内涵,一个共同目标,二种社会制度并存,三项统一标志,四项融合内容,以及祖国统一使两岸同胞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社会民情。
作为生长于大陆的二代台胞,张雄连续担任了台湾省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遥想当年初为代表之时,张雄表示,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为一名新代表,虽然他在参政议政上表现比较青涩,但却很有激情和勇气,立志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履职,当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
回首过去十多年的代表经历,张雄坦陈,“回头看觉得任职初期提出的建议事项和内容不够精准,十一届后期履职水平有提升。提交的破解台胞青年在大陆就学就业‘玻璃门’等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提出的修订《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建议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视,为此启动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第十二届任代表时由于已有五年的历练,参政议政能把握和聚焦社情民意的重点,痛点和台胞的需求。提出的多项的建议已被有关部门采纳,例如:台胞证卡式化,台胞证购取高铁票等功能拓延,两岸婚生子女身份确定,台胞在大陆社团的管理等等,这些建议的采纳和落实为岛内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