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民进党捆绑柯韩一起打的盘算与失算

柯文哲与韩国瑜(图片来源:中时电子报)

  中评社香港2月19日电(评论员 束沐)围绕2020大选的蓝绿白赛局,又随着蓝营部分政治人物和基层民众力拱韩国瑜直攻大位的呼声,变得更加复杂而微妙起来。而对于民进党而言,蔡英文对绿营内部塑造“辣台妹”形象的成功,再加上美方出手敲打独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深绿对蔡英文的逼宫压力。但面对柯韩两个流量天王的南北夹击,绿营近期的举动透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在政治性格、从政风格方面捆绑柯韩展开政治攻击。不少绿营政治人物、媒体、名嘴把柯韩归为“一类人”、“一路货色”,斥其爱说干话、谎言连篇,靠话术骗取民众认同,靠表演赢得舆论声量。其实,这些指责在去年县市长选前就已经出现,但当时主要针对的是角逐高雄市长的韩国瑜,而随着柯文哲本人对参选2020话题口风渐松,绿营已经把柯文哲视为挑战执政权的头号假想敌,对其批评也越来越不客气。

  二是把柯韩两人的两岸论述、两岸立场捆绑起来批判。近期柯文哲和韩国瑜都对两岸关系以及台湾的外部形势做出了口语化、通俗化的论断。绿营如膝跳反应般不遗余力地“抹红”柯韩,称两人南北呼应、一唱一和,“必有阴谋”。蔡英文、卓荣泰等人高调批驳柯韩的两岸言论,陆委会甚至不怀好意地喊话柯韩“努力打开陆方官员僵硬脑袋”,将两人捆绑攻击的意图相当明显。

  去年一整年的事实证明,柯韩两人越打越旺、越压越强,民进党在这两人身上吃了大苦头。但是,正如同一位台湾网友所说,民进党此时所作所为,无异于这不断往火中添柴。绿营明知如此,为何还要继续打?我们认为有三点政治盘算。

  第一,强化敌我意识,继续靠分裂台湾社会巩固基本盘,获取政治利益。2016年蔡政府上台后标榜“中间路线”,但对内施政完全不合格,而柯韩二人所代表的中间选民的务实民意,严重动摇了原先民进党在浅绿、中南部的支持基础。因此,在对内施政无计可施、内部问题束手无策的背景下,民进党只能拿起老本行进行仇恨动员。而蔡英文通过年初的一系列“反中拒统”操作巩固了党内地位,自认为尝到了甜头,今后恐变本加厉打击柯韩二人。   第二,“反中台独”意识形态的本质需求。柯文哲的两岸论述从“一家亲”、“同文同种”到“强盗说”、“讨厌一边喊台独一边在大陆做生意”,韩国瑜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近来也抛出“两个不要怀疑”、“你侬我侬”等表述。这些说法虽不尽然完全客观准确,但生动形象的譬喻确实代表了不少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并且本质上与民进党奉行的“反中台独”、联美抗陆等路线是相违背的。绿营舆论听到这些话,当然会跳出来反对、批判。

  第三,藉助柯韩高人气蹭流量、刷存在感。台湾近几年的政治乱象说明一个道理,不怕被众人骂,就怕被众人冷落。现在台湾舆论的政治版面几乎全部被“北柯南韩”所占据,这两人自主创造话题的能力极强。对于蔡政府而言,如果不参与到同柯韩的论战中,很可能完全被舆论边缘化,最后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这对于志在保住执政权的蔡政府是更加不利的。

  不过,民进党选择站在柯韩两人的对立面,事实上也就站在了台湾主流民意的对立面。虽然从表面上看,现阶段把柯韩捆绑起来打符合蔡政府的政治利益和选举策略,但最后很可能因小失大,反而加速自身权力基础的解体。

  首先,对于把柯韩捆绑化攻击,民进党的“中央”和地方、基层并不同调,蔡政府的独角戏大概率演不下去。目前,民进党的地方执政首长对柯韩还是保持一种友好、尊重的态度,毕竟一方面柯韩两人在各县市都有不少粉丝,得罪他们无异于得罪自己的选民,另一方面,北高是县市合作的重点,无论蓝绿,各县市首长都有求于柯韩,以争取更多资源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绿营基层民代也未必愿意把柯韩捆在一起打,近期一些民进党议员开始“捧韩打柯”,就出于他们的个人政治考量。

  其次,二十年来的经验证明,台湾选举政治其实是一种“期货政治”,柯韩两人目前就是被高价买入的期货,政治行情虽有上涨空间,但终究有下跌的一天,转折点往往是登上大位的那一刻。而蔡英文则完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并且已不可逆转地进入了下行周期。因此,绿营对柯韩批得越凶,民众对柯韩的期待值可能就越高。这是一股民心和民气,而民进党毫无疑问已经不占上风。

柯文哲与韩国瑜(图片来源:中时电子报)

  中评社香港2月19日电(评论员 束沐)围绕2020大选的蓝绿白赛局,又随着蓝营部分政治人物和基层民众力拱韩国瑜直攻大位的呼声,变得更加复杂而微妙起来。而对于民进党而言,蔡英文对绿营内部塑造“辣台妹”形象的成功,再加上美方出手敲打独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深绿对蔡英文的逼宫压力。但面对柯韩两个流量天王的南北夹击,绿营近期的举动透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在政治性格、从政风格方面捆绑柯韩展开政治攻击。不少绿营政治人物、媒体、名嘴把柯韩归为“一类人”、“一路货色”,斥其爱说干话、谎言连篇,靠话术骗取民众认同,靠表演赢得舆论声量。其实,这些指责在去年县市长选前就已经出现,但当时主要针对的是角逐高雄市长的韩国瑜,而随着柯文哲本人对参选2020话题口风渐松,绿营已经把柯文哲视为挑战执政权的头号假想敌,对其批评也越来越不客气。

  二是把柯韩两人的两岸论述、两岸立场捆绑起来批判。近期柯文哲和韩国瑜都对两岸关系以及台湾的外部形势做出了口语化、通俗化的论断。绿营如膝跳反应般不遗余力地“抹红”柯韩,称两人南北呼应、一唱一和,“必有阴谋”。蔡英文、卓荣泰等人高调批驳柯韩的两岸言论,陆委会甚至不怀好意地喊话柯韩“努力打开陆方官员僵硬脑袋”,将两人捆绑攻击的意图相当明显。

  去年一整年的事实证明,柯韩两人越打越旺、越压越强,民进党在这两人身上吃了大苦头。但是,正如同一位台湾网友所说,民进党此时所作所为,无异于这不断往火中添柴。绿营明知如此,为何还要继续打?我们认为有三点政治盘算。

  第一,强化敌我意识,继续靠分裂台湾社会巩固基本盘,获取政治利益。2016年蔡政府上台后标榜“中间路线”,但对内施政完全不合格,而柯韩二人所代表的中间选民的务实民意,严重动摇了原先民进党在浅绿、中南部的支持基础。因此,在对内施政无计可施、内部问题束手无策的背景下,民进党只能拿起老本行进行仇恨动员。而蔡英文通过年初的一系列“反中拒统”操作巩固了党内地位,自认为尝到了甜头,今后恐变本加厉打击柯韩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