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姑娘“相亲记”

  中评社香港2月17日电/29岁的农村姑娘杨云妃决定在这个新年主动追求自己的“终身幸福”。

  新华社报道,这个大眼睛、白皮肤的苗族姑娘告诉记者,她这个年纪还没结婚的姑娘在当地不算多。特别是过去在中国一些农村贫困地区,女性结婚年龄普遍较早。

  “但我不愿意将就。”她说。

  农历正月十二(2月16日)这天,杨云妃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准备参加十八洞村内举办的“第三届湘西十八洞相亲大会”。来自十八洞邻乡甚至外县的单身青年男女也身着盛装陆续赶来。

  近年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名气越来越大,相亲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单身男女参加,逐渐成为湘西乃至周边地区单身人士交流沟通和自由婚恋的平台。

  今年的相亲会大幕由广西小伙黄振纳和十八洞邻村的苗族姑娘龙琴琴盛大的苗族婚礼拉开。他们是在去年十八洞相亲会上相识的。百余名嘉宾和游客现场见证了两位新人的爱情。

  杨云妃穿着苗服盛装、略施粉黛,让她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苗族婚礼结束后,她站上相亲会的舞台,勇敢地向台下的男嘉宾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来自美丽苗乡十八洞村梨子寨,今年29岁,希望今天找到我看上和看上我的人。”

  杨云妃所在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地处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脉腹地,过去,因群山阻隔交通滞碍,村民生产不便生活贫困。2013年,40岁以上的“光棍”还有30多人。

  2013年,中国“精准扶贫”的理念首次在十八洞村提出。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成为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路径。在第一个5年里,中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

  杨云妃曾是村里不折不扣的“穷姑娘”。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她和弟弟妹妹要读书,父母仅靠不到3亩耕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中专一毕业,杨云妃就外出打工。

  近年来,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蜿蜒宽敞的道路将十八洞村展现给山外的世界,旅游接待、特色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经营等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十八洞村不仅在2016年脱了贫,还逐渐发展成为小康示范村,到村游客越来越多,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去年的12128元。

  3年前,看到家乡的变化,杨云妃回到了村里。接受扶贫工作队安排的免费培训后,她成为村里一名导游,去年又加入苗绣合作社,在家开了苗绣工艺品店。如今,她已成为村内村外闻名的“巧姑娘”。

  生活越来越好,杨云妃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变化。

  “我更期待找到爱情。”她说,以前想结婚是为了找依靠,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没有合适的宁愿不找。

  “以前农村姑娘结婚是追求找个好人家‘吃饱饭’,现在姑娘要求的是两个人能一起努力‘吃好饭’。”42岁的“媒婆”吴菊珍告诉记者。

  吴菊珍在网上看到十八洞村相亲会向全社会征集“媒公媒婆”,就主动报了名。她和不少男女嘉宾交流后发现,“独立”“有责任心”和“看对眼”是这次男女嘉宾普遍对“另一半”提得最多的要求。

  “尽管在湘西农村地区,大龄未婚男性依旧占单身青年的多数,但勇敢、主动追求爱情的却大多是女青年。”相亲会承办方活动策划人杨胜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报名更积极的是女性。

  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是贫困农村女青年婚恋观的另一大变化。过去在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嫁到城里”对不少年轻女性而言是“高攀”。

  “现在不同了。”杨云妃笑着说,“以后就算我嫁给城里人,户口也不会迁过去。”

  “最好能让他把户口迁到十八洞来。”在场的十八洞村民们起哄道。   中评社香港2月17日电/29岁的农村姑娘杨云妃决定在这个新年主动追求自己的“终身幸福”。

  新华社报道,这个大眼睛、白皮肤的苗族姑娘告诉记者,她这个年纪还没结婚的姑娘在当地不算多。特别是过去在中国一些农村贫困地区,女性结婚年龄普遍较早。

  “但我不愿意将就。”她说。

  农历正月十二(2月16日)这天,杨云妃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准备参加十八洞村内举办的“第三届湘西十八洞相亲大会”。来自十八洞邻乡甚至外县的单身青年男女也身着盛装陆续赶来。

  近年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名气越来越大,相亲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单身男女参加,逐渐成为湘西乃至周边地区单身人士交流沟通和自由婚恋的平台。

  今年的相亲会大幕由广西小伙黄振纳和十八洞邻村的苗族姑娘龙琴琴盛大的苗族婚礼拉开。他们是在去年十八洞相亲会上相识的。百余名嘉宾和游客现场见证了两位新人的爱情。

  杨云妃穿着苗服盛装、略施粉黛,让她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苗族婚礼结束后,她站上相亲会的舞台,勇敢地向台下的男嘉宾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来自美丽苗乡十八洞村梨子寨,今年29岁,希望今天找到我看上和看上我的人。”

  杨云妃所在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地处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脉腹地,过去,因群山阻隔交通滞碍,村民生产不便生活贫困。2013年,40岁以上的“光棍”还有30多人。

  2013年,中国“精准扶贫”的理念首次在十八洞村提出。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成为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路径。在第一个5年里,中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

  杨云妃曾是村里不折不扣的“穷姑娘”。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她和弟弟妹妹要读书,父母仅靠不到3亩耕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中专一毕业,杨云妃就外出打工。

  近年来,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蜿蜒宽敞的道路将十八洞村展现给山外的世界,旅游接待、特色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经营等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