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义:韩国瑜该选“总统”?为蓝营解惑

  中评社台北2月10日电(作者王昆义)春节期间,我跟几位蓝营朋友讨论到高雄市长韩国瑜是否该参选“总统”的问题,他们普遍的疑虑是认为到明年“总统”大选前,韩国瑜才就任高雄市长一年多,任期还未过半就跑去选“总统”,是否愧对高雄市民的托付?有的则认为韩国瑜若出马竞选“总统”,可能愧对有慧眼识英雄让他去高雄参选市长的国民党主席吴敦义,或者也对不起扶他选上高雄市长的王金平;还有人更认为韩国瑜若出来参选“总统”,可能对上台北市长柯文哲,而柯是拔擢他担任北农总经理的恩人,是否也会对不起柯市长?

  归纳出来蓝营的两大疑虑,无非是要韩对高雄市民负责,也要对有恩于他的人负责,如果这是蓝营民众共同的疑虑,那么这倒是值得讨论的事情。首先这不免让人想到孔子的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蓝营人士都是谦谦君子,所以他们对于政治人物的要求,就是应该像君子一样,只在乎义理的追求,做任何事情都只问是否合于义,所以应该对道义了然于胸。当然,选民也应该要有选贤与能的禀性。贤就是君子,选民应该先选君子,再选有能力为自己办事的政治人物。

  但是,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设计,似乎不是孔子所说的那一回事,选民重视的政治人物是先能为自己办事,然后才考虑到他是否贤能。这就容易变成是先选喻于利的小人,尔后再考虑他是否是喻于义的君子。

  这一点从我居住周边的台北市里长为例,去年九合一选举时,该里长竞选的旗帜超多,送给选民的笔、口罩、红包袋到处洒,结果他就选赢了现任的里长;而在我的高雄老家附近一名里长,曾是吸毒被关出来的人选上里长,选民都知道他的过去,但就是要选他,为何如此,农村的老人普遍认为与其让他在村里为恶,还不如让他去做事,这就是选民的心理。   而在国、民两党方面,国民党人普遍重视政治人物应该是君子,但是民进党却不管这些,只要你够效忠、颜色对了,即使是喻于利的小人,还是会受到重用,这就是蓝绿两大党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这个原则下,民进党人即使碰到党内的竞争对手,也是利益摆中间,道义放两边,为了追求政治利益,无不想方设法排除竞争对手,所以即使杀得刀刀见骨,也在所不惜。反之,虽然竞选失败,只要我喜欢,不必谈什么对选民的道义,一样可以马上翻身担任“行政院长”、“副院长”,这如果是蓝营,早就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了。这是因为国民党人都要从道义的角度要求政治人物,所以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变成是蓝营从政者难以超脱的政治宿命。

  而去年韩国瑜参选高雄市长成功,显然高雄市民早就被民进党长期在高雄执政,已经被训练得更像是认同民进党择人的标准,就是要选会做事的人,即使是小人,也认为会赢过不会做事的谦谦君子。事实上,民进党提名的陈其迈,在选举时表现得显然比韩国瑜更像个君子,但他就是选不过韩国瑜。选民喜欢的是在选举时,就已经卷起袖子准备开干的韩国瑜,起码韩国瑜表现得比较像会做事的人,只要会做事,即使是小人也无妨。

  这一点韩国瑜确实也没给高雄市民失望,今年大年初一晚上,我跟朋友到高雄的六合夜市走一趟,满满的人潮,我们光穿过徒步区,就走了超过半个小时,去年同一天晚上,我也曾到六合夜市走一趟,来回两次,10几分钟就走完了,一年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值得让人探究一下。

  于是,我跟友人就在六合夜市入口处的金矿咖啡室外座椅坐了一个多小时,看到10几个大陆旅游团经过,为了确认他们的身份,我们还一一开口问他们来自何处,没错,就是大陆,尤其更多的是北方来台湾过年的游客。   再问问店家,韩国瑜带给他们什么,他们共同的答案不外乎是带来人潮、带来希望,这就是支撑韩国瑜再参选“总统”最大的理由—希望!

  大家也许还记得,去年九合一选举时,韩流造势场合,很多是自发从各县市前往高雄捧场的非在地选民,许多人接受访问时,还表示很可惜不是高雄市民,无法投票给韩国瑜,所以他们把支持韩流的意志,转嫁给其他县市的蓝营候选人,尤其是台中市最为显着,让蓝营候选人在那场选战中大获全胜。

  所以,韩流崛起的原因,不在于韩国瑜是君子或小人,而是选民在他的身上看到希望,现在蓝营的几个太阳并没有让人民看到希望,所以不要说选民不爱,就连媒体的关注度也是零零落落。媒体为了吸引阅听人,每天盯着韩国瑜不放,网路声量韩国瑜也是居高不下。

  韩流这种高人气,民进党最怕,所以无不以高雄市长任期未过半来牵制韩国瑜的动向,蓝营学者不察,也拿香跟着拜;蓝营的太阳也怕韩流,所以这些太阳的支持者或幕僚,就以传统的义利之辩,希望把韩国瑜圈地为限,让他在高雄市动弹不得。

  所以,2020如果蓝营想输,就跟着民进党人去为韩国瑜划圈圈;如果蓝营想赢,先放下义利之辩,让韩流带给高雄人的希望,能够变成台湾人民共同的希望,这才是2020蓝营唯一赢的策略。
 
  (王昆义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教授)   中评社台北2月10日电(作者王昆义)春节期间,我跟几位蓝营朋友讨论到高雄市长韩国瑜是否该参选“总统”的问题,他们普遍的疑虑是认为到明年“总统”大选前,韩国瑜才就任高雄市长一年多,任期还未过半就跑去选“总统”,是否愧对高雄市民的托付?有的则认为韩国瑜若出马竞选“总统”,可能愧对有慧眼识英雄让他去高雄参选市长的国民党主席吴敦义,或者也对不起扶他选上高雄市长的王金平;还有人更认为韩国瑜若出来参选“总统”,可能对上台北市长柯文哲,而柯是拔擢他担任北农总经理的恩人,是否也会对不起柯市长?

  归纳出来蓝营的两大疑虑,无非是要韩对高雄市民负责,也要对有恩于他的人负责,如果这是蓝营民众共同的疑虑,那么这倒是值得讨论的事情。首先这不免让人想到孔子的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蓝营人士都是谦谦君子,所以他们对于政治人物的要求,就是应该像君子一样,只在乎义理的追求,做任何事情都只问是否合于义,所以应该对道义了然于胸。当然,选民也应该要有选贤与能的禀性。贤就是君子,选民应该先选君子,再选有能力为自己办事的政治人物。

  但是,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设计,似乎不是孔子所说的那一回事,选民重视的政治人物是先能为自己办事,然后才考虑到他是否贤能。这就容易变成是先选喻于利的小人,尔后再考虑他是否是喻于义的君子。

  这一点从我居住周边的台北市里长为例,去年九合一选举时,该里长竞选的旗帜超多,送给选民的笔、口罩、红包袋到处洒,结果他就选赢了现任的里长;而在我的高雄老家附近一名里长,曾是吸毒被关出来的人选上里长,选民都知道他的过去,但就是要选他,为何如此,农村的老人普遍认为与其让他在村里为恶,还不如让他去做事,这就是选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