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遵义答中评:如何打通大湾区内部四要素?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

  中评社香港2月5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日前对中评社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整合等同于小型全球化,需要将内部商品与服务、人员、资金、讯息打通,才能获得良好发展。

  刘遵义表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其实等于一个小型的全球化,对香港、澳门、广州与深圳等11个城市的发展都有益。目前大湾区内基础设施也开始投入建设和使用,但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商品与服务、人员、资金、讯息是“四不通”,不能“打成一片”,如果不能“打成一片”,就还是三个不同的经济体。

  刘遵义谈到,在商品流通方面,应该考虑将大湾区打造成一个“大保税区”,开放其它九个内陆城市成为保税区,在大湾区内实行0关税政策。商品在进入大湾区后,就可以自由流通,但从大湾区再进入内地,就要征收关税。同样,大湾区内服务业也应当允许在有条件下流动。

  “在人员自由流动方面,建议大湾区内有正式户籍居民,居住满五年,就可以申请“通行证”随时来香港、澳门,这样才能‘打成一片’。”刘遵义说,过境就业的个人所得税税务问题的确比较复杂。但以欧洲很多居住在边境城市的民众为例,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可以过境就业,但只需负担居住地的个人税务。大湾区内居民可以比照欧洲边境城市的方法处理。   刘遵义特别提到,资本项目下资金流通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上海是个自贸区,境外资金可以进去,但进去后可不可以再进入内地其他城市?当然不行,如果可以就是全国开放了。

  刘遵义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将一笔钱从香港汇入大湾区,应当是没有限制的,但是从大湾区再汇去上海,就一定要在大湾区内停留例如一年以上。因为有区块链,就可以看到这笔资金是何时进入,何时流出。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大湾区内的资金自由流通,但外部资金还是不能任意流通。

  在讯息自由流通方面,刘遵义建议可通过实名注册制来规范。只要是实名上网,就任何网站都可以去,可以“自由行”,但实际上服务器是会有记录的,假使使用者被发现访问不当网站,他的网上“自由行”的特权就会被永远取消。为防止被他人盗用实名,每次上网时必须采用脸孔、指纹、声音等识别方式同时进行实名的认证,确保并非他人盗用。一般人都会珍惜网上“自由行”的特权,不会访问不当网站,也不会(也不能)把名字借给其他人用。此方法可以解决讯息流通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大湾区内先行先试。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

  中评社香港2月5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日前对中评社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整合等同于小型全球化,需要将内部商品与服务、人员、资金、讯息打通,才能获得良好发展。

  刘遵义表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其实等于一个小型的全球化,对香港、澳门、广州与深圳等11个城市的发展都有益。目前大湾区内基础设施也开始投入建设和使用,但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商品与服务、人员、资金、讯息是“四不通”,不能“打成一片”,如果不能“打成一片”,就还是三个不同的经济体。

  刘遵义谈到,在商品流通方面,应该考虑将大湾区打造成一个“大保税区”,开放其它九个内陆城市成为保税区,在大湾区内实行0关税政策。商品在进入大湾区后,就可以自由流通,但从大湾区再进入内地,就要征收关税。同样,大湾区内服务业也应当允许在有条件下流动。

  “在人员自由流动方面,建议大湾区内有正式户籍居民,居住满五年,就可以申请“通行证”随时来香港、澳门,这样才能‘打成一片’。”刘遵义说,过境就业的个人所得税税务问题的确比较复杂。但以欧洲很多居住在边境城市的民众为例,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可以过境就业,但只需负担居住地的个人税务。大湾区内居民可以比照欧洲边境城市的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