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起诉华为 张凯铭:并无确凿证据

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张凯铭。(中评社 林谷隆摄)

  中评社台中1月30日电(记者 林谷隆)美中高层恢复贸易谈判,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张凯铭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中贸易战有缓和迹象,美中资讯战却持续升温,美国指控华为介入网路间谍活动,并无确凿证据,但美方利用打击华为,在国际间建构一个松散的,以抵制中国网路扩张的国际合作阵线。

  美中高层恢复贸易谈判在即,美国司法部28日宣布起诉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华为及其子公司,指控其涉嫌诈欺金融机构、窃取美企商业机密共廿三项罪名,并正式向加拿大司法部声请引渡孟晚舟到美国受审。

  张凯铭,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法学博士,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中兴大学全球和平与战略中心副研究员,曾任台中科技大学“国际视野与民主法治教学研究社群”召集人。

  张凯铭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网路空间作为美国外交国防核心领域之一,在特朗普政府界定的外部网路威胁中,中国是其极为关注的角色,乃至在新版的国家网路战略(NCS)中直接点名,中国造成的网路威胁,包含网路间谍活动、窃取专利知识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竞争优势,或是操纵线上舆情,干预美国政治运作。

  张凯铭提到,美国指控中方在5G、AI等新兴领域中掌握优势,可能危害美国在网路科技领域独占的领导地位;北京鼓吹的网路主权观,让美国透过网路干预国际政经事务的能力构成限制;另外也因为解放军网路作战能力与实体战争相结合的效果,增长中方网路战的能力。

  张凯铭告诉中评社,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中国采取了诸多颇具挑衅性的作为,包含以政府禁令打击中兴公司、起诉涉及网路间谍行为的中国人士、以司法途径调查北京力推的“千人计划”等,对于华为公司的打击与孟晚舟事件仅是其中的一环。

台中科技大学昔日为“台中商业专科学校”,如今校内有一栋中商大楼,记录过去的校名。(中评社 林谷隆摄)

  美方要求盟邦加入围堵华为行列,是否会奏效?张凯铭表示,目前美方对华为种种指控多半都具有推论色彩,并无确凿证据显示华为公司利用其产品及技术发展,为自身、中国政府与军方进行间谍活动。出于安全顾虑,且许多国家并不乐见华为主导其电信产业发展,美国对于华为的打击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回响,这使得特朗普政府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构筑一个松散的,以抵制中国网路扩张为目标的国际合作阵线。

  张凯铭也说,特朗普政府对于华为公司的打击与围堵,无疑会对该公司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但从产业界的分析也指出,华为在5G领域已深耕多时,其产品价格、品质上确有竞争优势,欧美各国固然可藉此禁止华为并建立起由西方世界主导的5G布局,却很难阻止华为在亚非地区攻城掠地。

  对于美中网路战、科技战的后续观察。张凯铭分析,从华为事件的发生,显示美中贸易战渐有缓和迹象的同时,美中之间的资讯战却持续升温,特朗普政府强调先发制人、前置防御的数位战略布局已然全面成形,未来势将对中国及其他竞争对手采取更加积极的抗衡举措。

  张凯铭认为,美国的强势作为,对近年积极推动“网路强国”的北京政府,未来会不会回归“韬光养晦”路线,以回避美中矛盾升级,以及中国大陆在网路发展进程会不会变保守,值得继续观察。

台中科技大学校园有一栋以蒋介石为名的“中正大楼”。(中评社 林谷隆摄)

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张凯铭。(中评社 林谷隆摄)

  中评社台中1月30日电(记者 林谷隆)美中高层恢复贸易谈判,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张凯铭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中贸易战有缓和迹象,美中资讯战却持续升温,美国指控华为介入网路间谍活动,并无确凿证据,但美方利用打击华为,在国际间建构一个松散的,以抵制中国网路扩张的国际合作阵线。

  美中高层恢复贸易谈判在即,美国司法部28日宣布起诉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华为及其子公司,指控其涉嫌诈欺金融机构、窃取美企商业机密共廿三项罪名,并正式向加拿大司法部声请引渡孟晚舟到美国受审。

  张凯铭,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法学博士,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中兴大学全球和平与战略中心副研究员,曾任台中科技大学“国际视野与民主法治教学研究社群”召集人。

  张凯铭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网路空间作为美国外交国防核心领域之一,在特朗普政府界定的外部网路威胁中,中国是其极为关注的角色,乃至在新版的国家网路战略(NCS)中直接点名,中国造成的网路威胁,包含网路间谍活动、窃取专利知识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竞争优势,或是操纵线上舆情,干预美国政治运作。

  张凯铭提到,美国指控中方在5G、AI等新兴领域中掌握优势,可能危害美国在网路科技领域独占的领导地位;北京鼓吹的网路主权观,让美国透过网路干预国际政经事务的能力构成限制;另外也因为解放军网路作战能力与实体战争相结合的效果,增长中方网路战的能力。

  张凯铭告诉中评社,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中国采取了诸多颇具挑衅性的作为,包含以政府禁令打击中兴公司、起诉涉及网路间谍行为的中国人士、以司法途径调查北京力推的“千人计划”等,对于华为公司的打击与孟晚舟事件仅是其中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