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以暴制暴谁之过?
对于拥有夸张权力的王者而言,当然最好“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用现世的权力来框你还不够,往往再加上前世今生的“原罪”来让你永世不得翻生。现实的暴力之外,拿族群、历史、阶级,甚至神话,来使单向的暴力合法化,而令拒绝与反省的声音边缘化。这种炒作、这种压制,还最常透过社会对立、敌人塑造,来动员群众,激化情绪。
因此,暴力的行使,跟着权力的有无,就会出现“双重标准”的问题。当我掌握权力,施加给别人的暴力,就叫革命、就是为民主;而被夺走权力的人,在过去的所作所为,就被冠上“独裁”、就是“白色恐怖”。这种双重标准,一旦写进历史,便是“成者为王败者贼”的注脚;至于哀哀无告的芸芸百姓,辗转于沟壑之际,自然就像伯夷、叔齐的永恒叹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专栏说,对于这一次掌掴官员的事件,我们当然哀矜勿喜;但对于藉此引起媒体反省,好好的比一比,谁是始作俑者?谁在做贼喊捉贼?我们则相信是正面的结果。试问:当那一小撮人给“总统”丢鞋子、给人家铜像砍头、给灵柩泼红漆,妄图透过社会对立、敌人塑造,来动员群众,激化情绪时,又何尝问过不同意见者的感受呢?何况事件的“受害者”,在许多争议的漩涡中,例如金马奖独派的失格表现,也从来抢先表忠,不稍避讳。由此来看,要停止对立、要民主理性,还是请掌权的政党和当局,先以身作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