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党委书记履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电/1月22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陈竺作工作报告,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邹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主持会议。

  这表明,此前担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的邹晓东已履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这也是他首次离开浙江省任职。

  据公开简历,邹晓东生于1967年9月,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材料系,1988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

  2016年,邹晓东离开浙江大学,调任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级),一年后他重回浙大,出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直至此番调任。

  邹晓东在浙江大学工作了30年,曾多次就高等教育问题发表看法。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邹晓东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好大学不只体现在排行榜上。高等教育发展要着眼社会需求,只有走向多元化、特色化,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开启高等教育“强国梦”。

  “当前在高等教育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大家更关注各类指标与排名,习惯用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理解和判断一流大学,这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在邹晓东眼中,论文发表数量固然能直观体现教学成果和师资力量,但大学文化以及其对国家区域的发展贡献是难以量化的。

  他说,好大学并非只体现在排行榜上。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学校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在人才培育上注重多元化。“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不同人才的责任,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邹晓东以浙江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态势为例,指出并非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才是考生的第一目标。“鼓励多元、特色化发展的,都是好学校,都能培育好人才。”

  去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后,邹晓东表示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切实肩负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历史使命。

  “浙江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配齐建强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政治锻炼和社会实践,系统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和家国情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评价中进一步强化‘德’的考察;要营造优良的教师发展生态,加大高水平师资引育力度,科学评价教师、有效激励教师,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为本成为全校上下的行动自觉和文化自觉。”邹晓东说。

  来源:新京报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电/1月22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陈竺作工作报告,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邹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主持会议。

  这表明,此前担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的邹晓东已履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这也是他首次离开浙江省任职。

  据公开简历,邹晓东生于1967年9月,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材料系,1988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

  2016年,邹晓东离开浙江大学,调任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级),一年后他重回浙大,出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直至此番调任。

  邹晓东在浙江大学工作了30年,曾多次就高等教育问题发表看法。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邹晓东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好大学不只体现在排行榜上。高等教育发展要着眼社会需求,只有走向多元化、特色化,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开启高等教育“强国梦”。

  “当前在高等教育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大家更关注各类指标与排名,习惯用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理解和判断一流大学,这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在邹晓东眼中,论文发表数量固然能直观体现教学成果和师资力量,但大学文化以及其对国家区域的发展贡献是难以量化的。

  他说,好大学并非只体现在排行榜上。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学校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在人才培育上注重多元化。“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不同人才的责任,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