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难兄难弟 2019年动荡开局
中央社报道,2017年,正为如何顺利脱欧焦头烂额的特雷莎·梅访华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镜头前热情地牵着她的手,好让特雷莎·梅安稳在白宫行走,那一刻让人难忘;2019年,特雷莎·梅与欧盟艰辛达成的脱欧协议草案,今天却被上百名同党同志唾弃,在英国国会惨遭滑铁卢,这一刻的华府,白宫今天傍晚约5时宣布,特朗普没有公开行程。
截至发稿,白宫今晚除针对一些法案公布特朗普签署的总统备忘录外,包括国务院也都未发表对于脱欧协草案在英国国会投票结果的美国立场或声明,也无法得知特朗普是否致电欧盟领袖及特雷莎·梅。
英美特殊关系举世唯一,当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在美东时间深夜出炉,时任总统奥巴马除隔天一早发表尊重公投结果的声明,也分别致电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及德国总理梅克尔了解情况。
然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充满非典型的强烈个人色彩,再加上他正全心要围墙预算,全意驳斥“通俄门”疑云都是虚构,大西洋彼岸的事物,似乎不在他视线中,尽管英国脱欧不顺或难产,美国会受影响。
美国全国商会下的美英商业协会执行理事乔林斯声明指出,英国脱欧谈判对美国商业界有很大的利害关系,美国企业聘雇120万名英国人、在英国投资额达6000亿美元,她敦促英国政府要找出国会能支持的解决方案,尽可能找出最好的脱欧结果,才能为未来找到清晰肯定的方向与道路,因“时间不多了”。
美国商业界忧心英国恐将面临无协议硬脱欧的情况,另一方面,有舆论认为,英国应争取脱欧延时,然而,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却说得清楚,分手戏码一旦上演,谈判期限只有2年,不能回头,不论特雷莎·梅怎么做,她的党内同志及对手工党,却都认为她能力不足,和欧盟谈得条件不够好,最令人玩味的谈话,则是因不满她的脱欧计划而闪辞的前外相强生(Boris Johnson)。
他乐观认为,英国仍有时间与欧盟协商更好的协议,不需要延长期限,“我们是伟大国家、有了不起的经济与民主,而这份协议问题在于,并未允许我们(英国)藉脱欧机会得利”。
强生被奥巴马喻为“发型较好的英国版特朗普”,把分手谈判说得轻松简单,也仿佛与特朗普连成一气般说,英国还该准备好藉由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机制和欧盟谈判。特朗普曾建议特雷莎·梅“控告欧盟”,不要软脱欧,特雷莎·梅认为太激烈而拒绝。
面对民粹席卷大西洋两岸,特雷莎·梅的政治生命正处悬崖,英国脱欧前景未明,对世界局势可能造成的影响,更让人担忧。
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非常驻资深研究员罗伯兹就指出:“以悬殊票数,输掉一个这么重要议题的投票,却没有首相请辞、或启动改选,(英国)没有这样的先例。”
大西洋理事会执行副主席威尔森说,在英欧谈判如何脱欧分手期间,华府“正确地”置身在外,但后脱欧时期的前景不明,美国须与英国、欧盟两方接触,确保英国在争辩自身与欧盟的关系时,对美英特殊关系及跨大西洋同盟造成的可能伤害,降至最
低。
特朗普会介入协调英国与欧盟吗,特雷莎·梅脱欧协议草案遭否决的这一天,“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去年多次私下扬言要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已反驳,纽时这篇报道“毫无价值”。
威尔森指出,正因2019年眼前看得到这么多挑战包括外有俄罗斯的侵略、中国的过度自信及全球经济的变化,到美国内有分裂的政治及民粹主义席卷,英美特殊关系就必须在更广泛的跨大西洋关系中、扮演稳定角色。
独孤求墙的特朗普,能否成为稳定世局的关键力量,而难以团结的大不列颠,脱欧紊乱局势恐就在眼前,2019这一年,民主发展在英国、美国仿佛遇上撞墙期,正在上演。
中央社报道,2017年,正为如何顺利脱欧焦头烂额的特雷莎·梅访华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镜头前热情地牵着她的手,好让特雷莎·梅安稳在白宫行走,那一刻让人难忘;2019年,特雷莎·梅与欧盟艰辛达成的脱欧协议草案,今天却被上百名同党同志唾弃,在英国国会惨遭滑铁卢,这一刻的华府,白宫今天傍晚约5时宣布,特朗普没有公开行程。
截至发稿,白宫今晚除针对一些法案公布特朗普签署的总统备忘录外,包括国务院也都未发表对于脱欧协草案在英国国会投票结果的美国立场或声明,也无法得知特朗普是否致电欧盟领袖及特雷莎·梅。
英美特殊关系举世唯一,当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在美东时间深夜出炉,时任总统奥巴马除隔天一早发表尊重公投结果的声明,也分别致电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及德国总理梅克尔了解情况。
然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充满非典型的强烈个人色彩,再加上他正全心要围墙预算,全意驳斥“通俄门”疑云都是虚构,大西洋彼岸的事物,似乎不在他视线中,尽管英国脱欧不顺或难产,美国会受影响。
美国全国商会下的美英商业协会执行理事乔林斯声明指出,英国脱欧谈判对美国商业界有很大的利害关系,美国企业聘雇120万名英国人、在英国投资额达6000亿美元,她敦促英国政府要找出国会能支持的解决方案,尽可能找出最好的脱欧结果,才能为未来找到清晰肯定的方向与道路,因“时间不多了”。
美国商业界忧心英国恐将面临无协议硬脱欧的情况,另一方面,有舆论认为,英国应争取脱欧延时,然而,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却说得清楚,分手戏码一旦上演,谈判期限只有2年,不能回头,不论特雷莎·梅怎么做,她的党内同志及对手工党,却都认为她能力不足,和欧盟谈得条件不够好,最令人玩味的谈话,则是因不满她的脱欧计划而闪辞的前外相强生(Boris 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