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民主协商 “破题”两岸政治谈判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评论员 束沐)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7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历程与经验,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五项主张。这是一篇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推进国家统一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连日来,两岸各界舆论、专家学者、社交媒体对讲话展开热议,岛内各政治势力、政治人物也对讲话做出回应。截至目前,综合两岸舆论针对“习五点”的分析解读,可以将各界主流观点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讲话既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一贯性,也突显出新时代对台政策的创新性,不仅清晰明确地表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定决心,也创造性地提出了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倡议举行政治协商、两岸融合先行先试等重要主张。
第二,讲话标志着大陆对台工作、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统一进程迈入崭新阶段,统一前景日益临近,统一路径日益清晰,实现统一的国际形势日益有利,大陆方面全方位主导统一进程的势头也日益明显,“习五点”的提出将加剧岛内政治版图与统“独”力量的分化重组,两岸关系的内外环境也将随之出现深刻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各界着墨较多的也是最常被提及的“亮点”和“重点”,莫过于习主席在“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段落中的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一是认为大陆方面倡议推举两岸各党派、各界代表性人士展开民主协商,旨在搭建两岸政治对话的制度性平台,意味着大陆愿意直接面对岛内各界民众,体现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精神,不再寄希望于当前执政的民进党当局,这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创新。
二是认为大陆方面郑重提出民主协商的倡议,是新时代推动国家统一路线图进一步清晰、明确、成型的象征。“习五点”所擘划的统一路线图,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试点”的辩证统一,“基层试点”指的是金马与大陆沿海地区“新四通”与公共服务共享的先行先试,而“顶层设计”的主要体现就是通过民主协商推动政治谈判、解决长期困扰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政治问题。
三是认为大陆方面提出有关两岸推举代表进行民主协商的郑重倡议,既具有创新性,更具有历史传承性。如有观点分析,前有1948年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五一口号”、邀请各党派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后有1985年代中央政府筹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可见此次大陆方面的倡议都能找到这些“历史的影子”,故有学者建议设立“和平统一委员会”推动签订和平统一协议。
在上述解读、分析之外,事实上,关于“民主协商”这一重大倡议,还有一些弦外之音值得特别留意、思考。因为在大陆的政治体制与民主政治发展中,“民主协商”还具有着更加宏观、深刻、丰富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理论内涵与实践经验。大陆方面提出民主协商这一倡议的特殊意义,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可以归结为两点:
从现实层面看,作为近七十年来“民主协商”的制度实践,“协商民主”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不仅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在结合自身国情的民主实践中走出的新道路,为人类政治发展做出了新贡献。“习五点”中“两岸的事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中共十九大报告有关协商民主的段落中也提及“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可见“商量”二字正是体现出了协商民主的精髓和要义。
综上所述,理解“习五点”中提出的以民主协商方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不仅要将其视为未来两岸解决政治问题、推进政治谈判的路径、平台与可行的制度安排,也要结合协商民主本身的价值内涵进行理解和把握。过去,在谈及两岸如何通过谈判结束政治对立的问题时,有学者曾建议,两岸当局或授权团体可先通过平等谈判达成协议,再经由各自相应程序予以确定、实施,但岛内主要政党均提出以“全民公投”为藉口设置了高门槛,让两岸政治谈判束之高阁、裹足不前。而“习五点”中有关民主协商的重大倡议,就是今后两岸解决政治问题的“破题点”。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评论员 束沐)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7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历程与经验,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五项主张。这是一篇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推进国家统一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连日来,两岸各界舆论、专家学者、社交媒体对讲话展开热议,岛内各政治势力、政治人物也对讲话做出回应。截至目前,综合两岸舆论针对“习五点”的分析解读,可以将各界主流观点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讲话既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一贯性,也突显出新时代对台政策的创新性,不仅清晰明确地表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定决心,也创造性地提出了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倡议举行政治协商、两岸融合先行先试等重要主张。
第二,讲话标志着大陆对台工作、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统一进程迈入崭新阶段,统一前景日益临近,统一路径日益清晰,实现统一的国际形势日益有利,大陆方面全方位主导统一进程的势头也日益明显,“习五点”的提出将加剧岛内政治版图与统“独”力量的分化重组,两岸关系的内外环境也将随之出现深刻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各界着墨较多的也是最常被提及的“亮点”和“重点”,莫过于习主席在“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段落中的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