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闵就任台湾大学校长致词全文

管中闵致词。(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1月8日电(记者杨腾凯)台湾大学今天结束500多天没有校长的日子,财务金融系讲座教授管中闵8日正式出任台大校长,校园洋溢着“终于有校长”的喜气。管中闵在致词时表示,九十年来,不论台湾社会如何变迁,政治经济如何起落,台大始终是汇聚人才、引领台湾进步的枢纽。如何回应冲击,重振台大声威,是校内外许多人最关心的事。

  管中闵提到,他在参加校长遴选时,提出了“台大2028,迈向创校百年”蓝图,指出了“国际化”与“大学转型”两个主要发展方向。最后并借用前美国总统詹森的话说,Yesterday is not ours to recover,but tomorrow is ours to win or to lose.,明天才是我们奋斗的战场。傅钟在前,我将追随台大过去老校长们的脚步,与台大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推动台大持续向前,直达更辉煌的未来。

  台湾大学8日在总校区行政大楼内举行新任校长就职典礼,在“教育部”常务次长林腾蛟监交下,管中闵从台大代理校长郭大维手中接下印信,正式出任台大第11任校长,结束台大500多天没有正式校长的日子。

  管中闵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学博士,研究专长领域为计量经济学,1999年曾获“教育部”第43届学术奖,2002年获选“中央研究院”院士,2014年获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教育部”第21届国家讲座主持人。

  以下为管中闵致词全文:

  台大一向是台湾最耀眼的一座冠冕。九十年来,不论台湾社会如何变迁,政治经济如何起落,台大始终是汇聚人才、引领台湾进步的枢纽。在国际社会眼中,台大既是亚洲学术研究的重心,也是一贯坚持学术自由的殿堂。近年来,台大(如同台湾本身)面临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冲击,竞争力下滑,昔日的光荣似已褪色;如何回应冲击,重振台大声威,正是校内外许多人最关心的事。

  一年多前参加校长遴选时,我于是问自己:作为一个校长,除了被动的规划一些因应策略,我们是否还能有更主动和前瞻的思维?因此,在治校理念的报告中,我提出了“台大2028,迈向创校百年”蓝图,从空间和时间的轴线上,指出两个主要发展方向:“国际化”与“大学转型”。

  在“国际化”方面,我强调透过更广泛的深度国际连结,强化台大在亚洲高教市场的优势地位,以确保台大的国际竞争力,彻底摆脱台大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国际化”虽是老生常谈,但近年往往名不符实,我们也逐渐丧失了在国际学术场域中的地位。扩张台大的国际连结,确保台大的研究与教学与国际同步,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如今科技颠覆世界,数据资讯和创意思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教育没有理由还停留在过往的舒适圈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为有九十年光荣传统的台大,作为持续引领台湾进步的台大,我们不能不重新检视大学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探索未来教育的各种可能性。推动“大学转型”,既是创新,更是为了确保台大的研究与教学能与时代同步,在创校百年时仍然能够领袖群伦。

台大校长交接典礼。(中评社 杨腾凯摄)

  除了“国际化”与“大学转型”两大发展方向,我也期盼为台大的学术生态与学习环境带来新气象。老师是台大最重要的资产。台大的学术生态应该更多元,让老师们潜心追求创新与突破,真正“贡献于宇宙的精神”,而不是将他们束缚在论文数量的紧身衣中。台大更有责任让老师们得以安身立命,心无旁骛的倘佯在学术乐土之上。这些都是我对老师们的承诺。

  学生代表着台大的未来,更是台湾的希望所系。我期盼我们的教育,从通识到专业,都能为学生们开启许多面向国际,面向时代的窗户。从追求经济发展的年代走过,我们的学生将不再为工具而学习,而是能体认生命意义,追求创意创新,尽情挥洒心智的有识之士。若能做到这样,我们方能无愧于台大的先贤前辈。

  我母亲于70年前进入台大工作,一辈子是教务处一位基层职员,直到退休。母亲曾一再说:台大照顾我45年,我永远感恩;正因为有台大的照顾,我才能出生于台大医院,之后顺利成长。而我年少荒唐,没有机会进入台大就读,这曾使我父母亲非常失望。我后来离开美国教职回到台大,勉强算是还了父母的一点儿心愿。

  回台25年后,我竟然有机会出任台大校长。在许多人眼中,或许认为这是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但于我个人而言,这个职位还有生命中的另一层意义,就是我此生结缘台大、报恩还愿的机会。我视此为我的“一生悬命”,只有全力以赴,绝无反顾。

  这个交接典礼得以实现,我要向许多人表达最由衷的谢意。谢谢遴选委员会(尤其是召集人陈维昭校长),台大校务会议的代表们,许许多多台大老师、同学和校友们,以及社会前辈与朋友们,在过去一年来对大学自主的坚定支持。我也要对郭代校长与行政团队在过去一年的艰困局面下维持校务正常运作,表示最大的敬意与谢忱。我更要谢谢我的家人,他们始终站在我身边,鼓励我,也支持我,我才能走到今天。

  最后,我想借用美国前总统LBJ的几句话作为今天讲话的结尾:Yesterday is not ours to recover,but tomorrow is ours to win or to lose.的确,明天才是我们奋斗的战场。傅钟在前,我将追随台大过去老校长们的脚步,与台大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推动台大持续向前,直达更辉煌的未来。
 
  2019.1.7

台大行政大楼。(中评社 杨腾凯摄)

台大校门。(中评社 杨腾凯摄)

管中闵致词。(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1月8日电(记者杨腾凯)台湾大学今天结束500多天没有校长的日子,财务金融系讲座教授管中闵8日正式出任台大校长,校园洋溢着“终于有校长”的喜气。管中闵在致词时表示,九十年来,不论台湾社会如何变迁,政治经济如何起落,台大始终是汇聚人才、引领台湾进步的枢纽。如何回应冲击,重振台大声威,是校内外许多人最关心的事。

  管中闵提到,他在参加校长遴选时,提出了“台大2028,迈向创校百年”蓝图,指出了“国际化”与“大学转型”两个主要发展方向。最后并借用前美国总统詹森的话说,Yesterday is not ours to recover,but tomorrow is ours to win or to lose.,明天才是我们奋斗的战场。傅钟在前,我将追随台大过去老校长们的脚步,与台大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推动台大持续向前,直达更辉煌的未来。

  台湾大学8日在总校区行政大楼内举行新任校长就职典礼,在“教育部”常务次长林腾蛟监交下,管中闵从台大代理校长郭大维手中接下印信,正式出任台大第11任校长,结束台大500多天没有正式校长的日子。

  管中闵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学博士,研究专长领域为计量经济学,1999年曾获“教育部”第43届学术奖,2002年获选“中央研究院”院士,2014年获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教育部”第21届国家讲座主持人。

  以下为管中闵致词全文:

  台大一向是台湾最耀眼的一座冠冕。九十年来,不论台湾社会如何变迁,政治经济如何起落,台大始终是汇聚人才、引领台湾进步的枢纽。在国际社会眼中,台大既是亚洲学术研究的重心,也是一贯坚持学术自由的殿堂。近年来,台大(如同台湾本身)面临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冲击,竞争力下滑,昔日的光荣似已褪色;如何回应冲击,重振台大声威,正是校内外许多人最关心的事。

  一年多前参加校长遴选时,我于是问自己:作为一个校长,除了被动的规划一些因应策略,我们是否还能有更主动和前瞻的思维?因此,在治校理念的报告中,我提出了“台大2028,迈向创校百年”蓝图,从空间和时间的轴线上,指出两个主要发展方向:“国际化”与“大学转型”。

  在“国际化”方面,我强调透过更广泛的深度国际连结,强化台大在亚洲高教市场的优势地位,以确保台大的国际竞争力,彻底摆脱台大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国际化”虽是老生常谈,但近年往往名不符实,我们也逐渐丧失了在国际学术场域中的地位。扩张台大的国际连结,确保台大的研究与教学与国际同步,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如今科技颠覆世界,数据资讯和创意思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教育没有理由还停留在过往的舒适圈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为有九十年光荣传统的台大,作为持续引领台湾进步的台大,我们不能不重新检视大学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探索未来教育的各种可能性。推动“大学转型”,既是创新,更是为了确保台大的研究与教学能与时代同步,在创校百年时仍然能够领袖群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