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两岸媒体人畅谈如何携手·和声
中评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林艶 徐梦溪 海涵)第四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5月10日在京举行,来自两岸的十位媒体及相关机构代表就“两岸交流与媒体责任”这一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媒体在两岸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两岸交流的先锋和不可或缺的对话平台。作为媒体人,应该要勇于承担历史重任,讲好新时代的两岸故事。
人民日报社北京分社社长朱竞若表示,两岸新闻交流30多年,从当年的破冰而行到现在的常来常往,这中间有很多华彩篇章,也有很多起伏、曲折和坎坷。许许多多的媒体人始终以理性的定力、不变的热忱,铺设桥梁,交流交往,寻找两岸心灵的共鸣和契合,增进和平统一的认同。几十年间,两岸贸易的高速增长,人员的日益密集的往来,这是在两岸新闻的传播、文明的传递、心灵的共鸣中间同时完成的。她认为,在面向未来这样一个万物皆媒体的全媒体时代,用新的传播方式与渠道,讲好新时代、新的两岸故事是我们的责任。两岸好,台湾才会好。未来正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去选择,去塑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愿我们不负历史。
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表示,两岸关系要在和平中得到发展的动力,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问题的结果,这就为两岸媒体人提出了非同一般的时代要求、历史责任。他认为,两岸交流与媒体人的觉悟密不可分,如果两岸媒体人没有共同的觉悟,两岸交流当中就会缺失同情心、同理心、同道心。无心之交,那就会变成为利相交,为势相交,甚至为权宜之计而相交。这对两岸交流是危害巨大的,不应该是两岸交流的目的或者结果。如果有共同觉悟,两岸交流中的媒体人,就做得到以行相会,以言相和,以心相交。“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传媒人才能无愧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他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两岸媒体人的共同觉悟是:时代觉悟、方向觉悟、责任觉悟。
台湾经济日报社长黄素娟首先回顾了台湾经济日报对两岸经济交流和大陆经济发展所做的新闻报道,以及近年与大陆媒体交流的经历。她表示,大陆是台湾最重要也是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在台湾出口大陆占台湾整体出口的3成左右。总的来说,多年来,两岸经贸不断往前走,经济规律和市场的力量非常强大,我们应该因势利导,由两岸经贸交流创造互利共赢。
河北日报社社长于山表示,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是两岸媒体共同面对的课题。媒体融合发展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及时宣传冀台交流合作的新政策新举措;积极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不断深化成果;广泛报道两地民间交往;深入宣传台湾风土人情,提升台湾在河北的美誉度。他希望两岸媒体人能关注河北,共享河北发展成果,携手为两岸融合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新京报社总编辑李海表示,新京报在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中,尤其是在全面互联网化后,坚持既要顺势而为,也要逆势而动。新京报一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报社内正在推进的改革,其核心内容就是强化原创,尤其是精品化生产。新京报也在深度关注台湾,在报道台湾时,新京报坚持的目标就是,努力呈现一个真实的台湾。未来新京报会一如既往报道美丽的宝岛,还会加强与岛内兄弟媒体的合作,同时,更多面向年轻一代,共建有价值的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表示,当前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两岸媒体人应如何‘携手·和声’应对棋局,从而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和平发展?”他认为,应该从识变、应变、求变三个角度来诠释。第一,识变。立足新时期,传递正能量。在两岸关系的新时期,传媒人以其高度的敏锐性和责任感预测到了新的变化。第二,应变。顺应新趋势,形成新格局。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两岸携手向前,一定能推动华语传媒界在这次新变革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第三,求变。把握新机遇,培养新人才。传媒的发展核心在于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高校,面对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愿与两岸同仁一起积极营造两岸传媒人共同的朋友圈,携手相伴、砥砺前行,共同创造新时代两岸传媒人的美丽和声。
台湾世新大学校长吴永乾首先回顾了两岸的交流往事。他指出,在两岸的交流中,交流的橄榄枝先由大陆递出来。媒体在两岸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两岸交流的先锋和不可或缺的对话平台,尤其是在两岸之间传达正确信息、协助对话交流、促进族群认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岸媒体交流合作密切,效果显着。在两岸交流进程中,媒体虽然发挥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他希望共同成立事实查核机构,为避免假新闻破坏两岸互信。
旺旺集团副董事长、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总裁蔡绍中表示,沟通和信任对媒体而言是最重要的。媒体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寻找适当的方式、用适当的语言来满足阅听众。而媒体作为一个不断发声的组织,随着这个轨迹的稳定性,会给阅听众一种安心感和信任感。其中,坚定的立场是建立听众信任的基础。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支持两岸一家亲,我们也坚信唯有两岸好,台湾才会更好。
百度APP总编辑陈磊在发言时谈到了百度为促进两岸交流所尽到的社会责任。他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也责无旁贷地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正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2019年4月18号,台湾花莲地震,百度搜索指数和咨询指数同步4倍提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陆网民对台湾的关切,是两岸同胞同心的真实写照。此外,百度还参与港澳台大学生的实习计划,每年都有很多港澳台实习生,参与两岸人才交流与培养。
作为主题论坛的最后一位嘉宾,TVBS执行副总经理杨盛昱分享了他的一些心里话。他说,各位发言者都通过精彩的故事和理论数据的分析,为大家提供了精彩的思想飨宴。40年来两岸关系和两岸媒体交流发展得非常磅礴,历史如长河、岁月如歌。两岸之间虽然有大河的波浪,可媒体如风,媒体的风是和煦的春风和暖风。希望通过两岸媒体的合作,可以真正将具有“稻花香”的富足愿望和乡里乡亲的泥土味儿带到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