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键:中日韩应携手应对疫情冲击和挑战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王键日前参加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线上“思想者论坛”时指出,当前,疫情长期化、全球化趋势仍在持续,且其影响效应仍将持续更长时间,疫情危机现实推动地区国家之间密切合作,共同面对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与挑战,而处于寻觅方向、寻求共识、寻访舟楫的中日韩关系的改善与提升也将在这一背景下持续推进。
第一,中日韩三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抗疫。王键表示,自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以来,中日韩三国即刻启动中日韩公共卫生合作机制,矢力同心,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抗疫合作互动。2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CDC与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举行电话会议,通报双方各自的国内疫情情况。2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就新冠肺炎疫情、卫生合作及撤侨等诸多议题举行电话会谈。同日,王毅又与韩国外交部长康京和举行电话会谈,就两国共同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在华韩国人隔离措施等议题交换意见。3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CDC、韩国疾控中心和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举办三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电话会议,就有关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增加社会距离措施、武汉市社区物资供给方式、抗病毒药物有效性及特殊人群防护措施等领域。3月20日,中日韩三国外长举行特别外长视频会议,就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对下一阶段的中日韩三国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三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建设,对于构建东亚地区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的国际合作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键说,早在2007年中日韩就建立了以三国卫生部长会议为核心的中日韩公共卫生合作机制,三国卫生部长会议由三国轮流主办,原则上每年一次。此外,在三国卫生部长会议举办同期,还由中国疾控中心CDC、韩国疾控中心和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三方联合举办“中日韩传染病论坛”。2019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十二届中日韩三国卫生部长会议上,三国再次就进一步完善紧急时期下的共同行动计划,协同合作应对传染性疾病,以及继续强化信息快速共享、加大地区公共卫生威胁监测和推动应对疫情威胁的能力建立等方面达成一致。
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日韩三国间的抗疫信息共享和适时反应充分验证三国公共卫生合作的积极成效。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中日韩三国是疫情爆发后反应最为迅速,控制疫情扩散效果卓有成效的国家。在三国政府分别采取一系列有效抗疫措施之外,中日韩三国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更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第二,审时度势,应对疫情对中日韩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冲击。王键表示,此次疫情对世界经济与中日韩三国经济带来重大冲击,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将萎缩3.0%。中日韩三国经济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因而,严控疫情扩散、复工复产和预防疫情反覆是中日韩的当务之急,但疫情长期化、全球化趋势给全球产业链以及中日韩制造业供应链带来严峻挑战和冲击。危机中亦蕴藏着机遇,这也将推动中日韩三国制造业分工合作新机制的形成,中日韩需要以更紧密的合作应对疫情及其严重冲击经济的“双重威胁”。三国应提升战略信任、摒弃抵牾、审时度势、共克时艰,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使三国经济从更宽松的市场准入中受益,促进三国经济尽早复苏。面对此次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的重大冲击,作为区域大国的中日韩应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合力推进RCEP谈判进程,促进RCEP成员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共同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维护WTO为核心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他表示,在中日韩三国合作抗疫的基础上,三国应从经济领域的功能性合作转向为范畴广阔的制度性合作,三国应携手推进区域合作,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降低疫情的负面影响和“逆全球化”的冲击效应。中日韩应以公共卫生合作为“突破口”,同心协力,推动观光旅游、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的务实合作,充实东亚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王键指出,此次疫情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三国的经济互动与人员流动,但这肯定是暂时和有限的。现在看,三国疫情目前也基本得到控制,而三国利益高度融合,供应链和产业链衔接紧密,相信此次疫情之后,三国合作潜力将加速释放,合作的空间与范畴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力度与深度将进一步提升。
王键表示,当前,中日关系、中韩关系以及日韩关系之间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在中日韩合作抗疫的拐点上,三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都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和不协调。因此,面对合作抗疫大势以及错综复杂的三国关系实况,中日韩既要“稳妥改善”,也要“尽快提升”,既需“协调”,更需“合作”。疫情在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在客观上也有推动地区公共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一面,中日韩三国公共卫生合作在全球抗疫形势下具有代表性。我们坚信,中日韩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努力为深化三国合作提供新动能、新思考、新发展。经过这场疫情的考验,中日韩经济将重拾活力、同心戮力,三国国民的相互尊重与彼此信赖将进一步增强,也将推动三国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三国全方位合作将增添新内涵、登上更高的历史新台阶。
王键说,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至今,人类对它的知识需求早已经超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范畴,体现出更深更广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向度与复合效应。当前,疫情长期化、全球化趋势仍在持续,且其影响效应仍将持续更长时间,疫情危机现实推动地区国家之间密切合作,共同面对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与挑战,而处于寻觅方向、寻求共识、寻访舟楫的中日韩关系的改善与提升也将在这一背景下持续推进。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王键日前参加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线上“思想者论坛”时指出,当前,疫情长期化、全球化趋势仍在持续,且其影响效应仍将持续更长时间,疫情危机现实推动地区国家之间密切合作,共同面对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与挑战,而处于寻觅方向、寻求共识、寻访舟楫的中日韩关系的改善与提升也将在这一背景下持续推进。
第一,中日韩三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抗疫。王键表示,自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以来,中日韩三国即刻启动中日韩公共卫生合作机制,矢力同心,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抗疫合作互动。2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CDC与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举行电话会议,通报双方各自的国内疫情情况。2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就新冠肺炎疫情、卫生合作及撤侨等诸多议题举行电话会谈。同日,王毅又与韩国外交部长康京和举行电话会谈,就两国共同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在华韩国人隔离措施等议题交换意见。3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CDC、韩国疾控中心和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举办三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电话会议,就有关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增加社会距离措施、武汉市社区物资供给方式、抗病毒药物有效性及特殊人群防护措施等领域。3月20日,中日韩三国外长举行特别外长视频会议,就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对下一阶段的中日韩三国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三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建设,对于构建东亚地区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的国际合作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键说,早在2007年中日韩就建立了以三国卫生部长会议为核心的中日韩公共卫生合作机制,三国卫生部长会议由三国轮流主办,原则上每年一次。此外,在三国卫生部长会议举办同期,还由中国疾控中心CDC、韩国疾控中心和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三方联合举办“中日韩传染病论坛”。2019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十二届中日韩三国卫生部长会议上,三国再次就进一步完善紧急时期下的共同行动计划,协同合作应对传染性疾病,以及继续强化信息快速共享、加大地区公共卫生威胁监测和推动应对疫情威胁的能力建立等方面达成一致。
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日韩三国间的抗疫信息共享和适时反应充分验证三国公共卫生合作的积极成效。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中日韩三国是疫情爆发后反应最为迅速,控制疫情扩散效果卓有成效的国家。在三国政府分别采取一系列有效抗疫措施之外,中日韩三国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更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