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两岸青少年共筑文化梦

乒乓球老师细致指导台湾青少年。(中评社 梁夏欣摄)

  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实习记者 梁夏欣)4月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台湾宝吉祥文史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冯明珠女士率领28名台湾青少年走进北京市第八中学,正式拉开“两岸青少年中华文化交流活动”的序幕。交流活动通过传统技艺与文化课程的深度体验,搭建起了两岸青年心灵沟通的桥梁。北京八中以热烈的欢迎仪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还精心设计了空竹、乒乓球、书法三项特色课程,不仅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两岸青少年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空竹课堂:指尖流转的非遗技艺

  空竹课程安排在北京八中室外操场进行。校园操场建在该校二楼户外平台,这一独特的设计让台湾师生惊叹连连。教授课程的老师首先向两岸青少年简要介绍了空竹历史背景,再细致讲解了空竹的玩法。尽管初上手时还有些生疏,但经过短暂的练习后,两岸青少年们已经将空竹抖得有模有样。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旋转的空竹与盛开的海棠间,老师穿梭指导的身影与此起彼伏的嗡鸣声交织成了生动的画面。

台湾青少年与大陆青少年相互练习,展现出对于乒乓球的极高热情。(中评社 梁夏欣摄)

  乒乓对练:白球牵起的友谊纽带

  乒乓球馆内,两岸学生通过互相练习接发球展开交流。两岸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各种接发球技巧,随着回合推进,原本拘谨的气氛逐渐升温。白球在球台间穿梭,笑声在场馆内回荡,两岸少年在你来我往间拉近了距离,与两岸近年来都风靡的乒乓球热潮相呼应。

两岸学子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拉近彼此距离。(中评社 梁夏欣摄)

  墨香书韵:汉字书写的无声对话

  书法教室里,宣纸铺展的声音格外清脆。书法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中华传统诗词作为示范,两岸学生随即伏案挥毫。两岸学子同坐在一起,不时交流书写心得,在一撇一捺之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台湾宝吉祥文史教育协会的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加入到了练习里,墨香中满是交流的温度。

台湾师生此次参访的北京八中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以素质教育、超常教育与课外教育见长。(中评社 梁夏欣摄)

  百年学府见证文化传承

  作为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北京八中以百年积淀为交流注入深厚底蕴。此次交流活动通过空竹、乒乓球、书法三项特色课程,让两岸青少年在共同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具身体验有助于青年一代在文化认同中找到共同的语言,为两岸交流注入青春活力。

两岸学子认真聆听老师讲解(中评社 梁夏欣摄)

台湾青少年体验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中评社 梁夏欣摄)

两岸学子一齐开展户外运动。(中评社 梁夏欣摄)

两岸青少年一同练习中华传统民间游戏用具空竹。(中评社 梁夏欣摄)

两岸青少年在书法练习中不时交流。(中评社 梁夏欣摄)

大陆与台湾青少年认真写下一撇一捺。(中评社 梁夏欣摄)

乒乓球老师细致指导台湾青少年。(中评社 梁夏欣摄)

  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实习记者 梁夏欣)4月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台湾宝吉祥文史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冯明珠女士率领28名台湾青少年走进北京市第八中学,正式拉开“两岸青少年中华文化交流活动”的序幕。交流活动通过传统技艺与文化课程的深度体验,搭建起了两岸青年心灵沟通的桥梁。北京八中以热烈的欢迎仪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还精心设计了空竹、乒乓球、书法三项特色课程,不仅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两岸青少年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空竹课堂:指尖流转的非遗技艺

  空竹课程安排在北京八中室外操场进行。校园操场建在该校二楼户外平台,这一独特的设计让台湾师生惊叹连连。教授课程的老师首先向两岸青少年简要介绍了空竹历史背景,再细致讲解了空竹的玩法。尽管初上手时还有些生疏,但经过短暂的练习后,两岸青少年们已经将空竹抖得有模有样。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旋转的空竹与盛开的海棠间,老师穿梭指导的身影与此起彼伏的嗡鸣声交织成了生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