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韩国瑜给两岸关系带来“鲶鱼效应”

韩国瑜在厦门接受记者采访。(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香港3月30日电(评论员 束沐)高雄市长韩国瑜对港澳深厦四座城市的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此行不仅达成50多亿元新台币的合作意向,而且在两岸舆论场独领风骚,成为“舍我其谁”的焦点话题与中心人物。所到之处,韩国瑜受到了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网民也纷纷为韩国瑜“点赞”。可以说“韩流”席卷港澳大陆四座城市,给两岸关系注入了“暖流”。

  韩国瑜此行之所以受到两岸舆论高度关注和热切期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两岸关系在2016年以来陷入僵局,充满各种风险挑战的背景下,此行虽然没能改变两岸执政当局联系沟通机制中断、政治互信缺失、政治对立上升的现实,但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给两岸同胞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二是随着台湾2020选举临近,作为目前蓝营民望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政治人物,韩国瑜对岛内政情与选情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其此次在大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岛内舆论放大检视、夸大解读,不断做出天马行空的政治联想。

  需要指出的是,大陆方面对韩国瑜一行予以热情礼遇和高度肯定,并非是出于对某一人或对某一党在选举政治上的支持,而是坚定站在坚持“九二共识”、旗帜鲜明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和平发展与交流合作的主流民意一边。因此,岛内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胡乱猜测可以休矣。

  我们认为,从更高、更大的格局来看,韩国瑜此次港澳大陆之行在两岸之间引发一系列后续效应,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鲶鱼效应”,这是一种透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国民党或蓝营而言,韩国瑜旗帜鲜明表达两岸立场、身体力行为高雄乡亲拼经济谋福祉、做生意交朋友,让更多蓝营重要政治人物意识到两岸政策的重要性。例如,有意参选2020的朱立伦近日提出打造“双门共同生活圈”的政见,实际上是对“习五点”中有关“新四通”、推动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融合发展、应通尽通等重大政策构想的回应和认同,较过去其停留于原则表述的两岸主张更进了一步,应该予以正面看待。可以预计,韩国瑜此行不仅可以“刺激”更多蓝营政治人物端出更多让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走好的“政策牛肉”,也为其他蓝营执政县市与大陆交流合作树立了榜样,同为国民党执政、且全台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和台中市,应当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两岸城市交流合作中来。

  第二,对于民进党当局或绿营而言,韩国瑜两岸主张背后所体现的“民生优先”、“经济100分”的施政思维,已经在绿营内部产生化学反应。例如,近期宣布参与党内初选的赖清德就明确把“拼经济”列为重点政见,这一主张直指蔡英文执政以来台湾百业凋敝、民不聊生、胡乱“改革”等问题,但在“台独”极端意识形态的束缚下,民进党人的“拼经济”恐怕最后只会沦为一句口号,其后续效果仍有待观察。与此同时,虽然绿营舆论高举“统独牌”大力打韩反中、升高两岸对抗,但现在绿营执政县市首长却态度低调,不愿随之起舞,并不反对两岸城市交流。台南市长黄伟哲近日就与外贸协会合作,争取大陆和香港买家,把台南农产品卖出去。这说明希望与大陆交流合作、要求享受两岸和平红利、厌倦意识形态恶斗是台湾基层民意所向,地方执政者对此看得最清楚、最透彻。

  第三,对于大陆来说,对“韩国瑜效应”的研究分析,同样有助于大陆惠台政策更加精准、更加有感、也更加接地气。有媒体注意到,韩国瑜访问大陆期间,有大陆知名网站推出“高雄水果专区”,通过电子商务B2C的模式让大陆民众直接与高雄果农对接,让每一分辛苦钱都可以直接进入台湾农民的荷包里,避免了过去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中出现的“中间商赚差价导致两岸红利无感”等问题。此外,厦门航空还决定在高雄定向招募100名空乘人员。上述案例正是大陆惠台措施精准度不断增加、获得感不断提升的证明,而此行签订的50亿元新台币合作协议的落实与执行,则更加考验着大陆惠台政策的实际成效。由此可见,“韩国瑜效应”反过来也塑造了大陆对惠台措施与两岸关系的思考,有助于切实造福台湾同胞,找准引领台湾主流民意的需求点、问题点和切入点,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根本目标。   总而言之,无论是对台湾政坛而言,还是对两岸关系而言,韩国瑜都是一条“鲶鱼”,给了各方更多思考、精进、调整、提高的空间,这对两岸同胞的民生福祉归根到底是大利多、大希望。真理越辩越明,两岸越走越亲,韩国瑜为高雄打通一条活路,也为两岸开辟一条道路。

韩国瑜在厦门接受记者采访。(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香港3月30日电(评论员 束沐)高雄市长韩国瑜对港澳深厦四座城市的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此行不仅达成50多亿元新台币的合作意向,而且在两岸舆论场独领风骚,成为“舍我其谁”的焦点话题与中心人物。所到之处,韩国瑜受到了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网民也纷纷为韩国瑜“点赞”。可以说“韩流”席卷港澳大陆四座城市,给两岸关系注入了“暖流”。

  韩国瑜此行之所以受到两岸舆论高度关注和热切期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两岸关系在2016年以来陷入僵局,充满各种风险挑战的背景下,此行虽然没能改变两岸执政当局联系沟通机制中断、政治互信缺失、政治对立上升的现实,但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给两岸同胞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二是随着台湾2020选举临近,作为目前蓝营民望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政治人物,韩国瑜对岛内政情与选情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其此次在大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岛内舆论放大检视、夸大解读,不断做出天马行空的政治联想。

  需要指出的是,大陆方面对韩国瑜一行予以热情礼遇和高度肯定,并非是出于对某一人或对某一党在选举政治上的支持,而是坚定站在坚持“九二共识”、旗帜鲜明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和平发展与交流合作的主流民意一边。因此,岛内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胡乱猜测可以休矣。

  我们认为,从更高、更大的格局来看,韩国瑜此次港澳大陆之行在两岸之间引发一系列后续效应,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鲶鱼效应”,这是一种透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