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建国:把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纳入公投
中评社台北3月22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22日表示,把签署和平协议纳入公投议题,为两岸关系提出台湾主张,经过公开的论辩,可以让更多台湾民众瞭解其中的是非曲直。
庞建国强调,蔡政府虽然主张两岸政治协议要事前事后双公投,但蔡政府是要提高门槛,他们是变相要阻止两岸和平协议,但他认为应该就现行的公投办法来举办两岸和平协议公投即可,透过各方连署,达到现行的门槛后成案,然后让大家来投票,用这样的方式让民众认知到和平协议的重要性,让民众知道要拚经济就需要和平。
台湾竞争力论坛今天召开“两岸和平协议民调发布会”,其中有44.8%的民众支持台湾与大陆签订两岸和平协议,46.4%认为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对台有利,59.8%认为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对台经济有帮助,更有高达73.2%的人赞成在国际组织监督下签订两岸停战协议。
民调由竞争力论坛和新时代智库主办,民调发布会由论坛执行长谢明辉主持,邀请新时代智库总召集人、新时代智库发起人 刘本善、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等人与会。
庞建国表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并不是新议题。早在2005年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共同发表连胡会“五大愿景”,其中,第二项愿景表示要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
后来,马英九第一次大选时,也把它纳入政策白皮书中,只是在第一任期中没有推动。第二次大选时,马英九再提出这项政见,但是,社会上反对声浪颇大,美国方面显然也不支持,所以,马英九又退缩了回去。
2016年8月,国民党将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构想写入《政策纲领草案》,并在同年9月4日全代会中,鼓掌通过备查,正式成为国民党的政策纲领。然而,由于在野势弱,这项主张只有宣示性意义。
庞建国说,去年底九合一地方选举的结果是一大转折,韩国瑜的崛起象征着台湾的民众已经体会到唯有改善两岸关系,才能“货出去,人进来,发大财”。今年以来,吴敦义和王金平都先后提到了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一事,可见得蓝营的政治人物也感受到了民心的变化,不再害怕被扣红帽子。
庞建国强调,情势很清楚,未来这一场选战,是“拚经济”和“顾主权”之争,是追求和平与走向战争的选择。而我们必须指出,“拚经济”是实实在在的真议题,它的前提是两岸和平;“顾主权”是自欺欺人的假议题,却可能弄假成真,把台湾推进战火之中。台湾人该做什么样的抉择,就让2020大选及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公投结果告诉我们。
中评社台北3月22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22日表示,把签署和平协议纳入公投议题,为两岸关系提出台湾主张,经过公开的论辩,可以让更多台湾民众瞭解其中的是非曲直。
庞建国强调,蔡政府虽然主张两岸政治协议要事前事后双公投,但蔡政府是要提高门槛,他们是变相要阻止两岸和平协议,但他认为应该就现行的公投办法来举办两岸和平协议公投即可,透过各方连署,达到现行的门槛后成案,然后让大家来投票,用这样的方式让民众认知到和平协议的重要性,让民众知道要拚经济就需要和平。
台湾竞争力论坛今天召开“两岸和平协议民调发布会”,其中有44.8%的民众支持台湾与大陆签订两岸和平协议,46.4%认为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对台有利,59.8%认为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对台经济有帮助,更有高达73.2%的人赞成在国际组织监督下签订两岸停战协议。
民调由竞争力论坛和新时代智库主办,民调发布会由论坛执行长谢明辉主持,邀请新时代智库总召集人、新时代智库发起人 刘本善、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等人与会。
庞建国表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并不是新议题。早在2005年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共同发表连胡会“五大愿景”,其中,第二项愿景表示要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
后来,马英九第一次大选时,也把它纳入政策白皮书中,只是在第一任期中没有推动。第二次大选时,马英九再提出这项政见,但是,社会上反对声浪颇大,美国方面显然也不支持,所以,马英九又退缩了回去。
2016年8月,国民党将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构想写入《政策纲领草案》,并在同年9月4日全代会中,鼓掌通过备查,正式成为国民党的政策纲领。然而,由于在野势弱,这项主张只有宣示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