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支持财政预算案:提振市民信心

陈茂波昨日发表本年度《财政预算案》(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立法会发表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财政预算案》,推出涉及超过1200亿港元的大规模逆周期措施,以尽力回应市民期望,协助市民渡过难关。香港各界对本年度《财政预算案》表示支持,并指预算案有助纾缓社会气氛,提振市民信心。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发表声明称,本届政府第三份《财政预算案》,就香港经济和社会现正面对前所未见的严峻挑战,提供了实时适切的援助提振。她对预算案中果断和实质的建议表示支持,并相信这些措施有助社会上下团结抗疫、为有需要市民大众提供具体协助,和推动经济整合重振。林郑月娥亦支持《财政预算案》建议发放一万元现金予成年香港永久居民。“面对眼前前所未遇的难关,我认为措施合理和有效,直接给市民‘加油’,能够实时协同社会携手共济,措施也可以刺激消费,为本地经济注入一定的动力。”
 
  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叶国谦表示,欢迎财政司司长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以“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为重点,推出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去刺激内销,以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稳定经济和支撑就业市场,亦乐见预算案特别在纾解民困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除了退税、退差饷,综援、高龄津贴、伤残津贴出双粮、代缴公屋一个月租金等,更采纳了许多市民、社会的意见,向18岁以上的永久性居民发放一万元现金,以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和纾缓市民经济压力。“我们支持特区政府善用现有的财政储备,推出‘及时雨’的措施,急市民所急。期望广大市民可以同心协力,支持这份《财政预算案》,共同抗疫,共渡难关。”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社会自反修例风波以来有所积怨,相信特区政府向全民派钱,有助纾缓社会气氛。唐英年提到,当年自己担任财政司司长时预算财赤近700亿元,离任时盈余超过千亿元,之后很多年都无出现财赤,他指出制定预算案一方面要平衡纾解民困,另一方面让社会有机会在疫情及社会纷乱下舒口气,帮助有需要人士。

陈茂波步入立法会会议厅(中评社 张心怡摄)

  民建联认为,现在是香港艰难时期,特区政府为抗疫救急动用约1200亿元,推出一系列纾困措施,包括向18岁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发放一万元现金,以及多项撑企业、保就业措施,是一份响应民意的预算案。为了真正能达致“急市民所急”,特区政府必须确保派一万元现金要“尽快派,简单派”,要争取建议尽快获立法会通过,并要立即开展相关筹备工作。民建联亦期望特区政府尽快公布其他纾困措施细节,让市民及早受惠。

  新社联欢迎财政司司长顺应民意,善用储备,向全港18岁以上的永久性居民派发现金一万元,并回应了宽免低收入公屋住户1个月租金、向综援和高龄津贴等受助者发放额外1个月金额、宽减今年度100%的薪俸及个人入息课税上限2万元、宽免全年差饷每户每季1,500元、为DSE学生的代缴考试费等要求。新社联支持预算案中采取多项措施撑企业,以保300万雇员的就业,但鉴于疫情的影响面大,希望能增设“失业援助基金”,支持持续受失业影响的市民;并减免鱼排牌费和船只牌费,纾解渔户困难。

  香港中华总商会亦欢迎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推出涉资超过1200亿元“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措施。中总会长蔡冠深支持预算案推出大规模纾困措施,有助纾解市民和企业燃眉之急,期望特区政府能尽快落实各项措施,并简化相关申请程序,让市民大众尽快受惠。预算案亦就促进中长期经济与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有助提升本港整体生产力和竞争力,支持经济长远持续发展所需。

  蔡冠深还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及本地社会事件已令香港经济充满不确定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更进一步打击本港营商环境,工商各业特别是中小企已面对相当严峻考验,若情况持续更可能出现大规模裁员甚至结业潮。预算案为工商企业提供多项针对性支持措施,加上政府早前公布的300亿元“防疫抗疫基金”,相信可助经营困难的行业和商户渡过难关。

陈茂波昨日发表本年度《财政预算案》(中评社 张心怡摄)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对《财政预算案》深表支持,并指预算案能够“因势而谋、应民所急”,围绕着“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的主轴,制定了一系列利民纾困和提振经济的短期方案。同时,以前瞻性的视野,就拓展多元经济、开创发展机遇、重建香港竞争力和维持公共财政的长远稳健性等提出了策略性方向和部署。

  厂商会认为,值此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特区政府动用“大手笔”的赤字预算,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及时响应社会各界的要求,体现了“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务实态度、“应民所需,急民所急”的施政作风以及敢于承担、砥砺奋进的勇气与魄力。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叶中贤全力支持政府善用财政储备,推出一系列救经济、保就业措施,协助各界克服经济逆境,重新整装出发,击破挑战。叶中贤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预算案推出大规模涉及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聚焦于抗疫情、救经济、撑企业和保就业等方面,为社会各界带来希望,也引证了政府与民共渡时艰的决心。

  对于《财政预算案》提出未来数年每年在工务工程的投资平均达1000亿元水平,而整体建造业每年的工程量亦将增至约3000亿元水平,香港建造商会表示欢迎。建造商会指出,《财政预算案》在涉及建造多方面作出资源投放,包括土地及房屋供应、城市建设、优化海滨等。建造商会亦促请政府尽快推出针对援助他们的措施,设立“建造业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专项拨款,改善现有申请条件,并在工程期内加快付款,以切合建造业的实际需要,和改善承建商的现金周转,让行业能获得及时和适切的支持。

陈茂波昨日发表本年度《财政预算案》(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立法会发表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财政预算案》,推出涉及超过1200亿港元的大规模逆周期措施,以尽力回应市民期望,协助市民渡过难关。香港各界对本年度《财政预算案》表示支持,并指预算案有助纾缓社会气氛,提振市民信心。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发表声明称,本届政府第三份《财政预算案》,就香港经济和社会现正面对前所未见的严峻挑战,提供了实时适切的援助提振。她对预算案中果断和实质的建议表示支持,并相信这些措施有助社会上下团结抗疫、为有需要市民大众提供具体协助,和推动经济整合重振。林郑月娥亦支持《财政预算案》建议发放一万元现金予成年香港永久居民。“面对眼前前所未遇的难关,我认为措施合理和有效,直接给市民‘加油’,能够实时协同社会携手共济,措施也可以刺激消费,为本地经济注入一定的动力。”
 
  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叶国谦表示,欢迎财政司司长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以“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为重点,推出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去刺激内销,以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稳定经济和支撑就业市场,亦乐见预算案特别在纾解民困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除了退税、退差饷,综援、高龄津贴、伤残津贴出双粮、代缴公屋一个月租金等,更采纳了许多市民、社会的意见,向18岁以上的永久性居民发放一万元现金,以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和纾缓市民经济压力。“我们支持特区政府善用现有的财政储备,推出‘及时雨’的措施,急市民所急。期望广大市民可以同心协力,支持这份《财政预算案》,共同抗疫,共渡难关。”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社会自反修例风波以来有所积怨,相信特区政府向全民派钱,有助纾缓社会气氛。唐英年提到,当年自己担任财政司司长时预算财赤近700亿元,离任时盈余超过千亿元,之后很多年都无出现财赤,他指出制定预算案一方面要平衡纾解民困,另一方面让社会有机会在疫情及社会纷乱下舒口气,帮助有需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