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流”看台湾网络时代下的非典型选战

韩国瑜凭藉自身营造话题、制造线上与线下舆论事件以及个人魅力赢得选战

图1:韩国瑜团队网络宣传O2O模式,图片来源:作者制图。

  中评社╱题:从“韩流”看台湾网络时代下的非典型选战 作者:冯宁默(台湾),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陆籍研究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演进,网络逐渐被应用于选举之中,成为除传统选举方式的又一大亮点,崛起并深化发展。当网络遭遇选举时,双方如何因应与互动?网络为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带来了什么,又怎样帮助了韩国瑜一波三折最终当选高雄市长?后真相时代(post-truth),民众擅长因循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诞生了先结论、后论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形成了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网络成为了传播“后真相”的重要载体。

  一、网络时代的辅选模式

  网络辅选的发展随着台湾网络的发展而深化,在2018年地方县市长选举之前,最成功的一次网络辅选当以2014年柯文哲异军突起为代表。柯文哲及其团队善于追随台湾最常用BBS论坛(PTT)中青年世代热门话题,提出迎合新生代选民求新求变、打破传统蓝绿政治的心理诉求,塑造了医生弃医从政、改变台北的新颖形象,赢得了台北中青年世代选民的普遍好感。另外,蓝营推举政治世家连胜文参选,放弃长期深耕台北的立委丁守中,以及最后一刻的柯绿达成共识,绿营礼让柯文哲,让柯文哲作为一介政治素人,以无党籍身份赢得六都之首台北市长的重要职位,也缔造了首位无党籍人士担任台北市长的历史,开创了台湾选举历史上的网络助选1.0版。

  在2018年的台湾九合一地方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派出前立委、台北市农产运销公司总经理(简称北农总经理)韩国瑜空降参选高雄市长,初期并未引发太多讨论;高雄作为深绿选区,国民党自从1998年吴敦义败选之后,从未再执政高雄,所以韩国瑜也多被作为陪榜而忽视,正如韩国瑜在11月18日于“双雄对决,世纪首辩”中称:高雄九合一选举从未受到过如此关注①,由此看出,无论是对于高雄还是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高雄得到广泛关注具有开创性意义。

  高雄市长选战得到如此大量关注,虽然不乏民进党籍候选人陈其迈的造势,但最终得以改变局势的是国民党的韩国瑜。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前,台湾直辖市选举与其他县市首长选举年份不同,2009年为县市选举,2010年为直辖市选举,在2014年县市合并(台中县市、台南县市、高雄县市)之前,民进党已实现赢得浊水溪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有“泛蓝不过浊水溪”之称。到了2014年国民党大败,这条蓝绿分界线北移至桃园,苗栗县与新竹县成为孤岛。这种背景下,人们不难认为国民党只能在浊水溪以南的传统泛绿阵营的选区形同炮灰。

  韩国瑜凭藉自身营造话题、制造线上与线下舆论事件以及个人魅力赢得选战,成功让蓝营重回高雄,而且其外溢效应蔓延至云林、彰化等浊水溪以南县市,甚至帮助国民党重新收复台中市。选举以国民党重新回归为基调,翻转了4年前的大败局面,绿营退回到如2005年时的南部县市版图。究其原因,多是受到蔡英文执政后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施政具有广泛不满,经济发展没有太多起色;而政治领域却频频传出干预台大校长遴选、任命教育部长人选争议、北农总经理人选争议,以及试图以“东奥正名”等措施单方面改变具有长期默契的两岸关系,对于蒋介石铜像搬迁拆除、促进威权遗产转型正义变成了民进党巩固权力的工具,促转会“东厂事件”、污名化劳工抗议“放录音带”,亦造成中间甚至泛绿选民流失,可说本次高雄选举是在“赌烂民进党”的大背景下进行,韩国瑜胜选具有大背景下的客观优势。

  即便如此,优势仍旧不足以保证其一定能够胜选,大背景对于浊水溪以北的传统泛蓝回归具有优势,但绝无保证国民党能够赢得20年未拿下之高雄的可能。排除民进党施政不利的大背景,其余因素,就是促成韩国瑜胜选的关键。笔者将其简单归结为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类似营销界的O2O(Online To Offline),即:“正式提名—抛出政见—虚拟网络营销(线上)—实体造势(线下)—正式投票”

  (图1:韩国瑜团队网络宣传O2O模式,图片来源:作者制图)

  二、九合一选举:网络助选1.0到2.0

  参考柯文哲在2014年胜选深刻植根于网络宣传,4年之后,时过境迁,柯文哲以微弱的3千余票优势惊险取胜,显示虽然柯文哲受到绿营不礼让的影响而分票,网络助选仍旧发挥了较为稳定的作用,即便从得票率来说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向。高雄韩国瑜则大胜陈其迈15万票,其宣传方法同过往诸网络助选具有诸多差异:

  柯文哲团队浏览PPT看板,运用大数据分析,找出并主动迎合青年热门话题,赢得青年喜爱;韩国瑜团队打青年“北漂”牌,同时争取年长选民,主动制造话题,两者结合令韩国瑜的支持者年龄层次更丰富;柯文哲具有政治素人面貌和医生的专业身份,容易让人在厌恶蓝绿两者择一的选择中给出新颖的选项;韩国瑜凭藉其立委与北农时代“转亏为盈”为优良风评,塑造反贪为民的亲民形象。

  良好的形象和团队主观利用网络造势,并不能直接决定其线下声量和转换成选票。总体来看,从韩国瑜4月21日被正式提名为高雄市长候选人,其网络声量和线下造势长期弱于对手陈其迈,这样的声量符合民进党在高雄市长期保持的绝对优势。韩国瑜网络声量暴增,引发广泛关注,是进入选前白热化的9-10月份。

  在九合一选举及市议员选举中,普遍存在选战开跑早与开跑晚的比较,开跑早可能容易更早打亮招牌,但有可能面临再而衰、三而竭的隐患;过晚起跑可能面临开局不利的局面,但也有可能将声量的高峰集中于选前,从而转化成最多选票。在县市长选举中,除了难以撼动的蓝绿选民之外,中间选民常常决定了选举的走势。高雄市作为1979年美丽岛事件的案发地点,事件后反国民党的党外人士集结组成民进党,故高雄市选民具有长期投绿的惯性;在泛绿选民的认知里,国民党常与党国体制、权贵世家、威权遗毒划上等号,在这部分选民中投给国民党的几率十分渺茫,进而帮助民进党赢得了1998年以来的5任高雄市长选举。

图2:选前一个月韩、陈的网路声量趋势,图片来源:报道者。

  三、早布局、晚起跑,O2O营销模式

  面对困局,韩国瑜团队开局并不顺遂,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瑜在舆论广泛认为“高雄国民党即陪榜”与“绿营派个西瓜也能选上”的氛围下,在宣布参选的第一个月即打出政见,为高雄开药方。经济牌成为了韩国瑜在网络世界与线下造势的神主牌。在国民党选情艰困的县市,韩国瑜放弃作为非本地候选人的低姿态与小修小补式的选举口号,直接提出了对高雄现况的忧虑:“高雄又老又穷,各行各业萧条得不得了”,并直言“高雄人民不欠民进党”等言论,引发了高雄市民的小范围争论与网络乡民侧目。②

  在开局不利且长期落后于对手的情形下,韩国瑜团队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宣传,运用温情短片强化大家对于高雄老和穷的危机意识,9月25日,韩国瑜与陈其迈民调只差2%③;10月16日,这一民调又缩小至1%④,在台湾由于各间民调机构的取向与抽样不同从而容易产生差异化民调,但这一极小差距在浊水溪以南却实属罕见,民调变化带来的一波新闻热点炒热韩国瑜舆情。

  (图2:选前一个月韩、陈的网路声量趋势,图片来源:报道者⑤)

  韩国瑜真正翻红网络、获得全台民众的关注的时间,是在10月26日高雄凤山造势大会,传统深绿选区能够得到3万支持者的涌入⑥,创下近年先例,此前韩国瑜长期经营脸书粉丝专页,对高雄社会经济发表评论,主打经济牌为高雄开药方:“东西卖得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根据《报道者》的统计,在10月26日晚高雄凤山的韩国瑜造势大会后,韩国瑜的网络声量在绝大多数时刻是超越陈其迈的,于11月10日高雄市长公办政见发表会时刻达到峰值,陈其迈则仅在11月3日举行高雄劳动者之夜,宣布辞立委时刻声量超韩,其余时则为低于韩国瑜与基本持平。⑦

  四、翻转选情的两大关键:“受众下沉”与“得票转化”

  在选举的最后一个月,韩国瑜如何实现了翻盘,笔者相信许多学者已经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例如受惠于民进党施政不佳,个人朴素作风为国民党带来新气息,笔者接下来就主要分析韩国瑜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选举策略,总体而言笔者认为促使其成功翻转选情的关键在于两点,分别为:“受众下沉”与“得票转化”。

  其一,总体而言,韩国瑜开创了国民党籍候选人的网络选战时代,韩国瑜竞选之初即经营脸书粉丝专页,获得了最早的支持者,并在5月抛出高雄老穷论吸引关注,为日后把握时机埋下伏笔。

  其二,进入选战倒数之际,韩国瑜在10月份试图将长期积累的网络声量(空军)转换成造势活动的现场支持者(陆军)。由于网络声量无法代表实际支持率,并夹杂了许多非高雄户籍支持者,可以说此刻是将虚拟的网络声量转换成实境中的支持者。韩国瑜尝试利用政府统计数据证明高雄目前存在的严重经济困难,10月26日凤山大会3万人的参与成功达成了这一目标,此后韩国瑜的造势大会最高达10万人,且多为自发参与而非动员参与。韩国瑜成功实现了吸引在地户籍人口,这是实现“得票转化”、空军转陆军、将支持率变为选票的关键。

  其三,青年掌握了网络世界的主要话语。谁能掌握网络,谁就能掌握青年选民,4年前的柯文哲已经成功实践了这一理路。在青年“天然独”、中南部泛绿氛围尤甚的情形下,韩国瑜如何集结青年?其具体回应措施是:北漂回家。在韩国瑜选前的最后一个月曾北上参加在台北的高雄青年与谈会,瞭解青年高雄人背井离乡的原因,为高雄市未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北漂回家开药方。

  其四,在台湾社会走向少子化的今日,高雄面临老和穷的危机。是否相对贫穷各县市有别,但走向老龄化却是不争的事实,中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高,在高雄,超过60岁的许多经历过威权时代的中老年人是绿营的坚定支持者,如何打动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如何让2014年的柯文哲现象在中年甚至老年选民中扩散与下沉?韩国瑜给出了O2O行销模式,即线上线下的方式,线上采取中年人口关心的话题而非追求仅与青年人同步,线下打出中华情怀与中华民国旗帜。

  由于绿营长期统治高雄,中华民国旗帜长时间被选择性遗忘,在民进党赢得政权的路上,这面代表了民国的旗帜也被当作党国遗毒、威权体制象征,阻碍台湾走向本土复兴与民主化。但这样的做法忽视了中老年一代对于中华民国旗帜的情怀,在台湾仅剩17个邦交国和奥运赛事用“中华台北”代表台湾的时代,正式场合看到中华民国旗帜的机会变得稀少。韩国瑜每场造势大会皆以挥舞中华民国旗帜为主,获得了选民的肯定也符合传统国民党对“一中”的理解,如在多场造势大会中唱响的《古月照今尘》,歌词中“再造一个辉煌的汉疆和唐土”,富含浓厚的中华气息;加上《外婆的澎湖湾》、《木棉道》与《爱拼才会赢》等著名民歌与脍炙人口歌曲,对于中老年人追忆自己的青年创业时代,也就是台湾经济腾飞时代起了极大作用。相比距离不久的双十节,民国旗帜小到看不见,以闽南、外省等族群融合形成的主体性,被新晋却不甚充实的“多元化”、本土化与台湾主体性代替,引发了社会舆论的争议。韩国瑜在竞选场合高举中华民国旗帜、大唱怀旧与中华情怀歌曲,却成功凝聚了选民的感性认知有助于促使蓝营归队和吸引中间选民,进一步实现“受众下沉”与“得票转化”。

  其五,把握“讨厌民进党”的选民心理,进而“翻转高雄”。在选战接近白热化的时刻,网民在选前细数民进党政府的“十大罪状”,韩粉自发反驳民进党对韩国瑜的“每日一黑”,都指向目前台湾最大党,就是“讨厌民进党”,并引起相当多反响。尽管“讨厌民进党”并不意味能直接转变成“支持国民党”,但从2014年民进党陈菊在高雄胜选的得票99万,以及2016总统大选蔡英文在高雄获得95万票,本次选举陈其迈得票比陈菊、蔡英文减少21-25万,韩国瑜却可以比2016年朱立伦在高雄的得票大增50万,代表“讨厌民进党”确实在高雄发酵。

  五、韩国瑜的“经济基础”与“群众路线”

  网络世界源于现实,经过网络行销的选战仍要回归现实,面对现实。柯文哲的惊险当选其中不乏部分民众对其施政的不满,显示了即便是成功的网络助选也需要面对实际施政的考验。韩国瑜首次参选高雄市长,并无连任中需要面对的考验。如果说“受众下沉”与“得票转化”,是促成韩国瑜从线上走向线下,韩国瑜本身的特质与风格也切中高雄市民需求。

图3:韩国瑜胜选的几大内部因素,图片来源:作者制图。

  在11月19日的双雄对决电视辩论中,韩国瑜用内政部数据说话,直击民进党施政高雄20年的现况:全台各县市负债第一、中低收入户六都第一、犯罪率六都第一、青年失业率六都第一、人口增长六都倒数第一、就业机会六都倒数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六都倒数第二⑧,对偏“经济投票”具有强感召力。在政见上也大胆设想整合高雄旅游资源,包装高雄爱河、打造爱情产业链,并提出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推广英语促进高雄与外界的沟通等,被反对者批评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即便如此,韩国瑜将经济基础作为出发点,作为线上线下行销的关键,直接关联高雄市选民的“获得感”,平抑了高雄作为第二大城市即将被取代、青年低薪、北漂的焦虑感和失落感。笔者将其归纳为“经济基础”。

  韩国瑜的“群众路线”则体现在其为人处世与选民互动方面。韩国瑜当选夜晚公开直言其任立委时由于有秘书处理日常事务,与社会脱节,深思后决定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时刻与民众在一起。其任职北农总经理时成功将公司扭亏为盈,广发福利得到员工尊敬。在11月19日电视辩论中向选民承诺“若未来被检举贪污,将放弃保释,把我在牢里关到死”⑨,其当选后亦表示要说到做到,上任日当晚就要睡在高雄市果菜市场,倾听民众的声音。这样的行事风格不仅在高雄市长候选人是第一次,对于国、民两党而言更是极为少数。笔者将其归纳为韩国瑜的“群众路线”。

  (图3:韩国瑜胜选的几大内部因素,图片来源:作者制图)

  六、结语:后真相时代网络助选2.0

  纵观韩国瑜经历,生于台北眷村,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并有就读北大的经历,对于中国大陆社会、统一战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超乎台湾平均水准的瞭解。在选举风格方面绝不抹黑对手陈其迈,成为九合一选战泥淖中的清流。客观而言,这些是柯文哲所不具备的特质,也代表了韩国瑜与柯文哲皆采用网络助选,但因应受众不同而手法有所差异。在选举最后一个月,聚少成多的韩粉,线下自发跟随韩国瑜造势车队形成车队大军,浩浩荡荡;线上韩粉自发纠正不当言论,为韩国瑜做正面护航、谨防反效果。对于韩的胜选亦形成重要推力。

  如今进入后真相时代(post-truth),民众擅长因循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诞生了先结论、后论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形成了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网络成为了传播“后真相”的重要载体,不实资讯时刻影响着台湾选举⑩。个体选民几乎无力掌握全部关于选举的资讯,在有效资讯缺失的情形下投票行为呈现出“非理性”的特征,无论是旗开得胜绿营刻意制造对立、抹黑抹红,还是压抑已久的蓝营重振后的“非理性”留言。韩国瑜已然当选,互联网世界扩张、下沉到了中南部、中年以上人群、普通社会民众,不再是北部都市地带青年菁英的专利。从柯文哲1.0版的网络助选到韩国瑜2.0版的进步,是否未来继续生效并扩散?仍仰赖其4年任期的检验。

  参考资讯:

  ⑴三立电视台,陈其迈、韩国瑜双雄对决,世纪首辩:https://live.setn.com/live/1437

  ⑵报道者:网络声量=实际选票?,24张图解密六都市长的网络声量战争,https://www.twreporter.org/i/2018-election-report-sharevoice-gcs?fbclid=IwAR1LcU4vy1uCDIYRTRh3CwbiN5n22ORBc_50pNKED1AAiK2P6Iglr7t6Ggo

  ⑶UdnNews:大凤山韩国瑜之友会涌入逾3万人,警一度封桥交管,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44894

  ⑷赞新闻:韩国瑜民调只差陈其迈2%,他曝民进党将靠“抹黑”来打选战,https://hssszn.com/archives/39473

  ⑸TVBS:韩国瑜追到当选率只差1%,高雄全台选情最胶着!,TVBS新闻网,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010597

  ⑹新新闻,韩粉让网络战向南扩散,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https://www.storm.mg/article/654689?fbclid=IwAR1Jl2b6fnMFVgieOhcvJFJh_3i_6JL1B4H8NbmIB4b7RlI04WhMXih3mfI

  ⑺陈柏谦,从太阳花到韩流,未挑战政经核心,只会出现鬼打墙的钟摆效应,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67/3506294?fbclid=IwAR1q9xmoQlCHPN5exE_YYtPxAwTV-IKR7d6HIRW-8j7zzsxnKXoQQqCuHi8

  ⑻陈陆辉,人气可以吃吗?韩流如何变选票,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501971?fbclid=IwAR3YJtv0_-Y0ZR2RqrisnVOaj50WIOKq2cqRJ-f_DQKCK7PwQg7BGx2HD5w

  ⑼商业周刊,韩流、柯P 网红政治操盘内幕,https://udn.com/news/story/6837/3508175?fbclid=IwAR1Xea89V20crH-i5_DGz3zGIqn5p77CZSURgRTdvSgYJewAlqiKKzZrra4

  ⑽Hector Macdonald:《后真相时代》,台北,三彩,2018。

  ⑾Walter Lippmann:《幻影公众》,上海,复旦,2014。

  ⑿Suiter,J.(2016).Post-truth Politics.Political Insight,7(3),25–27.https://doi.org/10.1177/2041905816680417

  ⒀Clay Shirky:《乡民都来了》,台北,猫头鹰,2015。

  注释:

  ①三立新闻,陈其迈、韩国瑜双雄对决 世纪首辩,https://live.setn.com/live/1437

  ②ETtoday新闻云:高雄20年来变得又老又穷,韩国瑜:不再欠民进党,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521/1173853.htm#ixzz5ZwA2oP70

  ③赞新闻:韩国瑜民调只差陈其迈2%,他曝民进党将靠“抹黑”来打选战,https://hssszn.com/archives/39473

  ④TVBS:韩国瑜追到当选率只差1%,高雄全台选情最胶着!,TVBS新闻网,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010597

  ⑤报道者:网络声量=实际选票?,24张图解密六都市长的网络声量战争,https://www.twreporter.org/i/2018-election-report-sharevoice-gcs?fbclid=IwAR1LcU4vy1uCDIYRTRh3CwbiN5n22ORBc_50pNKED1AAiK2P6Iglr7t6Ggo

  ⑥UdnNews:大凤山韩国瑜之友会涌入逾3万人,警一度封桥交管,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44894

  ⑦同注5

  ⑧三立新闻,陈其迈、韩国瑜双雄对决世纪首辩:https://live.setn.com/live/1437

  ⑨三立新闻,陈其迈、韩国瑜双雄对决世纪首辩:https://live.setn.com/live/1437

  ⑩Suiter,J.(2016).Post-truth Politics.Political Insight,7(3),25–27.https://doi.org/10.1177/2041905816680417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2月号,总第254期)

韩国瑜凭藉自身营造话题、制造线上与线下舆论事件以及个人魅力赢得选战

图1:韩国瑜团队网络宣传O2O模式,图片来源:作者制图。

  中评社╱题:从“韩流”看台湾网络时代下的非典型选战 作者:冯宁默(台湾),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陆籍研究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演进,网络逐渐被应用于选举之中,成为除传统选举方式的又一大亮点,崛起并深化发展。当网络遭遇选举时,双方如何因应与互动?网络为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带来了什么,又怎样帮助了韩国瑜一波三折最终当选高雄市长?后真相时代(post-truth),民众擅长因循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诞生了先结论、后论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形成了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网络成为了传播“后真相”的重要载体。

  一、网络时代的辅选模式

  网络辅选的发展随着台湾网络的发展而深化,在2018年地方县市长选举之前,最成功的一次网络辅选当以2014年柯文哲异军突起为代表。柯文哲及其团队善于追随台湾最常用BBS论坛(PTT)中青年世代热门话题,提出迎合新生代选民求新求变、打破传统蓝绿政治的心理诉求,塑造了医生弃医从政、改变台北的新颖形象,赢得了台北中青年世代选民的普遍好感。另外,蓝营推举政治世家连胜文参选,放弃长期深耕台北的立委丁守中,以及最后一刻的柯绿达成共识,绿营礼让柯文哲,让柯文哲作为一介政治素人,以无党籍身份赢得六都之首台北市长的重要职位,也缔造了首位无党籍人士担任台北市长的历史,开创了台湾选举历史上的网络助选1.0版。

  在2018年的台湾九合一地方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派出前立委、台北市农产运销公司总经理(简称北农总经理)韩国瑜空降参选高雄市长,初期并未引发太多讨论;高雄作为深绿选区,国民党自从1998年吴敦义败选之后,从未再执政高雄,所以韩国瑜也多被作为陪榜而忽视,正如韩国瑜在11月18日于“双雄对决,世纪首辩”中称:高雄九合一选举从未受到过如此关注①,由此看出,无论是对于高雄还是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高雄得到广泛关注具有开创性意义。

  高雄市长选战得到如此大量关注,虽然不乏民进党籍候选人陈其迈的造势,但最终得以改变局势的是国民党的韩国瑜。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前,台湾直辖市选举与其他县市首长选举年份不同,2009年为县市选举,2010年为直辖市选举,在2014年县市合并(台中县市、台南县市、高雄县市)之前,民进党已实现赢得浊水溪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有“泛蓝不过浊水溪”之称。到了2014年国民党大败,这条蓝绿分界线北移至桃园,苗栗县与新竹县成为孤岛。这种背景下,人们不难认为国民党只能在浊水溪以南的传统泛绿阵营的选区形同炮灰。

  韩国瑜凭藉自身营造话题、制造线上与线下舆论事件以及个人魅力赢得选战,成功让蓝营重回高雄,而且其外溢效应蔓延至云林、彰化等浊水溪以南县市,甚至帮助国民党重新收复台中市。选举以国民党重新回归为基调,翻转了4年前的大败局面,绿营退回到如2005年时的南部县市版图。究其原因,多是受到蔡英文执政后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施政具有广泛不满,经济发展没有太多起色;而政治领域却频频传出干预台大校长遴选、任命教育部长人选争议、北农总经理人选争议,以及试图以“东奥正名”等措施单方面改变具有长期默契的两岸关系,对于蒋介石铜像搬迁拆除、促进威权遗产转型正义变成了民进党巩固权力的工具,促转会“东厂事件”、污名化劳工抗议“放录音带”,亦造成中间甚至泛绿选民流失,可说本次高雄选举是在“赌烂民进党”的大背景下进行,韩国瑜胜选具有大背景下的客观优势。

  即便如此,优势仍旧不足以保证其一定能够胜选,大背景对于浊水溪以北的传统泛蓝回归具有优势,但绝无保证国民党能够赢得20年未拿下之高雄的可能。排除民进党施政不利的大背景,其余因素,就是促成韩国瑜胜选的关键。笔者将其简单归结为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类似营销界的O2O(Online To Offline),即:“正式提名—抛出政见—虚拟网络营销(线上)—实体造势(线下)—正式投票”

  (图1:韩国瑜团队网络宣传O2O模式,图片来源:作者制图)

  二、九合一选举:网络助选1.0到2.0

  参考柯文哲在2014年胜选深刻植根于网络宣传,4年之后,时过境迁,柯文哲以微弱的3千余票优势惊险取胜,显示虽然柯文哲受到绿营不礼让的影响而分票,网络助选仍旧发挥了较为稳定的作用,即便从得票率来说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向。高雄韩国瑜则大胜陈其迈15万票,其宣传方法同过往诸网络助选具有诸多差异:

  柯文哲团队浏览PPT看板,运用大数据分析,找出并主动迎合青年热门话题,赢得青年喜爱;韩国瑜团队打青年“北漂”牌,同时争取年长选民,主动制造话题,两者结合令韩国瑜的支持者年龄层次更丰富;柯文哲具有政治素人面貌和医生的专业身份,容易让人在厌恶蓝绿两者择一的选择中给出新颖的选项;韩国瑜凭藉其立委与北农时代“转亏为盈”为优良风评,塑造反贪为民的亲民形象。

  良好的形象和团队主观利用网络造势,并不能直接决定其线下声量和转换成选票。总体来看,从韩国瑜4月21日被正式提名为高雄市长候选人,其网络声量和线下造势长期弱于对手陈其迈,这样的声量符合民进党在高雄市长期保持的绝对优势。韩国瑜网络声量暴增,引发广泛关注,是进入选前白热化的9-10月份。

  在九合一选举及市议员选举中,普遍存在选战开跑早与开跑晚的比较,开跑早可能容易更早打亮招牌,但有可能面临再而衰、三而竭的隐患;过晚起跑可能面临开局不利的局面,但也有可能将声量的高峰集中于选前,从而转化成最多选票。在县市长选举中,除了难以撼动的蓝绿选民之外,中间选民常常决定了选举的走势。高雄市作为1979年美丽岛事件的案发地点,事件后反国民党的党外人士集结组成民进党,故高雄市选民具有长期投绿的惯性;在泛绿选民的认知里,国民党常与党国体制、权贵世家、威权遗毒划上等号,在这部分选民中投给国民党的几率十分渺茫,进而帮助民进党赢得了1998年以来的5任高雄市长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