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平语中评:赖“台独”行径威胁台海和平
《反分裂国家法》与“惩独22条”:精准反“独”保统一
刘相平指出,《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有着深刻的背景。在2005年之前,陈水扁等“台独”分裂势力气焰嚣张,两岸关系处于低位震荡的困境之中。当时,全国人民乃至海外同胞都高度关注并强烈呼吁需要一部法律来对“台独”行为进行约束和反制。在这种形势下,全国人大于2005年公布并实施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无疑是顺应民意、维护国家统一的关键举措。《反分裂国家法》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以强制性法律形式规范了对“台独”的反制,它要求全国人民在法律规范下进行反“台独”斗争,具有广泛的动员作用。
刘相平表示,《反分裂国家法》强调和平统一的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挚善意、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然而,媒体往往更关注其中关于在特定条件下使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条款。对此,刘相平指出,国家统一是必然要实现的目标,和平统一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一味拒绝和平统一,不断冲撞我们的“红线”和“底线”,那么采取非和平方式,也就是断然措施,将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刘相平认为,“惩独22条”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反“台独”的法律体系,强化了可操作性。“惩独22条”为打击“台独”分裂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遵循,使得我们的反“台独”行为更加规范、更加精准、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针对赖清德将大陆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的行为,刘相平指出其行径十分恶劣,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将对台海和平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刘相平指出,赖清德此番言论实质是将两岸关系歪曲为“一边一国”,是继去年“5·20”和“双十”讲话后,对两岸关系红线与底线的又一次公然挑衅,“台独”意图昭然若揭。赖清德将大陆描述为“境外敌对势力”,旨在煽动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仇恨,在岛内营造“恐中”“仇中”氛围,这背离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携手为中华民族利益奋斗的事实,严重阻碍两岸相向而行、走近走亲。
刘相平强调,赖清德无法代表台湾主流民意,但他试图通过系列“谋独”言论与策略,绑架台湾民众登上他的“台独”列车。若岛内民众拒绝配合,不想跟赖清德沆瀣一气,赖清德会用“17项策略”中的手段对民众进行打压,甚至镇压。
刘相平说道,赖清德的“17项策略”虽尚未进入台立法机构讨论,未形成法律条文,但仆从于他的台行政部门下狠手展开相关行动。例如,将支持两岸和平与统一的“陆配”驱逐回大陆;通过制造“绿色恐怖”,打压岛内支持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力量,营造“寒蝉效应”等等。更值得警惕的是,赖清德妄图改变台湾立法机构的人员组成,计划罢免国民党民意代表并重新选举,以实现民进党在立法机构取得过半席位、主导台立法机构的目标。一旦得逞,赖清德提名的“台独”倾向明显的法务官员将顺利过关,进而在行政和立法上构建出完整的“台独”体系,为其推动“法理台独”提供组织保障,这会给两岸关系带来巨大冲击。
鉴于此,刘相平呼吁,各方应高度关注民进党发起的“大罢免”行动,警惕赖清德及其背后势力推动“法理台独”的危险行径。
针对赖清德提出恢复军法审判制度,刘相平指出,台湾军队曾有抵制和反对“台独”意识的传统,岛内年轻人也不愿为“台独”充当炮灰,但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为实现“以武谋独”和“挟洋拒统”、“倚美谋独”的目的,急需一支为“台独”卖命的军队。他们对台湾现有军队不满意,因此,虽然民进党曾在2013年积极支持废除所谓的军法审判制度,还表明绝不允许以后再恢复该制度,但是现在这帮人食言而肥,出尔反尔,不断鼓噪要恢复军法审判制度,其真实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可以任意由赖清德及“台独”分裂势力驱使的“台独”武装,服务“以武谋独”战略。
刘相平指出,在打造“台独”武装方面,赖清德当局与美日勾结,采取多方面行动。自2016年以来,特朗普和拜登执政期间,对台军售金额巨大,台湾已花费270多亿美元向美国购买武器,台湾已成为武器密集的“火药库”。此外,台当局邀请美日人员对台军进行训练,引狼入室,这是外部势力干涉台海问题的体现,也是赖清德当局自愿投靠后殖民主义体系的“卖台”行为。总之,赖当局正在通过军法压迫,对台军进行强制性的洗脑和精神控制,从武器装备、人员训练、精神控制三个层面,赖当局正构建“三位一体”的“台独”武装体系,我们需高度警惕并反制。
在美国对台湾采取的战略问题上,刘相平总结出其“战略模糊”+“战术清晰”的做法。美国表面遵循其所谓的“一个中国政策”,但对原则性问题保持“战略模糊”,声称不支持“台独”,但也从不明确声明反对“台独”。在此模糊框架下,美国不断打“台湾牌”,对台军售、帮助训练部队、默许“台独”言论,并且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严重破坏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面对美台在军事等领域的一系列挑衅,刘相平指出,对于主权和领土问题,中美之间不存在“大交易”的可能性,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斗争准备十分充分,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解放军通过常态化绕岛巡航、“联合利剑”系列演习,构建起“全向围岛进逼”的立体威慑体系,彰显瞭解放军捍卫主权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
刘相平指出,赖清德将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平台,以及1945年台湾回归后国民党赴台统治,统统污蔑为“外来政权”,妄图否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这一行为不仅打击了国民党的执政正当性,巩固和强化民进党一党统治,更借此将“外省人”定义为“他者”,重拾“本省人爱台,外省人卖台”的分裂思维,撕裂台湾族群。在这种氛围下,岛内民众相互猜忌、情绪对立,社会生活趋于紧张。
对于岛内部分势力打压支持两岸和平发展、国家统一的台湾同胞的恶劣行径,刘相平强调,台湾同胞渴望和平稳定,希望两岸相向而行。岛内这些打压爱国同胞的行为不得人心,其恶行终将被两岸关系发展史记录在案。大陆已敏锐察觉到这一新动向,3月26日国台办在政府网站增设依法惩治顽固分子专题页面的举报专栏,担当起了台湾岛内爱国同胞的坚强后盾。“台独”言行只要一冒头,大陆就会全力打击,祖国大陆永远是台湾爱国同胞的靠山。
针对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的疯狂挑衅,刘相平表示,大陆还是应该在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导下,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通过增强两岸同胞的交流交往,为两岸和平统一累积能量、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军事、外交等领域做足充分准备,一旦赖清德及民进党分裂势力铤而走险,大陆将果断出手,彻底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反分裂国家法》与“惩独22条”:精准反“独”保统一
刘相平指出,《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有着深刻的背景。在2005年之前,陈水扁等“台独”分裂势力气焰嚣张,两岸关系处于低位震荡的困境之中。当时,全国人民乃至海外同胞都高度关注并强烈呼吁需要一部法律来对“台独”行为进行约束和反制。在这种形势下,全国人大于2005年公布并实施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无疑是顺应民意、维护国家统一的关键举措。《反分裂国家法》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以强制性法律形式规范了对“台独”的反制,它要求全国人民在法律规范下进行反“台独”斗争,具有广泛的动员作用。
刘相平表示,《反分裂国家法》强调和平统一的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挚善意、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然而,媒体往往更关注其中关于在特定条件下使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条款。对此,刘相平指出,国家统一是必然要实现的目标,和平统一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一味拒绝和平统一,不断冲撞我们的“红线”和“底线”,那么采取非和平方式,也就是断然措施,将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刘相平认为,“惩独22条”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反“台独”的法律体系,强化了可操作性。“惩独22条”为打击“台独”分裂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遵循,使得我们的反“台独”行为更加规范、更加精准、更加有力、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