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专访:韩专家谈中国与半岛

韩国国防研究院(KIDA) 国际战略研究室国防专门研究委员李昌衡(中评社 崔银珍摄)

  中评社首尔12月10日电(记者 崔银珍)韩国国防研究院(KIDA)国际战略研究室国防专门研究委员李昌衡日前在首尔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深度专访,就中韩关系、美韩关系、韩日关系以及陷入胶着状态的韩半岛局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作答。李昌衡认为,王毅外长本月初访韩,在寻求萨德问题的突破口,并且改善中韩两国关系的问题上,有着一定的意义和目的。以下为专访全文:

  问:王毅4-5号访问韩国,是他自2014年5月作为中国外长正式访韩后时隔5年半的正式访问,您怎么看这次访问的意义?对中韩双边关系发展有何意义?

  李:针对此次王毅外交部长访韩,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赋予其意义。首先,此次访问对恢复之前因萨德问题一度降入冰点的两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可以视其为是为了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而做的事先准备。此前因萨德问题,中韩两国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僵局。事实上,中国在这3~4年期间,特别是在军事技术层面,通过部署俄罗斯版本萨德S-400等,几乎充分做好了应对萨德的方案。随着完成这样的军事准备,中国想要恢复之前因萨德问题一度陷入僵局的对韩关系。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已经访问了朝鲜,并充分给予了朝鲜“面子”。由于萨德问题,中韩两国的关系曾被搁置了很久一段时间,如果习近平主席不在文在寅总统在任期间,也就是韩国的进步政权入主的现在访问韩国,那么两国的关系可能会渐行渐远,这将不利于两国利益。所以,此次王毅部长访问韩国,在寻求萨德问题的突破口,并且改善中韩两国关系的问题上,有着一定的意义和目的。

  其次,这次访问可以被视为在解决韩半岛无核化以及构建和平体制等对朝问题上,中国扩大影响力的的一次机会。如果在处理朝鲜的问题上,任由朝韩、朝韩美处理的话,那么会形成跳过中国的局面。而中国也认为单凭中朝关系很难解决韩半岛的核问题。所以,为了在韩半岛、东北亚构建无核化和平体制的道路上充分地发挥中国的影响力,中国也有必要获得韩国的协助。而且,这也是在韩半岛扩大中国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最后,此次访问具有应对或牵制美国这一层面上的意义。最近,美国因中美贸易摩擦而构建印度太平洋战略,为此持续地诱导韩国加入。现在韩国的保守言论以及阵营持续地压迫政府加入美国所构建的印度太平洋战略,如果这种舆论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的话,我想文在寅政府也将不得不从之。所以,在这一节点上,中国也有必要使韩国不完全转向美国那一边。

韩国国防研究院(KIDA) 国际战略研究室国防专门研究委员李昌衡(中评社 崔银珍摄)

  问:现在中韩两军关系交流在逐渐增多,您怎么看中国军机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ADIZ)?

  李:基本上,中韩两国在萨德问题以后,除了人员交流以外,还没有任何的军事合作。就连人员交流也因2016年的萨德问题的相关决定以后完全断绝了。虽然从去年开始部分交流得到了恢复,但即使在长官级别的会谈上,也只是提及关系恢复以及添加构建热线,还处于原地踏步阶段。在萨德问题发生之前,两国在海上灾难救助等海洋活动上互有参观,但现在也已全部中断。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军事层面上的恢复还是很迟缓的。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联合军演,并进入了韩国的防空识别区,甚至俄罗斯已经侵入过韩国的领空。针对这种情况,韩国的媒体也密切地关注着。这时,在韩国兴起中国持续威胁着韩国的这种舆论,这也影响到了对中关系。我在这次的论坛上有提及过“三个不”,其中,就有强调一点就是中国不能具有这种行动。中国闯入韩国防空识别区这一举动将会加重有什么理由与威胁韩国的国家进行军事合作这一批判的声音,而韩国政府即使想和中国合作解决无核化,并构建和平体制,也会受到反对舆论的影响。

  其实,韩美同盟只要是存在,那么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将会受到限制,而合作的水准也只会是参观或者是人道主义训练。但即便如此,交流与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军事层面)。为了恢复到之前的关系,我想中国首先拿出转变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问: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计划在东亚部署中程导弹,有报道说韩国可能是部署点,您怎么看这个问题,韩国会同意美国部署导弹么?

  李:在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以后,中国始终进行着美国将要在日本或韩国部署中程导弹的猜测,而美国并未向韩国提议,也并未讨论过。即使美国要求在韩国部署中程导弹,那么韩国也不会接受。之前的萨德,我们还有应对朝鲜威胁这一名分,而且有向中国说明的余地,但如果将中程导弹部署到韩国,那么这将不会是对朝的,而是对中的战略武器。对这一点,韩国也是无法否认的。如果接受这一建议,那么中韩关系将彻底破裂。除非美中之间发生战争,为了保护美军而使用中程导弹,除此之外,因为中程导弹并不是为了防卫韩国,韩国没有理由接受在韩国部署中程导弹。

韩国国防研究院(KIDA) 国际战略研究室国防专门研究委员李昌衡(中评社 崔银珍摄)

  问:近日因双方分歧严重,美韩第三轮军费分摊谈判破裂,军费问题会对美韩同盟以及双边关系造成多大影响?韩国会不会答应这种大幅提高的举动?

  李:事实上,防卫费的问题现在正处在不得不提高的环境上。一般来讲,美韩之间在进行有关防卫费协商时,需要在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SMA)这一框架内进行。SMA是为了防止双方中的一方单方面地废除或进行无理要求而制定的协商框架,而之前的谈判一直在这一框架内进行着,但此次特朗普的要求显然是超出了SMA的水准。

  在SMA的框架内,是无法将防卫费的增加幅度提高到那种水平。这超出了韩国国防部进行协商的线,是需要两国首脑之间进行政治决策的水准。但是现在文在寅政府的进步阵营显然不会轻易的接受特朗普的要求。虽然因防卫费将要撤出美军或缩减规模的问题现在也有被提及,但美国国内,上院议会已经作出了决议案,不得将驻韩美军的规模缩减到28,000以下(现在的驻韩美军兵力为28,500),所以特朗普即使想要缩减规模也还需要得到美议会的同意。

  现在,即将在美国举行第四次韩美防卫费分担会议。即使协商决裂,一般情况下,在新的协商成立之前,会以前一年的基准来继续维持。在需要政治性决定的现如今,如果协商朝着特朗普不再防卫费调整上留有余地,韩国政府也冒着即使缩减驻韩美军规模也不会接受提高防卫费的方向进行的话,韩美两国都会产生国内产生问题。个人认为,美国现在提出的将防卫费提高5倍的方案只是特朗普交易式协商战术的一种,并非完全要将其进行到底,会在适当的节点上达成协议。虽然如此,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在SMA框架内解决问题的水准,需要跟着进行政治性的抉择。

  问:近期的韩日争端会如何影响美国在东亚同盟体系的发展?

  李:从美国的立场来讲,美国需要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韩美日三角构图。只有这样,才能在东北亚地区有效地牵制中国。所以在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中断这一事宜上,美国会显得很尴尬。因为支援驻韩美军的军需基地大部分在日本,海军在横须贺港的第7舰队,空军在冲绳。所以如果驻韩美军发生问题,驻扎在日本横须贺和冲绳的美军需要驰援,但如果日本的基地和韩国的基地间断绝交流的话,只能全部由美国来进行中间的调节,会非常迟缓。所以,美国在朴槿惠执政期间一直要求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而随着朝鲜核导弹威胁的持续升级,韩国和日本也从各自所需的角度接受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所以在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破裂的宣言下,美国的国防长官以及联合作战参谋议长都来到日本,要求恢复原来的现状。可想而知,从美国的战略层面,日韩间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问:您觉得韩日关系将如何发展?

  李:在之前的4~5月之间,安倍选择了对韩国采取强硬措施,因为这有利于国内的选举,所以选择压迫韩国。文在寅政府也在8.15光复节前,认为有必要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两国都在必要的时期采取了强硬措施,但现在两国国内的政治舆论都倾向于恢复因政治因素而破坏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韩国的保守派代表黄教安代表也为了强调韩美日在安保方面共助的必要性而采取了绝食这一极端行为。虽然在之前也有提及美国要求恢复韩日间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但在韩半岛安保不安定的现在,韩美日都意识到了在东北亚进行军事防卫合作的必要性。事实上,韩日间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没有超出情报交换的水准,所以可以被看待是不太重要的。但如果这些小的连接节点,本来建立起来的韩美日三国结构会变成韩美,美日这样单独的两个结构,会妨碍军事合作的顺利进行。

  日本国内也因韩国游客的骤减而使得地域经济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这使得国内舆论要求安倍转变之前的强硬措施。韩国政府现在也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地步。朝鲜问题迟缓不前,内需经济也出现了问题,与日本间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驻韩美军的防卫费问题都出现了问题。总之,政治上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事实上,之所以废除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也是出自于对日本的经济报复。所以,如果日本固守现在的态度,那么问题可能不会有任何进展。但是最近日本的外务省首先提出了在这月中国成都举行的韩中日首脑会谈期间展开韩日首脑会谈的建议,可以认为出现了转机。从韩日两国的国内外情况来看,即使在这个月的首脑会谈上没有完全的解决方案,也会不得已,采取附加条件的方式等,双方会为了寻求突破口而探索。

  问:您觉得中国在调停韩日争端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李:中国在现在的韩日关系以及韩日纷争上,起到主导或直接调停作用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中国基本秉承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所以在韩日之间的矛盾中,不会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从中国的立场来看,在管理亚洲的方面上,也会防止韩日偏向美国那一侧,在建构以中国为中心的新的地区安保共同体的层面上,也相当重视韩中日三国间的合作。所以,中国在区域抓住主导权,并重新弘扬儒家文化圈的价值,通过韩中日间的文化、经济合作来将亚洲捆绑在一起,这样一来会便会自动牵制美国。所以,中国期待的是在这样一个大框架下的作用。但是即使有这样一个大的框架,韩国和日本也很难按照中国的意图来行动。日本已经在美国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上占有相当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韩国还没有参加美国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也没有参与到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上。   问:文在寅总统上台之后,韩半岛危机很大缓和,但根本问题依旧存在,比如美朝之间的不信任。从金特会后,韩半岛问题几乎没有新一步的进展,您觉得韩半岛局势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李:就像在这次论坛上提及的那样,在朝鲜无核化的问题上,韩国和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针对朝鲜爆破核试验场,并走向国际社会,中国认为这是金正恩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战略上的变化,而韩国在度过了几次核危机的经验基础上,认为金正恩这种变化是在国际社会对无核化制裁加深与韩国进步政权交替等叠加在了一起的情况下,为了暂时度过现阶段的战术层面的变化。当然,文在寅政府想要相信朝鲜,但问题在于朝鲜的无动于衷。金正恩曾提及如果这种原地踏步的情况持续的话,会选择新的出路。针对这种新的出路,许多学者也曾探讨过那是什么。我也和这次与会的几位专家探讨过此问题。我们认为,金正恩所说的“新的出路”并不意味着等同于过去通过核威胁的手段来回到紧张局面。因为现在他们认为自己是核保有国,所以会在这种身份下积极避开国际社会的制裁,以某种形式来图某经济发展。虽然我们有此种想法,但目前最为妥当的方法还是无论如何都要与美国坐在谈判桌上。即使协商很难,相比之前曾采取的核威胁或军事对峙等方式,以核保有国的身份来进行经济开发或改善关系的战略可能性更高一些。

  问:下一轮美朝首脑对话预计什么时候能够成行? 韩半岛现在的僵局应该如何打破?

  李:虽然朝鲜已将美朝会谈再启的期限推迟到了年底,但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年底只是为了促进协商的一种手段,美朝间也并未决定如此。这是朝鲜单方面定的期限,所以即便到了那时,首脑会谈是否能达成,这也是很遥远的问题。如果特朗普不接受朝鲜的提议,那么也只能延期。所以,如果过了年末,朝鲜也会密切地注视美国的大选。所以,很难预测。
美国与朝鲜对于无核化的立场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众所周知的。美国依然坚持一并解决(Big deal:朝鲜保有的核武器list+废弃road map),而朝鲜考虑到之后美国的大选,以及即使特朗普连任,也对其政治的一惯性没有信赖。所以,要求寻找协商点阶段性地解决显得不容易。重要的是,通过持续或者频繁的对话与协商来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即便如此,特朗普也对外宣称其与金正恩保持着很好的个人关系,并认为两国首脑间对话的窗口依然敞开着。而且,针对协商,特别是朝鲜,需要金正恩决策的事项实在是太多,所以,相比实务协商,通过美朝首脑间持续的对话来逐个解决问题是唯一的方法。我在这次论坛上也曾强调过,在美朝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并朝着无核化的目标前进,减小彼此的立场差异的过程当中,韩国与中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涉及到朝鲜的生存问题,而对于美国,即便撇开大选,从掌控世界秩序,并行使霸权的层面上来讲,解决朝鲜核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便是长期的,通过无核化来构建和平机制的基调还是非常重要的。

  问:美《华盛顿邮报》说,圣诞节朝鲜可能发射洲际导弹,您觉得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李:作为朝鲜来讲,为了尽快展开协商而喊出了期限,而美国对此无动于衷,为了引起美国的关注并提高协商的手段,所以制造发射架。实际上,朝鲜发射导弹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即使想要发射导弹,金正恩也会非常之小心。也就是说,即使发射,也不会发射洲际导弹(ICBM)。

  朝鲜拥有ICBM以及核武器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如果想要发射的话,无论是日本还是广岛,即便精准度会稍稍落后一些,但打到美国都是皆知的事实。所以,朝鲜没必要出通过发射导弹来打破协议桌子的下策。从金正恩的立场上来看,现在的情况很是让人干着急。但即便如此,发射ICBM的动向这也只是为了促进协商而做的动作,他即使想发射也不能发射。

  实际上,如果发射ICBM,那么会失去与特朗普对话的机会。美国的舆论也会认为这是朝鲜的必然选择,所以会偏向解决方法只有高压的这一侧。国际社会的制裁也会接踵而至,战略武器会抵达,海上封锁也会进行。这样的话,朝鲜也会垮掉,中国也很难阻拦这种情况。所以,即使考虑到这种糟糕的情况,朝鲜也不会选择走这一步险棋。

  (后方支援记者:郭至君)

韩国国防研究院(KIDA) 国际战略研究室国防专门研究委员李昌衡(中评社 崔银珍摄)

  中评社首尔12月10日电(记者 崔银珍)韩国国防研究院(KIDA)国际战略研究室国防专门研究委员李昌衡日前在首尔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深度专访,就中韩关系、美韩关系、韩日关系以及陷入胶着状态的韩半岛局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作答。李昌衡认为,王毅外长本月初访韩,在寻求萨德问题的突破口,并且改善中韩两国关系的问题上,有着一定的意义和目的。以下为专访全文:

  问:王毅4-5号访问韩国,是他自2014年5月作为中国外长正式访韩后时隔5年半的正式访问,您怎么看这次访问的意义?对中韩双边关系发展有何意义?

  李:针对此次王毅外交部长访韩,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赋予其意义。首先,此次访问对恢复之前因萨德问题一度降入冰点的两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可以视其为是为了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而做的事先准备。此前因萨德问题,中韩两国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僵局。事实上,中国在这3~4年期间,特别是在军事技术层面,通过部署俄罗斯版本萨德S-400等,几乎充分做好了应对萨德的方案。随着完成这样的军事准备,中国想要恢复之前因萨德问题一度陷入僵局的对韩关系。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已经访问了朝鲜,并充分给予了朝鲜“面子”。由于萨德问题,中韩两国的关系曾被搁置了很久一段时间,如果习近平主席不在文在寅总统在任期间,也就是韩国的进步政权入主的现在访问韩国,那么两国的关系可能会渐行渐远,这将不利于两国利益。所以,此次王毅部长访问韩国,在寻求萨德问题的突破口,并且改善中韩两国关系的问题上,有着一定的意义和目的。

  其次,这次访问可以被视为在解决韩半岛无核化以及构建和平体制等对朝问题上,中国扩大影响力的的一次机会。如果在处理朝鲜的问题上,任由朝韩、朝韩美处理的话,那么会形成跳过中国的局面。而中国也认为单凭中朝关系很难解决韩半岛的核问题。所以,为了在韩半岛、东北亚构建无核化和平体制的道路上充分地发挥中国的影响力,中国也有必要获得韩国的协助。而且,这也是在韩半岛扩大中国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最后,此次访问具有应对或牵制美国这一层面上的意义。最近,美国因中美贸易摩擦而构建印度太平洋战略,为此持续地诱导韩国加入。现在韩国的保守言论以及阵营持续地压迫政府加入美国所构建的印度太平洋战略,如果这种舆论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的话,我想文在寅政府也将不得不从之。所以,在这一节点上,中国也有必要使韩国不完全转向美国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