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据文汇报报导,在中美新一轮关税战开打之际,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Tesla)上海储能超级工厂11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行投产仪式,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该项目不仅标志着特斯拉在华战略进一步深化,更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升级的重要里程碑,包括储能电池、智能装备、绿色材料等上下游企业有望加速聚集,五百亿级产业链集群亦有望形成。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初期规划年产Megapack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这相当于1万3,000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
更多特斯拉产品从中国走向世界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开工,短短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工厂开工到产品下线的整个过程,比特斯拉汽车上海超级工厂的用时缩短了3个月。在投产仪式上,上海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这是特斯拉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将有更多特斯拉的产品从中国走向世界,也标志着临港储能产业新赛道全产业布局的全面启动。特斯拉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能源产品与电动车协同,来实现我们的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庆祝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它将于本季开始产能爬坡,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
特斯拉方面负责人还指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有可能像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样,带来产业链聚集。”特斯拉预期,该公司今年能源存储产品的装机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
此前,特斯拉汽车上海超级工厂已在中国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据特斯拉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约每30秒便下线一辆整车,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公开表示,得益于上海和临港新片区的优质营商环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超过95%的产业链本土化率。
推动储能产业链聚集 上下游协同发展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特斯拉在上海建设储能工厂,不仅基于双方已有的成功合作经验,更看重当地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优势。电力的生产与使用节奏存在差异,储能设备作为中间介质,承担着将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储存的重要功能。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链的聚集,吸引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从技术研发到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生态。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与科技创新处处长陆瑜介绍,储能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高度的共享性,预计在未来3到5年,上海临港可能会成为一个5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级别的产业集群。此前,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以外的工厂,引入后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了临港新片区的首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打造供应商“朋友圈” 涵盖众多制造业重镇
特斯拉方面相关负责人强调,“特斯拉得以高效迅猛发展,中国供应链的参与功不可没。”据wind近期统计的一份特斯拉产业链各公司市值的一览表里,可以看到像赣锋锂业、华友钴业这些大型的能源金属企业都会供给特斯拉,热管理系统供应商三花智控也向特斯拉供货。此外,特斯拉还在长三角地区打造了一个半径约500公里、车程4小时以内的供应商“朋友圈”。这个“朋友圈”不仅涵盖了上海、苏州、南京、宁波、绍兴、南通等众多制造业重镇,还聚集了LG化学、均胜电子、旭升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
中国是世界储能主要市场。据国家能源局的资料,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同时新型储能布局灵活、建设周期短、应用场景广泛,促进打造产业集群。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据文汇报报导,在中美新一轮关税战开打之际,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Tesla)上海储能超级工厂11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行投产仪式,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该项目不仅标志着特斯拉在华战略进一步深化,更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升级的重要里程碑,包括储能电池、智能装备、绿色材料等上下游企业有望加速聚集,五百亿级产业链集群亦有望形成。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初期规划年产Megapack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这相当于1万3,000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
更多特斯拉产品从中国走向世界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开工,短短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工厂开工到产品下线的整个过程,比特斯拉汽车上海超级工厂的用时缩短了3个月。在投产仪式上,上海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这是特斯拉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将有更多特斯拉的产品从中国走向世界,也标志着临港储能产业新赛道全产业布局的全面启动。特斯拉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能源产品与电动车协同,来实现我们的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庆祝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它将于本季开始产能爬坡,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
特斯拉方面负责人还指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有可能像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样,带来产业链聚集。”特斯拉预期,该公司今年能源存储产品的装机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
此前,特斯拉汽车上海超级工厂已在中国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据特斯拉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约每30秒便下线一辆整车,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公开表示,得益于上海和临港新片区的优质营商环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超过95%的产业链本土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