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睿哲称若蔡连任北京续对台“刚刚好”手法

卜睿哲分析中国大陆对台手法三种可能的情形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2月3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知名台海问题专家卜睿哲(Richard Bush)评估,在2020年台湾大选中,如果韩国瑜胜出,北京对台可能会重启劝说手法,但不太可能因此比马英九时代更接近统一;如果蔡英文连任,北京可能延续甚至升高目前威吓与吸纳混合的“刚刚好”手法。这种手法风险较小,长期以往可能动摇台方意志。

  布鲁金斯学会2日举行“全球中国:评估中国在世界日益增长的角色”项目发布会,布鲁金斯学会东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卜睿哲在会上介绍了他为这个项目撰写的报告--“从劝说到胁迫:北京对台手法和台湾应对”。

  曾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的卜睿哲分析了北京以“一国两制”劝说台湾实现统一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他指出,一些国际因素对台湾有利。里根政府及其继任者重振了美国对台湾安全的支持;苏联的解体削弱了中国的全球战略意义和华盛顿在北京认为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小心行事的必要性。他认为,最重要原因是,台湾民主化进程为中国的统一雄心制造了障碍。

布鲁金斯学会探讨中国的全球角色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北京对台手法何去何从?卜睿哲说,理论上,北京方面可以让“一国两制”更容易被台湾接受,但没有迹象表明它会这么做。如果国民党重新掌权,它可能会重新采取“劝说”(persuation)的方式,但这么做很可能不会比马英九时代更接近于统一。若想武统,发生战争和美国干预的风险太高。“刚刚好”(恰到好处 just right)的选择是“威吓、施压和吸纳”(intimidation,pressure,cooptation)的混合。这正是北京方面对蔡英文当选的回应,风险较低。长期以往,台湾的抵抗意志可能会动摇。台湾政治分裂和不信任削弱了它应对中国大陆的能力。

  具体分析北京对台手法未来的选项时,卜睿哲指出,最不可能的选择是,北京完全放弃“一国两制”,并向台湾提供一个更宽松的条件。这基本上是一个零概率的状况。有三种选择更为合理:继续努力说服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动用武力;非暴力胁迫。

  接着卜睿哲详细分析了三种情形:第一种,重启劝说。如果在2020年1月的选举中,韩国瑜胜出,国民党重新执政,北京方面很可能会恢复渐进的、以劝说为导向的方式。但依据台湾民意和实质性分歧,以及韩国瑜在选战中的姿态,北京方面有理由质疑,韩国瑜会否比马英九更愿意推动两岸走向统一?

卜睿哲认为,对于北京而言,威吓施压吸纳是“恰如其分”的对台手法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卜睿哲认为,北京方面会坚持要求国民党新政府尽早承诺开始政治对话。这将立即让韩国瑜陷入困境,因为公众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支持度低,双方还没有为会谈建立一个共同的框架。他指出,台湾的政治现实表明,北京方面对国民党政府抱有的期待会受限。“温和说服”及可能的经济激励,不太可能产生北京方面希望看到的政治结果。

  第二种,动用武力。卜睿哲指出,《反分裂国家法》是北京对台动武的依据,但《反分裂国家法》中对于动武条件定义的模糊性,被北京作为一种战略模糊性。北京的决策过程还产生了人们对其意图的不确定性,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决定台湾何时越过动武红线。北京的决策者和领导人倾向于对可能影响其根本利益的趋势做出最坏的判断,从而更可能夸大台湾或美国“尖锐”举动的影响。终究,若中国高层领导人认为台湾走得太远,那么《反分裂国家法》中的模糊措辞和台湾的实际情况都无关紧要。

  很多人认为2049年是中国实现统一的最后期限,但卜睿哲的解读是,中国领导人实际上很小心,不把看似含蓄的东西说得很明白。这很有道理。提出一个严格的最后期限可能会导致台湾和美国采取破坏北京对台目标的行动。不公开设定统一的目标日期,可以避免在指定的时间到来时,台湾仍在“祖国的怀抱”之外,而不得不采取行动的风险。

  与其猜测最后期限,卜睿哲认为,更好的办法是判断中国领导人是否意识到,实现统一目标的大门“正在打开、关闭或停滞不前”?如果判断台湾的大门正在关闭,例如台湾领导人极力迈向“法理台独”,势必采取相应行动。如果北京相信统一的长期趋势是有利的,大门依然敞开,相信瓜熟蒂落,耐心就是有道理的。

  卜睿哲对于习近平2019年1月对台讲话的判断是,总得说,中国政府并不认为统一的大门关闭,耐心是合理的和必要的。中国领导人没有改变统一目标和“一国两制”方案,其言论没有流露出危机感或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

  卜睿哲指出,每次台湾选举,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都将为调整北京方面处理台湾问题的信心树立里程碑。国民党若在2020年大选中获胜将增强北京的信心,北京方面可能会容忍蔡英文以微弱优势获胜。如果蔡英文2020年连任,下一代民进党领导人2024年继续胜出,这将是最可能让中国领导人感到震惊的中期情形。这将表明台湾民意支持民进党的根本转变,意味着统一之门正在关闭。

  对于中国领导人说两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表态,卜睿哲的解读是,这个问题拖得时间越长,对中国来说,和平分离的问题就会越严重。从2028年台湾大选开始,每一届没有朝统一迈出重大步伐的台湾新政府,都会让北京方面怀疑统一会否发生。香港离“一国两制”50年的期限越近,中国大陆就会有更多的人感到,不仅仅需要依靠具有台湾特色的战略耐心。

  第三种,混合手法。卜睿哲指出,鉴于风险与回报的评估,对台湾进行长期的威吓、施压和拉拢选民,对于北京来说似乎是一个更理想的策略。

  卜睿哲预期,如果蔡英文连任,北京会继续2016年以来的惩罚,甚至可能升级。他也提到“吸纳”措施的复杂性,认为台湾企业是否继续西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陆的营商环境;而台湾年轻人将从大陆获得好处,但仍维持对台湾的认同。

  最后卜睿哲谈到台湾和美国应对与北京采取中间选项的关系。他表示,虽然在如何应对对岸挑战方面,民进党和国民党存在巨大分歧,但在一个问题上,台湾内部有广泛的共识,那就是美国的重要性。国民党和民进党竞争的是谁能更好地处理与华盛顿的关系。

  卜睿哲表示,北京方面指责美国通过安全承诺和对台军售来阻止统一和鼓励分裂主义。历届美国政府都支持台湾,但特朗普政府在外交和安全领域改善与台北关系的举措,确实创造了台湾可能被拉入美中战略竞争的可能性,这是不明智,也是不必要的。威吓可能是北京削弱美国对台支持效果的更好方法,因为华盛顿更难反击。

  卜睿哲指出,台湾政治体系的失灵,使得北京方面的恐吓、施压和选择性拉拢政策更加合理。它瞄准了台湾最严重的弱点——公众对未来缺乏自信。北京透过展示台湾经济依赖大陆,台湾在国际社会更孤立,面对解放军的脆弱性,美国的不可靠性等方式,让选民觉得台湾没有希望。他说,“温水煮青蛙”的寓言不是北京方面的本意,但很可能适用于台湾。

卜睿哲分析中国大陆对台手法三种可能的情形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2月3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知名台海问题专家卜睿哲(Richard Bush)评估,在2020年台湾大选中,如果韩国瑜胜出,北京对台可能会重启劝说手法,但不太可能因此比马英九时代更接近统一;如果蔡英文连任,北京可能延续甚至升高目前威吓与吸纳混合的“刚刚好”手法。这种手法风险较小,长期以往可能动摇台方意志。

  布鲁金斯学会2日举行“全球中国:评估中国在世界日益增长的角色”项目发布会,布鲁金斯学会东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卜睿哲在会上介绍了他为这个项目撰写的报告--“从劝说到胁迫:北京对台手法和台湾应对”。

  曾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的卜睿哲分析了北京以“一国两制”劝说台湾实现统一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他指出,一些国际因素对台湾有利。里根政府及其继任者重振了美国对台湾安全的支持;苏联的解体削弱了中国的全球战略意义和华盛顿在北京认为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小心行事的必要性。他认为,最重要原因是,台湾民主化进程为中国的统一雄心制造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