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概念”创意甜品渐受中国年轻人青睐
“消费者在选择奶茶时,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标明成分、低糖低脂的产品。”吉林长春美食街一家甜品店负责人刘亦涵说,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注重健康成分的添加。例如,采用无糖豆浆、燕麦奶等制作的奶茶,受到追求健康饮食的年轻人欢迎。
新华社报导,近日,一款新式甜品“药膳冰淇淋”在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地出现,并迅速在社交平台走红。“很有创意”“不苦、微甜”……不少消费者在打卡时说。
“药膳月饼”走俏今年中秋消费市场。多地中医院和药企纷纷推出中药月饼,以枸杞、党参、茯苓等中药材为原料,吸引年轻消费者。“看到朋友圈里朋友们都在晒,觉得挺有趣,既能过节,又能养生。”从山东一家中医院买到药膳月饼的李茗说。
年轻消费者热衷于选择“养生属性”甜品,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推出功能性食品的概念。业内认为,它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商家借助文化元素与消费者进行情感连接的方式。
是真养生,还是搞噱头?养生系甜品的功效仍存争议。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心得表示,甜品口味并不适合大众,更质疑其实际保健效果。
“从市场角度看,噱头型产品往往只能在短期内掀起一波热潮,消费者尝鲜之后,能否留下忠实顾客才是关键。”吉林省延边绿天饮食文化研究院负责人李美善说,“主打养生的食品成功与否,取决于它在味道、营养和文化认同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
专家表示,消费者要理性对待“功能性食品”。“中医和传统文化走进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现象,但中药的养生作用要根据个体体质和需求进行调配,并不能通过单一食物实现保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刘扬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