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中国一部分 陆恭蕙吁港人就此寻和解
中评社华盛顿11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在香港局势升级之际,正在美国访问的香港知名社会活动人士陆恭蕙呼吁,香港社会各界别、各阶层、各世代应当尽速展开对话和讨论,藉此寻求就“香港是中国一部分”达成和解。她希望港人不要抱持北京会抛弃香港的想法,也希望外国谈论香港事务要克制,终究香港问题要由香港人自己与中国内地来解决。
前香港立法局议员、前香港环保局副局长陆恭蕙(Christine Loh)21日在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就香港局势及其未来与美国知名专家卜睿哲展开对谈,在香港局势逐渐升级,美国国会通过立法介入香港事务之时,由香港知名人士谈香港,引起美国学界的兴趣。
陆恭蕙分三个阶段回顾了香港事态至今的发展,从一开始香港政府没能快速有效回应市民由修例引发的不满;到抗议方式逐渐走向激进,抗议者试图通过激烈行动招来世界关注;再到最近抗议暴力化,理工大学成为“战区”,令人痛心。
分析各方的失误时,陆恭蕙认为,从抗议者来说,本应早点宣布胜利,更具策略性地寻找机会与政府展开谈判,但他们没有。他们不愿意被归类于骚乱,但明显现在确有骚乱活动。他们没有领导,无人负责,确是一个问题。
陆恭蕙指出,即便是那些同情反修例和要求选举改革的人,很难说他们支持破坏公物和暴力,香港普通民众与抗议者的紧张关系在提升。香港社会出现空前分化和极化,甚至同一家庭、同一公司的成员都因为这场运动而反目。抗议者砸毁不少中资公司,这不是在香港应当看到的事情。
陆恭蕙认为,香港的精英,没有发挥稳定社会、弥合分裂的领导作用。有些商界人士支持和平对话,但又不愿意出头发声,生怕自己公司也被砸。她希望香港的社会精英们不管蓝的、黄的,危机当前,应当跨越分歧,发挥领导作用。尤其是即将到来的香港区议会选举的当选者,更要为香港的和解发挥领导作用。
陆恭蕙提到,北京方面责怪香港人为什么只谈两制,不谈一国,但是关于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深入讨论尚未进行。
对于此次局势演变甚于2014年占中运动的缘由,陆恭蕙分析,过去几年,香港人更加政治化,受挫感更深,却没能就“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达成和解展开讨论,中国崛起及其与美国贸易摩擦也都对香港人在压力之下,对未来的迷惘产生了影响。
陆恭蕙指出,现在有许多人在谈论,北京对香港是如此厌倦,所以要大力发展上海、深圳,让香港自己沉沦。她说,“我不赞成这种论调”,因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显然也希望香港能够成功。如果香港能促进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为什么不尽量利用呢?“我不觉得北京有意毁掉香港”。香港与内地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内地是很有用的,资本自由流动、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的作用对内地仍然重要,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重大变化。商业金融需要良善治理与法治,中国应当给国际社会以信心--能够依靠香港的法治。
陆恭蕙希望,香港人不应当认为北京要把东西都从香港拿走,给人感觉似乎北京不再想要一国两制,要走向一国一制。她指出,年轻人不知道2047年后香港会怎么样,正应当就此展开讨论,包括深圳也可以讨论2047年时怎么样,到时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是怎么样的?而现在已有大湾区的讨论。
“如果你的思维一直局限于北京要扼杀香港,而不是重新想象未来,未来就会很灰暗;如果我们相信香港能够在一个国家之内施加和突显自己的作用,讨论我们想要看到什么样的未来,那就会有光明得多的未来。”陆恭蕙如是说道。
在与卜睿哲对谈中,陆恭蕙再三呼吁香港各界、各阶层展开对话和讨论,尤其是当局势开始趋于冷静时,各方应当抓住机会开始谈。应当通过对话和讨论告诉抗议者,有暴力的替代方式,大学校园成为“战区”非常伤人。要疗愈人心有大量艰巨工作要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倾听和对话开始,重建关系,重建信任。
中评社记者在会后采访时问:民调显示,香港有八成年轻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北京中央政府在经历此次风波后一定更注重一国两制中的一国,那么你强调的对话基础何在?
陆恭蕙表示,如果完全聚焦于硬政治,很难将年轻人带进来。应当以一种更舒服的方式,更好的是在非政府组织引导下进行对话,让不同世代的人敞开心扉,谈他们的感受,这样才会有真情流露,他们表达的关切也更能被北京听见。
她也认为,不要以法律和规则的方式让人们表达爱国,可以让人们在自然的对话中谈自己对国家的感受。他们即便有不满也未必代表不爱国,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拒绝中国的一切。许多事情是透过历史世代传承的,这是感动人的东西;也允许其他人在讨论中将爱国的东西拿出来分享。通过自由宽松的对话和讨论,逐渐就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达成香港人的和解。
对于美国国会刚通过的香港法案是否有助益?陆恭蕙指出,香港美国商会刚发表声明表示没助益,会影响美国在香港的商业利益。她认为,如果说1992年的香港政策法对提振香港人信心有助益的话,现在的循环反覆会被视为是没有助益的。
陆恭蕙在会上对美国人表示,希望外国政府和组织在谈香港问题时能够保持克制,就事论事,并且考虑本质上要由香港人民自己来解决当地的问题,也是由香港人民与中国内地来实现他们就香港未来想达到的目标。
中评社华盛顿11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在香港局势升级之际,正在美国访问的香港知名社会活动人士陆恭蕙呼吁,香港社会各界别、各阶层、各世代应当尽速展开对话和讨论,藉此寻求就“香港是中国一部分”达成和解。她希望港人不要抱持北京会抛弃香港的想法,也希望外国谈论香港事务要克制,终究香港问题要由香港人自己与中国内地来解决。
前香港立法局议员、前香港环保局副局长陆恭蕙(Christine Loh)21日在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就香港局势及其未来与美国知名专家卜睿哲展开对谈,在香港局势逐渐升级,美国国会通过立法介入香港事务之时,由香港知名人士谈香港,引起美国学界的兴趣。
陆恭蕙分三个阶段回顾了香港事态至今的发展,从一开始香港政府没能快速有效回应市民由修例引发的不满;到抗议方式逐渐走向激进,抗议者试图通过激烈行动招来世界关注;再到最近抗议暴力化,理工大学成为“战区”,令人痛心。
分析各方的失误时,陆恭蕙认为,从抗议者来说,本应早点宣布胜利,更具策略性地寻找机会与政府展开谈判,但他们没有。他们不愿意被归类于骚乱,但明显现在确有骚乱活动。他们没有领导,无人负责,确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