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分析:从惠台26条看大陆对台政策方向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张爽)2019年两岸关系经历颇多起伏变化,从年初遭到民进党抹黑、抵制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到被蔡英文频频利用的香港“反修例”事件,再加上美国不断提升与台湾的关系,大陆官方定调这一年的两岸关系“严峻复杂”。临近岁末,大陆重磅推出“惠台26条”措施,可从中一窥在当前两岸关系背景下,大陆对台政策的方向。
第一,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不变。惠台26条措施中,有13条涉及为台企提供同等待遇,还有13条覆盖面更广,直接针对普通的台湾民众。大到为海外台湾同胞提供领事保护、为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小到台胞可使用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交通运输新业态、为台胞提供大陆移动电话的资费优惠等,这13条措施可谓面面俱到,每一条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能为每一位具体的台胞个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电话的资费优惠,这事看起来虽小,但产生的心理效应却不小。在互联网时代,来大陆的台胞第一件事往往就是买电话卡、手机上网,一面要给台湾的家人报平安,一面也是适应大陆生活所必须——大陆琳琅满目的手机APP能带来愉快、便捷的生活体验。一旦学会了用手机点外卖、网购、看视频,台胞就可以快速、无缝地融入大陆的生活,体验在大陆生活的方便、快捷,对大陆的认可度也会直线上升。
笔者近年在采访中,多次听到台胞希望更便利地使用大陆移动通讯服务的呼声。本次在惠台措施中推出“试点在福建对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使用大陆移动电话业务给予资费优惠”,相信是大陆方面悉心听取了多位台胞意见并论证可行性后出台的措施。
大陆毫不吝啬地将刚刚出现的热点产业、处于技术前沿、盈利前景好的“蓝海”与台企分享,正是把台湾同胞当做自家人的一片诚心。
惠台31条出台近两年,民进党当局从未停止其进行抹黑,大陆无视这些小动作,保持战略定力,直道而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台湾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的现实需求出发,继续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生活、工作、创新创业提供同等待遇,惠台26条的出炉,则更加表明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方向。
无论两岸关系如何风云变幻,大陆一如既往地尊重、关爱、团结和依靠台湾同胞,身体力行地增进相互理解,拉近心理距离,实现心灵契合。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张爽)2019年两岸关系经历颇多起伏变化,从年初遭到民进党抹黑、抵制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到被蔡英文频频利用的香港“反修例”事件,再加上美国不断提升与台湾的关系,大陆官方定调这一年的两岸关系“严峻复杂”。临近岁末,大陆重磅推出“惠台26条”措施,可从中一窥在当前两岸关系背景下,大陆对台政策的方向。
第一,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不变。惠台26条措施中,有13条涉及为台企提供同等待遇,还有13条覆盖面更广,直接针对普通的台湾民众。大到为海外台湾同胞提供领事保护、为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小到台胞可使用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交通运输新业态、为台胞提供大陆移动电话的资费优惠等,这13条措施可谓面面俱到,每一条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能为每一位具体的台胞个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电话的资费优惠,这事看起来虽小,但产生的心理效应却不小。在互联网时代,来大陆的台胞第一件事往往就是买电话卡、手机上网,一面要给台湾的家人报平安,一面也是适应大陆生活所必须——大陆琳琅满目的手机APP能带来愉快、便捷的生活体验。一旦学会了用手机点外卖、网购、看视频,台胞就可以快速、无缝地融入大陆的生活,体验在大陆生活的方便、快捷,对大陆的认可度也会直线上升。
笔者近年在采访中,多次听到台胞希望更便利地使用大陆移动通讯服务的呼声。本次在惠台措施中推出“试点在福建对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使用大陆移动电话业务给予资费优惠”,相信是大陆方面悉心听取了多位台胞意见并论证可行性后出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