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接力述真相
中评社北京8月16日电/据大公报报导,2024年8月15日是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的日子,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天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和青少年学生代表出席。大公报记者发现,在《大公报》报导日本投降经典版面前方,“日本投降矣!”五个字成为全场焦点,参观者伫立凝视,神情肃穆。
1945年8月15日,誓言决不在日军铁蹄下出版而六迁馆址的《大公报》,用特意赶制的“日本投降矣!”五个超大字号标题,向全国人民宣告这一重大消息。勿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活动现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曾外孙李玉瀚说:“历史惨痛决不能忘记,作为幸存者后代,我有责任义务去肩负起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重任。”
重温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100多幅历史照片和2800多件珍贵文物,再现中华儿女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程。
聆听抗战故事 回顾峥嵘岁月
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通化东北抗联文化馆、长治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人们参观展陈,缅怀革命先烈和不幸遇难的同胞,厚植爱国情怀。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聆听先烈们英勇杀敌的抗战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8月15日前夕,黑龙江省鹤岗市很多市民自发来到梧桐河抗联纪念馆,参观抗战历史遗物,回忆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学生家长宋璨说:“在暑假期间,我带领孩子来共同参观这个抗联纪念馆,瞭解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让孩子培养爱国情怀,学习抗联战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对于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5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在纪念馆“三个必胜”展厅“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会场”场景复原处举行,这里按照1:1的比例复原了当年南京举行受降仪式的地点─中央陆军总部大礼堂外景。礼堂前采用阵列呈现的手法,立体化显示了891字的《降书》,全方位展现重要的历史时刻。上方悬挂着当时来南京参加受降仪式的47个盟国的旗帜,周边展出了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以及穿着军服列队投降的日军官兵塑像。
在全体人员观看重现日本投降历史的《受降倒计时》影片后,南京市鼓楼实验小学青少年代表陈子涵朗诵宣讲了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役─高邮战役的故事。“今天站在这里宣讲,我看到了祖国过去的苦难,更加懂得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历史责任和担当。同时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如今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再也不会受到外敌欺辱。我们应该勿忘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以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按手印表心迹 牢记历史传播真相
“648个鲜红的手印,喷涌着老兵们奔腾的热血……”南京科睿小学青少年代表章若初朗诵宣讲《抗战老兵手印》。她说:“我们的国家从贫穷到强盛,一路走来,是很多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传承好抗战精神,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曾外孙李玉瀚也来到活动现场,参加诵读活动。他从小就听曾外祖母夏淑琴讲述家族故事,并加入了纪念馆志愿者队伍,向越来越多的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
2014年。纪念馆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2022年8月15日,李玉瀚正式从夏淑琴的手中接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是首批13名传承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刚满12周岁。“历史惨痛决不能忘记,作为幸存者后代,我有责任义务去肩负起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重任。”李玉瀚表示,作为青少年一代,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同时,还应该牢记历史教训,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活动尾声,全体人员来到尾厅的抗战老兵手印墙前,在代表胜利的巨幅“V”字形主题展板上按下了各自的手印并签名。这些手印共同汇集成一幅大型的“V”字形,勉励大家弘扬抗战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中评社北京8月16日电/据大公报报导,2024年8月15日是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的日子,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天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和青少年学生代表出席。大公报记者发现,在《大公报》报导日本投降经典版面前方,“日本投降矣!”五个字成为全场焦点,参观者伫立凝视,神情肃穆。
1945年8月15日,誓言决不在日军铁蹄下出版而六迁馆址的《大公报》,用特意赶制的“日本投降矣!”五个超大字号标题,向全国人民宣告这一重大消息。勿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活动现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曾外孙李玉瀚说:“历史惨痛决不能忘记,作为幸存者后代,我有责任义务去肩负起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重任。”
重温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100多幅历史照片和2800多件珍贵文物,再现中华儿女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