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千万新农人 田野创业试身手
不少别人眼中的“落跑白领”,透过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带货进行电商营销,成为创业有成的新农人,将特色产品卖遍全国,书写了田间地头新故事。近日,记者深入农村,走访记录新农人的苦与乐。\大公报记者 谭旻煦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二十大后发布的第2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继续发出重农强农信号,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近年来,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进村入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目前,内地累计培育900多万人次高素质农民。一批批高素质农民积极拥抱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为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规划,到2025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要超过1500万人。
前北漂:乡村是创业新战场
新农人拥有更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善于运用电商与冷链物流,懂得把村民组织起来合力创业。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模式,越来越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拉动农村经济,实现农产品畅销和乡村规模经济的共同发展。今年一季度,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96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2965元,经营净收入达到2049元。这些成绩表明,乡村振兴取得了显着成效,新农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汪义治,一位28岁的前北漂青年,去年带着创业梦想回到家乡云南昭通。今年,他继续扩种白芨基地。汪义治说:“在我看来,到城里打工为大多数人提供了很好发展机会,而如果真的有心回乡创业,这里也将是弄潮儿的新战场”。
2017年,汪义治大学毕业后前往北京,进入教育培训行业,从基层员工做到管理者,工作一路风生水起。对于回家种田的原因,他告诉大公报,自己一直有很明确的创业目标。在他开始思考未来发展时,他坚信一个原则:“国家鼓励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当他发现越来越多的政策指向鼓励“回家种田”、“乡村振兴”,小汪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2023年2月,他从北京回到昭通,开启立足家乡的创业之旅。汪义治和伙伴在昭通成立农业咨询公司,为当地各中小型企业、农村合作社、返乡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他发现这个市场有需求,却很少有人愿意为此花钱。于是,他调整方向,决定真正回归到田间地头。
今年3月,汪义治在视频账号发了一条视频感慨地说:“干农业真的是惊心动魄啊!”在他身后,是去年十月份种下的200亩中药材白芨,“如果今年发芽率不理想的话,我恐怕是要收拾行李回城里打工去了”。还好,从今年情况来看,白芨发芽率达到了95%。由于白芨种植周期需要三到四年,今年发芽的白芨还没能产生效益。汪义治说,若按照2023年市场价25元/千克计算,到2026年仅白芨种植收入就可达到10万元左右。白芨是传统中药,乾燥茎块可入药,具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还可用于美白化妆品,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可观。
不少别人眼中的“落跑白领”,透过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带货进行电商营销,成为创业有成的新农人,将特色产品卖遍全国,书写了田间地头新故事。近日,记者深入农村,走访记录新农人的苦与乐。\大公报记者 谭旻煦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二十大后发布的第2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继续发出重农强农信号,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近年来,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进村入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目前,内地累计培育900多万人次高素质农民。一批批高素质农民积极拥抱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为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规划,到2025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要超过1500万人。
前北漂:乡村是创业新战场
新农人拥有更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善于运用电商与冷链物流,懂得把村民组织起来合力创业。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模式,越来越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拉动农村经济,实现农产品畅销和乡村规模经济的共同发展。今年一季度,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96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2965元,经营净收入达到2049元。这些成绩表明,乡村振兴取得了显着成效,新农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汪义治,一位28岁的前北漂青年,去年带着创业梦想回到家乡云南昭通。今年,他继续扩种白芨基地。汪义治说:“在我看来,到城里打工为大多数人提供了很好发展机会,而如果真的有心回乡创业,这里也将是弄潮儿的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