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官答中评:习近平重视人文外交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徐梦溪)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鲁培新11日对中评社表示,现在的元首外交比过去更加亲切。同时,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特别重视人文外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元首外交和人文外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培新11日受邀出席第二届 “外交礼宾礼仪”研讨会暨《从理论到实践——外交礼宾礼仪研究》新书发布会,会上谈及习近平的元首外交和人文外交,并在会后接受中评社采访。
鲁培新认为,元首外交和人文外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的最高形态,有着其他交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
他对中评社说:“元首外交现在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亲切。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杭州,习近平主席在与其他元首交谈时,都有促膝谈心的感觉,给人一种平等的印象,这也是普京说习近平主席平易近人的原因。他继承了周恩来的外交风格。”
在会议上,鲁培新谈到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感受时说,外交一词听起来很官方、很严肃,机械枯燥无味,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是很灵活,很富有人情味的,需要丰富的人文内容。通过交往建立深厚的友谊和感情,有助于外交难题的解决。
鲁培新回顾了十八大后中国开展元首外交的实践,重点提到中俄、中印、中美两国元首的互访和会晤。
十八大后,中俄两国元首的友好交往被传为佳话。鲁培新指出,习近平和普京建立了亲密的工作关系,结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共八次访问俄罗斯,同普京总统会见31次,他们一起乘高铁,看冰球,摊煎饼,游览涅瓦河,通过一次次亲密互动和坦诚交流写下了中国元首友好交往的佳话。
其中很多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今年6月15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亚信杜尚别峰会期间,普京总统专程从莫斯科空运来蛋糕和冰激凌,到习近平主席下榻处祝贺生日,精心制作的蛋糕上用中文写着“六六大顺”表示美好祝愿。然而这并非中俄元首第一次共同庆贺生日,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期间,习近平主席专程去普京总统下榻处为他祝贺生日,普京总统表示当了这么多年总统,出访这么多次,也曾在国外赶上生日,但从来没有一个被访问国给我过生日,习近平主席在这时候给我过生日,我深受感动。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之间的亲密互动和深厚友谊是高水平中俄关系的生动写照,是中俄关系的宝贵财富。除元首交往外,中俄两国在人文外交上也有突出表现,如两国开创了国家年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旅旅游年等大型人文主题的活动,汉语入选了俄罗斯高考的外语科目等。
中美领导人互动也十分精彩。鲁培新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为让奥巴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清楚的了解,习近平主席特别邀请他在中南海瀛台用餐,并给他讲述了中国近代和现代史,帮助他对中国有全面正确的认知。特朗普2017年首次访华时,习近平在故宫给特朗普上了一堂中国传统文化课。他透露,为做好此次接待,习近平主席和彭丽媛同志曾两次到故宫,亲自为特朗普的参观打前站。他们除参观故宫外,还参观了大戏台,欣赏京剧片段,观看着制作景泰蓝以及修补古画的故宫文物医院,给特朗普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鲁培新对习近平开展的元首外交进行了梳理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设计师,身体力行,亲自谋划和推进了精彩纷呈的元首外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共出访38次,到访70个国家。其中,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出访四次,访问15个国家;2014年出访七次,访问18个国家;2015年出访八次,访问14个国家;2016年出访五次,访问14个国家;2017年出访五次,到访八个国家。其中2015年11月和2019年6月被外界称为繁忙的外交月,这两个月里,习近平分别出访四次,创造了单月出访之最。
他最后在谈到习近平最近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文章时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反覆强调文明是多彩的,平等包容的,应该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等。他看到,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特别是重视人文外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鲁培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开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对外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国外交活跃精彩纷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习近平也继承、发扬和创新了老一代国家领导人重视元首外交和人文外交的优良传统。
作为前礼宾司司长,他强调,这种背景下,礼宾也要与时俱进,包括会谈形式的变化、用餐形式的变化等,都要随着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礼宾的内容不能原地不动,一定要前进。礼宾工作平时不显眼,但是有其重要性,会在关键时候起到重要作用。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徐梦溪)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鲁培新11日对中评社表示,现在的元首外交比过去更加亲切。同时,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特别重视人文外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元首外交和人文外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培新11日受邀出席第二届 “外交礼宾礼仪”研讨会暨《从理论到实践——外交礼宾礼仪研究》新书发布会,会上谈及习近平的元首外交和人文外交,并在会后接受中评社采访。
鲁培新认为,元首外交和人文外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的最高形态,有着其他交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
他对中评社说:“元首外交现在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亲切。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杭州,习近平主席在与其他元首交谈时,都有促膝谈心的感觉,给人一种平等的印象,这也是普京说习近平主席平易近人的原因。他继承了周恩来的外交风格。”
在会议上,鲁培新谈到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感受时说,外交一词听起来很官方、很严肃,机械枯燥无味,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是很灵活,很富有人情味的,需要丰富的人文内容。通过交往建立深厚的友谊和感情,有助于外交难题的解决。
鲁培新回顾了十八大后中国开展元首外交的实践,重点提到中俄、中印、中美两国元首的互访和会晤。
十八大后,中俄两国元首的友好交往被传为佳话。鲁培新指出,习近平和普京建立了亲密的工作关系,结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共八次访问俄罗斯,同普京总统会见31次,他们一起乘高铁,看冰球,摊煎饼,游览涅瓦河,通过一次次亲密互动和坦诚交流写下了中国元首友好交往的佳话。
其中很多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今年6月15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亚信杜尚别峰会期间,普京总统专程从莫斯科空运来蛋糕和冰激凌,到习近平主席下榻处祝贺生日,精心制作的蛋糕上用中文写着“六六大顺”表示美好祝愿。然而这并非中俄元首第一次共同庆贺生日,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期间,习近平主席专程去普京总统下榻处为他祝贺生日,普京总统表示当了这么多年总统,出访这么多次,也曾在国外赶上生日,但从来没有一个被访问国给我过生日,习近平主席在这时候给我过生日,我深受感动。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之间的亲密互动和深厚友谊是高水平中俄关系的生动写照,是中俄关系的宝贵财富。除元首交往外,中俄两国在人文外交上也有突出表现,如两国开创了国家年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旅旅游年等大型人文主题的活动,汉语入选了俄罗斯高考的外语科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