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岭:未来四个月台湾政局的三个观察点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日前在第四届两岸关系天府论坛上谈到了未来四个月台湾政局的三个观察点,分别是:岛内政治势力对香港反修例事件的政治消费、岛内选举主轴到底是“爱台湾&卖台湾”还是“庶民&权贵”、柯文哲、郭台铭等是否参选。
  
  朱松岭说,距离2020年台湾“二合一”选举仅有不到四个半月的时间了,岛内的政权争夺战又将逐步白热化。由于民进党执政不利,不敢打经济民生牌,必然会打两岸牌,操弄两岸牌,两岸关系也就必然受到影响甚至冲击。距离选举越近,形势越复杂,突发事件越多,就愈加难以判断走势。但是,就目前的台湾政局、涉台外部因素及香港反修例事件的影响等方面看,未来有三个重要的观察点非常值得重视:

  一、岛内政治势力对香港反修例事件的政治消费

  朱松岭说,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香港计划在6月12日将修例草案直接提交立法会如期二读,民进党2020年党内初选的结果6月13日出炉。就在蔡英文与赖清德民调争夺战走向白热化之时,6月9日下午,香港爆发了大规模的反修例运动,自此,原本不占优势,甚至还在劣势的蔡英文话锋一转,立即将议题引向意识形态问题,并将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与中国大陆的东方阵营对立起来,把美台意识形态的一体性,港澳在民主自由上的同质性表达出来,蔡英文的民调飙升。6月13日中午12点30分,民进党主席卓荣泰、秘书长罗文嘉共同召开记者会,宣布民进党2020初选民意调查结果。在所有电话当中,蔡英文的35.6768%比赖清德的27.4843%高出8个百分点。现场,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宣布,蔡英文胜出这一次的初选。民进党及其当局食髓知味,在香港反修例问题上不依不饶,仅就舆论引导来看,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民进党主席卓荣泰、民进党秘书长罗文嘉几乎每周都会发表煽风点火的言论,民进党发言人更是频繁对香港反修例问题说三道四,甚至有些话语不乏下指导棋的意味。与此同时,美国的主流媒体对香港反修例问题的大幅度报道,西方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反修例问题的大幅报道纷纷扰扰,持续不断。民进党这个政党擅长选举,擅长制造议题引领议题,擅长制造突发事件,败中取胜、死里求生,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进行歪曲解读、恶意宣传就是其重要一例。对香港修例事件的进一步操作、引导和利用就是民进党系列行为的延伸。   朱松岭表示,香港反修例事件,从6月9日至今,已经延烧两个多月。进入9月,香港的大中小学都要开学,如果“罢课”行为开始,“三罢”之风再起,特区政府稍作处理,就延续到10月1日七十年国庆,再稍作炒作,就到了10月11日。这时,距离选举还有三个整月,这一时期的民调对选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更何况,9月28日,是民进党的党庆日,民进党已经做了准备,很有可能在此时审时度势推出其新的决议文,借机定位其选举主轴,为进一步拉升其民调做准备。民进党及其当局为了维持民调不坠,继续操作香港修例事件几乎是其必然的选择。

  他指出,在民进党及其当局操弄和利用香港修例事件时,要特别注意美国国会的动静。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前美国国会的部分议员聚焦香港修例事件,不排除台湾方面及涉台外部因素积极拱火,进一步激化香港问题的矛盾,届时中央不得不应特区行政长官的请求,按《驻军法》第4条规定,特区政府必要时可请求中央人民政府派出驻港部队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治灾害。或者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8条,全国人大决定在香港实施紧急状态。这样,尽管香港的局势得到全面控制,但是香港问题就可能被美国国会某些议员上升到一定高度,通过所谓香港问题议案,用法律手段进一步粗暴干涉内政。如果美国走到这一步,台湾当局不免挺胸凸肚,在香港问题上颐指气使,甚至在“立法院”下一个会议借机通过明显具有“一边一国”和“两国论”意涵的“难民法”,把“两岸两国”做实,把“法理台独”做足。选举过程中,既能炒作议题迎合美国、迎合选民、迎合香港的部分悲情,又能把“法理台独”的目标全力推进,还可以逼迫蓝营对手在两岸问题、“一国两制”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上表态,进一步制造两岸对立,使得选举形势朝向有利于民进党的方向去发展。

  二、岛内选举主轴到底是“爱台湾&卖台湾”还是“庶民&权贵”

  朱松岭表示,竞选各方都希望自己制定的选举主轴能够从蓝图变成现实,各方依赖的选战资源不同,主轴就自然不同。各方选战策略实施过程同时也是选举主轴的角逐。针对两大主要阵营,民进党要打的是“统独之战”2.0版本,国民党要打的是“庶民与权贵”的斗争。具体选战中,到底哪一个能够成真,将极大影响2020年的选举结果。

  他说,从习总书记“1·2重要讲话”之后,民进党就认为捡到了枪,认为找到了操弄的空间,找到了选举的主轴,之后,这一选举主轴不断明确、不断细化,围绕着其主轴,不断制造事端,不断挑战底限,不断凝聚选民。面对2020年选举,民进党布局的首要目标是民进党基本教义派归队。“两岸议题”是凸显民进党与国民党最大差异的议题,也是回避民进党执政政绩,回到民进党选举的提款机,是民进党擅长的统独议题的关键,只要激起统独对立,就可以激发选民情绪,就可以加热选情。果然,先是蔡英文发表针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了系统的反制方针,提出了所谓“四个必须、三道防护网”。之后,这一讲话通过所谓“国安会”等开始落实。他们通过立法手段、行政司法手段以及其他手段打压岛内统派,镇压所谓“红媒”,并在香港问题上动脑筋。他们不仅操弄岛内议题和香港议题,而且把论述扩大到全球意识形态斗争的高度。民进党主席卓荣泰明确讲:台湾是民主的前线,美国则是民主的大本营,台湾必须和世界民主阵营站在一起。他还代表民进党称,民进党要一方面看到香港一国两制的彻底失败,激起百万民众反送中条例,香港民众不分背景共同反对,也激励了在台湾的民众起身反对红媒;另外也要在努力发展经济,壮大台湾的同时,推进台湾的国际空间。在科技日新月异,当年民进党擅打的“统独”之战,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红与反红”之战,已是“统独”之战的2.0版。   朱松岭认为,反观国民党,内部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韩国瑜阵营的立意从参选之初就卓尔不群,甚至开始与党中央划定路线,保持距离。从韩国瑜美国返台后的声明不难看出,韩国瑜的初选之路和竞选之路确定的主轴就是“打到阎王、解放小鬼”,就是“庶民&权贵”的斗争。纵观韩国瑜的支持者,大概分为三部分:一是,深蓝,即“中华民国”的支持者。通过韩国瑜竞选高雄市长、初选的几场造势不难看出,韩国瑜的场子都是“青天白日满地红”,韩国瑜成为受“台独”打压的“中华民国”支持和拥护者的代言人。这批深蓝支持者认为,包括马英九在内的前国民党领导人为了自己的私利,都不能捍卫“中华民国”,只有韩国瑜敢说敢做、敢打敢冲,因此,对韩国瑜的支持是坚定的、激情的、不遗余力的。二是,以三大家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花莲傅崐萁派系、台中颜清标派系、云林张荣味派系明确表达了这种支持,这几个派系在岛内的势力不容忽视,而且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中已经尝到了“韩流”的甜头,他们明确支持韩国瑜的态度,使得今年韩国瑜参加国民党初选有了底气,也使得靠乔事情与运营地方派系力量擅长的王金平颇显尴尬。如果韩国瑜的势头能够继续保持,地方派系在此次“二合一”的“立委”选举中定有斩获,而且,不排除他们问鼎“立法院长”的想法。这样的想法与意图肯定会使还在担任国民党主席、掌握着国民党“立委”提名权和相关人事权的吴敦义心生不快,也会让王金平心生不满,这就为蓝营内部的不团结留下了难以化解的种子。但是,韩国瑜也因此有了坚强的支持后盾,这批地方派系也有“出头天”的新目标。三是,全台湾的撸瑟(LOSER)。经过李登辉的黑金时代、陈水扁的A钱时代、马英九的“权贵时代”和蔡英文的“分化时代”之后,蒋经国时代“均贫富”的成果基本丧失殆尽。尽管台湾的人均分配还足以维持,但财政危机已经浮现,先是从反M型社会开始,到如今形成撸瑟阶层,形成韩国瑜“世上苦人多”的共鸣群体,韩国瑜在选战中赢得了撸瑟代言人的关键角色。这批撸瑟代言人,跟美国的铁锈阶层有很大类似之处,是台湾政党轮替的失意者、是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受损者、是未来看不到未来的失望者,他们迫切希望有一位领袖能代表他们推翻“权贵阶层”。这是台湾进行所谓民主改革40余年后,岛内蓝绿阵营充分利用所谓民主规则,为自己谋私利,都形成“贵族”阶层、“世袭”阶层,固化阶层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的出现,有国际的大环境,也有岛内的小环境。这批支持者,不因韩国瑜个人私德上的瑕疵而放弃支持,不因竞争者“抹黑”、“抹红”、“抹黄”而放弃对韩国瑜的支持。因此,韩国瑜的这三部分“韩粉”相对比较“铁”。最需要防守的地方派系板块。最需要拓展的是经济选民、青年选民及中间选民。毕竟,韩国瑜的高雄市长位子尚未坐温即投入地区领导人选举,在合法性上有所不足,必然引起部分民众的诟病。为此,韩国瑜就要做好相关工作,拓展票源。当然,这不影响他选举之初确立的“庶民&权贵”竞选主轴的加深、拓宽。

  朱松岭表示,民进党不希望韩国瑜的竞选主轴左右选举,国民党内传统掌权派也不见得希望这一主轴成真,以柯文哲为代表的第三势力也有自己的算盘,这就要看,未来一段时间几方如何出牌、如何用力,如何引导选举的方向了。

  三、柯文哲、郭台铭等是否参选

  朱松岭说,2020年“二合一”选举与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不同在于,2018年选举中的最大党是“讨厌民进党”,2020年选举很可能被操弄成“讨厌韩国瑜”和“讨厌民进党”两股力量的斗争。而这两股力量斗争的发展,就创造出第三势力结盟的空间。第三势力如何结盟,是否能够通过结盟左右逢源、左右搏击,创造出一片新的政治领域非常值得关注。柯文哲、郭台铭和王金平的选前、选中和选后分红,其文宣和战略规划如何做出,是否会分分合合,是否会破局甚至有新的力量加入组合等都非常值得关注。   他表示,从时间上看,有两个重要观察点。一是,9月17日。新政党提名或独立参选人申请连署需在9月13日至9月17日向“中选会”登记,缴交新台币100万元保证金。登记后起算45日内,最晚至11月2日前须至少取得约28万多份数,方能登记。柯文哲宣布成立的台湾民众党到底如何做,最迟在11月2日将有分晓。二是,11月22日。这一天是政党提名或者通过联署完成登记的最后一天。按照岛内相关规定,政党提名或者通过连署,需在11月18日至22日完成最后登记,并缴纳参选保证金1500万新台币。如果“换柱2.0版本”最终无法得逞,如果郭台铭或者王金平没有在这之前登记为独立候选人或展开联署,最后借别的政党的壳上市参选的最后一天就是11月22日。因此,无论现在舆论如何炒作,11月份将是岛内选举精彩纷呈、机关算尽的一个月,也是观察未来最终结果极为重要的一个月。
 
  朱松岭指出,以柯文哲为代表的第三势力能否在此次选举中脱颖而出值得观察。一是,柯郭王的联盟是否真正成型。二是,蓝绿选票最后是否归队,第三势力依然难以成型。三是,柯文哲参选后,到底能够获得多少“立法委员”席位。四是,台湾民众党的理念、政党类型、政党力量是否能经过此次选举后真正成型。目前看来,这些问题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变数,值得在未来几个月中全面观察。

  他表示,当然,国民党内围绕着是否团结在韩国瑜周围,是否支持洪秀柱等党内大佬冲击艰困选区等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但是,国民党的分裂对韩国瑜的选情是否能够形成冲击,形成多大的冲击,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冲击也有待于评估。国民党内未来微妙的局势变化也会影响到第三势力的整合。同样,民进党在收拾时代力量的同时,如何进行统战,如何分化瓦解第三势力也是未来值得观察的重要指标。

  朱松岭说,总之,为了因应岛内“二合一”选举,各方角力的情况还在继续。两岸关系也因民进党操弄统独,岛内选举等方面的原因趋冷,两岸的交流规格逐步降低,两岸交流的频度也大幅下降。即便如此,民进党制造两岸突发事件,美国方面进行有意无意的助力,以及民间可能突发的其他事件都有可能影响选举的结果。对这次选举可能产生的变数还需密切观察和研判。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日前在第四届两岸关系天府论坛上谈到了未来四个月台湾政局的三个观察点,分别是:岛内政治势力对香港反修例事件的政治消费、岛内选举主轴到底是“爱台湾&卖台湾”还是“庶民&权贵”、柯文哲、郭台铭等是否参选。
  
  朱松岭说,距离2020年台湾“二合一”选举仅有不到四个半月的时间了,岛内的政权争夺战又将逐步白热化。由于民进党执政不利,不敢打经济民生牌,必然会打两岸牌,操弄两岸牌,两岸关系也就必然受到影响甚至冲击。距离选举越近,形势越复杂,突发事件越多,就愈加难以判断走势。但是,就目前的台湾政局、涉台外部因素及香港反修例事件的影响等方面看,未来有三个重要的观察点非常值得重视:

  一、岛内政治势力对香港反修例事件的政治消费

  朱松岭说,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香港计划在6月12日将修例草案直接提交立法会如期二读,民进党2020年党内初选的结果6月13日出炉。就在蔡英文与赖清德民调争夺战走向白热化之时,6月9日下午,香港爆发了大规模的反修例运动,自此,原本不占优势,甚至还在劣势的蔡英文话锋一转,立即将议题引向意识形态问题,并将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与中国大陆的东方阵营对立起来,把美台意识形态的一体性,港澳在民主自由上的同质性表达出来,蔡英文的民调飙升。6月13日中午12点30分,民进党主席卓荣泰、秘书长罗文嘉共同召开记者会,宣布民进党2020初选民意调查结果。在所有电话当中,蔡英文的35.6768%比赖清德的27.4843%高出8个百分点。现场,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宣布,蔡英文胜出这一次的初选。民进党及其当局食髓知味,在香港反修例问题上不依不饶,仅就舆论引导来看,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民进党主席卓荣泰、民进党秘书长罗文嘉几乎每周都会发表煽风点火的言论,民进党发言人更是频繁对香港反修例问题说三道四,甚至有些话语不乏下指导棋的意味。与此同时,美国的主流媒体对香港反修例问题的大幅度报道,西方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反修例问题的大幅报道纷纷扰扰,持续不断。民进党这个政党擅长选举,擅长制造议题引领议题,擅长制造突发事件,败中取胜、死里求生,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进行歪曲解读、恶意宣传就是其重要一例。对香港修例事件的进一步操作、引导和利用就是民进党系列行为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