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聘职场导师 助港青逐梦湾区
根据《细则》,港澳青年,是指45周岁(含)以下、具有中国国籍的港澳居民。初创企业,是指在深圳登记注册3年内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农民合作社等。
优先招募成功创业人士
《细则》明确实施“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支持招募一批有内地职场经验和生活经历的港澳籍人士作为职场导师,为有意向在深圳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发展指导等服务。对导师选聘要求、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以及补贴标准均作出详细的规定,明确具备3年以上大湾区工作、生活经验且遵纪守法,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港澳籍人士可担任职场导师,帮助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大湾区内地城市。
“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将优先招募在大型或知名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担任重要职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从事相关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有成功经历,在业内有知名度的创业者;担任政协委员等。
同时,对按要求提供服务的职场导师,市、区人力资源部门可发放职场导师补贴,其中,对已就业学员的职业指导服务,每指导一次补贴200元,每个导师对单名学员的职业指导补贴累计不超过1000元;对接受人力资源部门邀请参加公益活动服务,补贴标准为1000元/次。
“非常荣幸能成为大湾区职场导师,将竭尽所能为港青扎根深圳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指导服务,相信随着诸多扶持政策的落地实施,会有更多港澳青年有意愿来大湾区发展。”港区深圳市政协委员、罗湖区海归协会会长张彦南表示,“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有助于拓宽信息交流朋友圈,为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搭桥”。
牵线搭桥 结识不同企业家
张彦南发现,香港青年孤身一人来深圳打拼,还是想要认识一些有相同背景和语言习惯的朋友,而社会活动会让港青们在交流中产生了归属感。于是,他创办了罗湖区海归协会,港青黄锦麟就是其中一位获益青年。张彦南常带黄锦麟走访不同的企业,帮助他结识不同领域的企业家。
张彦南表示,“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通过针对已就业学员和未就业学员,给予职业和实习两类不同的专项指导,譬如对已就业学员,会进行面对面交流辅导,主要讲述职场文化和经历,指点职业发展方向,指导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对未就业学员,就提供诸如“工作助理”等实习岗位,让学员协助导师处理工作事宜,或通过推荐岗位、撰写介绍信等形式为学员求职牵线搭桥。
根据《细则》,港澳青年,是指45周岁(含)以下、具有中国国籍的港澳居民。初创企业,是指在深圳登记注册3年内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农民合作社等。
优先招募成功创业人士
《细则》明确实施“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支持招募一批有内地职场经验和生活经历的港澳籍人士作为职场导师,为有意向在深圳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发展指导等服务。对导师选聘要求、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以及补贴标准均作出详细的规定,明确具备3年以上大湾区工作、生活经验且遵纪守法,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港澳籍人士可担任职场导师,帮助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大湾区内地城市。
“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将优先招募在大型或知名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担任重要职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从事相关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有成功经历,在业内有知名度的创业者;担任政协委员等。
同时,对按要求提供服务的职场导师,市、区人力资源部门可发放职场导师补贴,其中,对已就业学员的职业指导服务,每指导一次补贴200元,每个导师对单名学员的职业指导补贴累计不超过1000元;对接受人力资源部门邀请参加公益活动服务,补贴标准为1000元/次。
“非常荣幸能成为大湾区职场导师,将竭尽所能为港青扎根深圳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指导服务,相信随着诸多扶持政策的落地实施,会有更多港澳青年有意愿来大湾区发展。”港区深圳市政协委员、罗湖区海归协会会长张彦南表示,“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有助于拓宽信息交流朋友圈,为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