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修复师 让古钟表起死回生
钟表修复技艺是紫禁城内唯一没有间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将钟表修复师王津、亓昊楠推进大众视野中。彼时,他们是宫中仅有的两位钟表修复师。王津是故宫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人,在古钟表修复组一干就是40余年。2021年,王津退休返聘,徒弟亓昊楠作为第四代传人,开始负责钟表修复室的所有事宜。
谈及2005年大学毕业时报考故宫文物修复部门的初衷,亓昊楠说,“当时想要学习一门技艺,家人很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就选择了去故宫。被录取后,才发现只有我一个人报了钟表修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古钟表修复组只有我和师傅两个人。”
亓昊楠的本科专业是机械自动化,对古钟表修复并不了解,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根据规定,初入故宫的第一年,修复师是不允许触碰文物的。这一年,亓昊楠专攻理论知识并打下基本功。在师父王津的指导下,亓昊楠坚持反覆练习:拆装现代座钟、挂钟以熟悉机械系统,找来朋友家的老式钟表练手……通过考核后,第二年才有机会接触真正的文物。
从一言不发到悦耳动听
工作之余,亓昊楠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让宫廷钟表的魅力加速“出圈”。于是,在2019年初,在微博推广的同时,他开设抖音账号“故宫古钟表修复师”。在他看来,古钟表修复的最大魅力,就是让“死亡”的钟表恢复计时和表演功能。然而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保护文物的要求,修复好的钟表往往以静态形式展示。在这一点上,短视频优势明显,可以完美呈现水法、变对、天官赐福、仙人献寿、乐人演奏等古钟表的表演效果。他希望,借助新媒体,能让更多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有机会看到古钟表动起来的样子。
通过短视频平台,亓昊楠还结识一些钟表收藏家和研究者。“他们的知识对修复师而言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他说,在线上交流切磋的同时,不少藏家还会拿出他们引以为豪的藏品,供其展示。澳门钟表博物馆馆长方荣毅,就常把自己收藏的钟表制作成视频发给他。亓昊楠很乐意转发分享,让更多人欣赏到钟表之美。
钟表修复技艺是紫禁城内唯一没有间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将钟表修复师王津、亓昊楠推进大众视野中。彼时,他们是宫中仅有的两位钟表修复师。王津是故宫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人,在古钟表修复组一干就是40余年。2021年,王津退休返聘,徒弟亓昊楠作为第四代传人,开始负责钟表修复室的所有事宜。
谈及2005年大学毕业时报考故宫文物修复部门的初衷,亓昊楠说,“当时想要学习一门技艺,家人很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就选择了去故宫。被录取后,才发现只有我一个人报了钟表修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古钟表修复组只有我和师傅两个人。”
亓昊楠的本科专业是机械自动化,对古钟表修复并不了解,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根据规定,初入故宫的第一年,修复师是不允许触碰文物的。这一年,亓昊楠专攻理论知识并打下基本功。在师父王津的指导下,亓昊楠坚持反覆练习:拆装现代座钟、挂钟以熟悉机械系统,找来朋友家的老式钟表练手……通过考核后,第二年才有机会接触真正的文物。
从一言不发到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