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洪灾致7010学校受损

  中评社北京8月17日电/据大公网报道,河南省前段时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给许多学校造成严重损失。记者16日下午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有7010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2.05亿元。21所中小学校受损极其严重,秋季学期不具备正常开学条件。

  在上述学校中,包括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在内的中小学校6919所,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高校91所,直接经济损失16.82亿元。倒塌校舍1.5万平方米,形成危房117.5万平方米;毁坏教学仪器设备22.0万套(台)、课桌凳32.5万套、图书333.1万册。

  荥阳市、林州市、汤阴县、淇县、浚县、卫辉市、济源市7个县(市)的21所中小学校受损极其严重,秋季学期不具备正常开学条件,涉及在校生1.68万人,教职工1116人。

  在上述发布会上,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垠亭说,关于学校灾后重建,我们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其中,统筹推进就是将学校灾后重建与疫情防控、与保障秋季学期开学、与上好“开学第一课”活动统筹起来,同步推进。

  目前,河南省各地教育部门会同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邀请专业人士,正在对受灾学校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校园建筑、仪器设备、附属设施等各类隐患。

  各地在排查、核实、鉴定的基础上,已开始对一般受损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进行校舍清理、修缮和功能恢复,抓紧进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补充工作,力争9月1日前能够投入使用。对受损严重的校舍,将在鉴定基础上确定安全等级,科学分类进行施工加固、拆除重建,确保满足各项安全标准要求。需要加固的校舍力争在2021年底前完成任务。

  此外,各有关高校正在抓紧对教学楼、学生宿舍、餐厅、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重点设施进行修缮,做好水、电、气、暖、网等基础设施的功能恢复。同时,加快对损毁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进行清理、维护、修复和购置工作,确保开学后教育教学秩序基本正常。

  陈垠亭说,教育事关民生、事关大局,在学校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一定坚持“安全第一、人民至上”的原则,竭尽全力、攻坚克难,让受灾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都同步开学,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