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新竹市双罢肉搏战 三观察指标
中评社新竹7月7日电(记者 卢诚辉)24席蓝委和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将在7月26日投票,新竹市因是全台唯一双罢(高虹安、蓝委郑正钤)选区,选情相当激烈,正反双方除了在新竹市各大街小巷挂广告看板互别苗头外,市场和夜市扫街、站路口催票的各种传统陆战打法,也纷纷出笼,显见新竹市双罢选战已进入最后肉搏战阶段。
高虹安涉“立委”任内诈领助理费,去年一审被判有期徒刑7年4月,褫夺公权4年,并停职,她也宣布退出台湾民众党。目前新竹市长一职由高任内副市长、民众党籍邱臣远代理,高若被罢免,“内政部”将指派代理市长。郑正钤则因有许多官司缠身,遭绿营猛攻,若遭罢免成功,将于8月1日公告罢免结果的3个月内进行补选。
新竹市因是发动大罢免的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老家,从第二阶段连署后期就相当激烈,新竹市绿营也倾巢而出进行宣传。反观蓝白阵营,面对绿营来势汹汹,也继续维持蓝白合的基调,积极整合抗罢,后来更将高虹安、郑正钤的罢免案绑在一起,希望能全力催出蓝白反罢免选票,但这样的作法仍有三项指标待观察。
第一个观察指标是,高虹安在2022年以9万8121票(45.02%)当选新竹市长,当时新竹市总选举人数为35万758人,有效票数为21万7941票。而郑正钤在2024年则以9万2014票(35.23%)当选“立委”,当时的新竹市总选举人数为35万4646人,有效票数为26万1218票。
新竹市近两次选举光有效票数就差了4万3277票,而这4万多票的差距,很可能就能左右最后的罢免投票结果,因此蓝白才会希望将高虹安、郑正钤罢免案绑在一起。但毕竟两人在地方的仇恨值不同,选民属性也不尽相同,未来是否真能催出更多不同意罢免的有效票数?仍有待考验。
第二个观察指标是,绿营能否藉由此次大罢免的仇恨值,突破近两次“中央”和地方选举在新竹市选票的天花板?同样深具考验。因为若要成功罢免高虹安至少需要8万7690票,且同意票数须大于不同意票数,但2022新竹市长选举,民进党新竹市长候选人沈慧虹却仅拿到7万7764票(35.68%),距离罢免高虹安门槛至少还差9926票。
而若要成功罢免郑正钤则至少需要8万8662票,同意票数一样须大于不同意票数,但2024民进党“立委”候选人林志洁仅拿到8万3298票(31.89%),距离罢免郑正钤门槛至少还差5364票。所以绿营在此次罢免投票,能否靠着制造高虹安、郑正钤的仇恨值,来冲破新竹市绿营选票的天花板?也将是重要观察指标。
第三个观察指标是,时代力量在新竹市对罢免案的暧昧态度,也为新竹市罢免选战增添更多变数。因为新竹市是时代力量的大本营,光在新竹市就有三席议员,而时代力量党主席王婉谕过去也曾表态会支持绿营罢免不合格“立委”,因此时代力量在各县市多配合绿营在助攻罢免案,包括新竹县第二选区蓝委林思铭罢免案也是,但唯独新竹市却是例外。
据了解,时代力量虽然全面支持罢免蓝委,也支持罢免郑正钤,但却因有时代力量新竹市议员和高虹安私交甚笃,导致时代力量在新竹市的双罢立场始终暧昧不明,尤其是当新竹市双罢选战进入第三阶段后,蓝白刻意将高虹安、郑正钤的罢免案绑在一起,因此让时代力量更难以找到施力点。
虽然时代力量在2019年台湾民众党创党后就几乎已被彻底边缘化,但若以2024新竹市“立委”选战来看,当时时代力量候选人邱显智在蓝绿白夹杀下,仍硬是能拿下3万3023票(12.64%),虽然最后仍落选,但由此可见时代力量在新竹市至少仍有一成多的基本盘,而时代力量未来在新竹市双罢选战最后倒数阶段,若突然表态,很可能将会成为左右选情的关键少数。
中评社新竹7月7日电(记者 卢诚辉)24席蓝委和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将在7月26日投票,新竹市因是全台唯一双罢(高虹安、蓝委郑正钤)选区,选情相当激烈,正反双方除了在新竹市各大街小巷挂广告看板互别苗头外,市场和夜市扫街、站路口催票的各种传统陆战打法,也纷纷出笼,显见新竹市双罢选战已进入最后肉搏战阶段。
高虹安涉“立委”任内诈领助理费,去年一审被判有期徒刑7年4月,褫夺公权4年,并停职,她也宣布退出台湾民众党。目前新竹市长一职由高任内副市长、民众党籍邱臣远代理,高若被罢免,“内政部”将指派代理市长。郑正钤则因有许多官司缠身,遭绿营猛攻,若遭罢免成功,将于8月1日公告罢免结果的3个月内进行补选。
新竹市因是发动大罢免的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老家,从第二阶段连署后期就相当激烈,新竹市绿营也倾巢而出进行宣传。反观蓝白阵营,面对绿营来势汹汹,也继续维持蓝白合的基调,积极整合抗罢,后来更将高虹安、郑正钤的罢免案绑在一起,希望能全力催出蓝白反罢免选票,但这样的作法仍有三项指标待观察。
第一个观察指标是,高虹安在2022年以9万8121票(45.02%)当选新竹市长,当时新竹市总选举人数为35万758人,有效票数为21万7941票。而郑正钤在2024年则以9万2014票(35.23%)当选“立委”,当时的新竹市总选举人数为35万4646人,有效票数为26万1218票。
新竹市近两次选举光有效票数就差了4万3277票,而这4万多票的差距,很可能就能左右最后的罢免投票结果,因此蓝白才会希望将高虹安、郑正钤罢免案绑在一起。但毕竟两人在地方的仇恨值不同,选民属性也不尽相同,未来是否真能催出更多不同意罢免的有效票数?仍有待考验。
第二个观察指标是,绿营能否藉由此次大罢免的仇恨值,突破近两次“中央”和地方选举在新竹市选票的天花板?同样深具考验。因为若要成功罢免高虹安至少需要8万7690票,且同意票数须大于不同意票数,但2022新竹市长选举,民进党新竹市长候选人沈慧虹却仅拿到7万7764票(35.68%),距离罢免高虹安门槛至少还差9926票。
而若要成功罢免郑正钤则至少需要8万8662票,同意票数一样须大于不同意票数,但2024民进党“立委”候选人林志洁仅拿到8万3298票(31.89%),距离罢免郑正钤门槛至少还差5364票。所以绿营在此次罢免投票,能否靠着制造高虹安、郑正钤的仇恨值,来冲破新竹市绿营选票的天花板?也将是重要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