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大罢免激进化 拒绝战争成焦点

国民党要角包括台北市长蒋万安、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新北市长侯友宜5日出席台北市反罢免造势活动。(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7月7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大罢免投票倒数20天,绿营挟丰沛人力物力全台动员,愈是激进抗中,挑起两岸紧张,愈激起非绿的强烈危机意识。这不止是赖清德的信任投票,绿营更俨然把大罢免推向台湾是否走向战争的选择。朝野最后胜负难料。

  在绿营强烈动员下,迄今共有26名蓝委与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将分别于7月26日与8月23日进行罢免投票。大罢免这次有联电创办人曹兴诚等企业家主导,财力雄厚,造势活动不断,集中主轴于抗中,扬言要把所有反对抗中的蓝委全部都罢掉,仇恨值拉到爆棚。

  赖清德的杂质说与罢团相互呼应,在激进氛围下,绿营、青鸟最近不断攻击“非我族类”,不时闹出负面新闻,为过去罕见。罢团甚至还喊出若26日罢免投不同意,将是台湾末日。但事实上,这种带着强烈仇恨的大罢免在民进党内也未必获得一致认同,可观察到近日少有绿营大老出来挺大罢免,与昔日大选全党倾巢而出截然不同,大老们是不认同?还是明哲保身不表态?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个性耿直的吕秀莲近日就公开喊话“没有人希望一党独大”。谢长廷3月发表《善的循环再续》新书时提到罢免潮是不幸事件,什么都通不过,什么事都没办法做,就发动罢免,这是恶的循环。但包括陈水扁、谢长廷被指不挺大罢免后,又赶紧澄清否认,可看出大老们也不想与赖清德正面对杠,找自己麻烦。

  不过,蔡英文日前缺席民进党全代会,被认为是她不愿为大罢免背书。她任内的前“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在敏感时刻出版回忆录,大力肯定蔡英文路线,也被认为是英系的逆袭,传出蔡对赖搞到两岸随时要开战,颇有意见。

  民进党内近日也传出,由于赖清德太重视青鸟,曹兴诚又是罢团重要金主,赖清德曾与曹见面听取罢团运作报告,并对外表示罢免后的补选提名会参考罢团建议。部份派系开始对曹兴诚产生戒心,担心他多金的手伸进民进党会像过去三立电视台已故老董林昆海在党内建立“海派”(后转型为涌言会)模式,扶植人选进入民进党权力核心,参选公职,再操纵民进党。会有这种消息传出应非空穴来风。
<nextpage>
  现在党内挺大罢免的主力部队以赖系为主,要不然就是争取2026县市长提名的选将。民进党已定调明年县市长选举,只有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三地办初选,其它都由主席决定提名,想参选者都必须讨好赖清德,在大罢免做出表现。赖清德用提名权巩固在党内的权力,对内也是清洗杂质的功能,不听话的甭想被提名。

  罢免与选举大不同,选举是谈政见,是善的出发;大罢免是无所不用其极去否定被罢免民代,绿营与罢团现在仅有的一招就是抹红,例如指责对方通敌、卖台等等。去看被罢的20多位蓝委“罢免理由书”内容几乎千篇一律,就是仇恨动员。

  在这种气氛下,台湾这次的大罢免远比过去的大选与“立委”选举更加关键,如果民进党大罢免大成功,就是赖清德完全执政,所有政策、预算,对“宪政”体制的说法全部他说了算。当激进抗中派当道,备战成为主流,两岸会愈来愈紧张。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台独”青鸟、罢团都飞进民进党后,还会产生什么质变?

  民进党在赖清德主政之前,党内的两岸路线还可看到一些弹性,不致于到“不惜一战”的程度。“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2013“华山会议”还曾主张“应考虑正式宣告冻结“台独党纲”,告别旧时代,为民进党两岸政策形塑新时代的世界观与格局。最近由于赖清德的“台独”言论,台海又有新一波兵凶战危,大陆军机、军舰几乎每天围台,民进党好似也没在怕。但无形中,台湾人要不要战争?也成为这次大罢免的选项,抗罢实际上等于拒战。

  物极必反,绿营激进的抗中,认为可以罢掉被抹红的蓝委,反而提供台湾民众深层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