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析大而美法案挑战 台湾应对策略
中评社台北7月2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于1日在参院闯关成功,特朗普表示,这项法案将让美国人民享有减税、安全边境及更强大的军队,美国将迎来爆炸性经济成长,引发全球关注。旅美教授翁履中2日凌晨在脸书发文指出,这不只是一场国会内的立法胜利,而是一场象征特朗普全面主导华府新政治逻辑的胜利。他并提及,对台湾而言,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特朗普主导的政策气候中找到不被波及的空间。
翁履中表示,这份法案背后的逻辑清晰明确,“把钱从社会安全网抽离,用来强化军事与边境,减少对外援助,回归硬实力治理”。他认为这种政策设计,正是特朗普式政治哲学的体现,只要有利于“美国本身”,其他国内外因素都可让位。
翁履中进一步从战略层面分析说,这意味着美国政策将进一步倾向于“国力集中内部”的重建工程。台湾若无法理解这种美国优先逻辑,只一味寄望于“价值同盟”与“情感认同”,恐怕会错估美方真正的政策重点。
正因如此,翁履中认为,对台湾而言,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特朗普主导的政策气候中找到不被波及的空间,甚至主动融入他的“美国制造”、“投资美国”、“削减援助”的政策目标中。如果不能在特朗普眼中“有用”,就很容易被他视为无足轻重的地缘角色。因此,重点不在于讨好,而在于策略性地“避开风头”、“融入利益”。
翁履中建议,台湾需要积极布局国会游说,并在供应链重组与产业投资上提出让美国受益的具体承诺。否则,面对特朗普这种以交易与利益为唯一语言的政治生态,单靠热情与盟友情谊,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