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承”分论坛:两岸青年共“药”未来
中评社北京7月5日电(实习记者 周亚)2025两岸青年峰会3日在京开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年代表700余人出席开幕式。其中,“青・承”分论坛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汇聚了众多两岸青年学子、中医药界专家等各界人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林昭庚、北京中医药大学院士王琦等嘉宾出席分论坛并致辞。
张继旺在致辞中强调,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瑰宝。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研和医疗服务方面成果颇丰,希望两岸青年能担当起中华文化传播者、守护者和创新者的责任。
林昭庚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两岸青年人的峰会意义重大,不仅能交流思想、增进理解,更是共同走进中华文化根与魂的契机,强调中医药发展需要年轻人加入,鼓励在场青年积极参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王琦解读了对联“携手齐绘同心谱,喜看青春共潮生”的意义,分享了自己在台湾的诸多经历,最后强调中医药是两岸纽带,呼吁两岸青年坚守相望相助。
致辞环节后,两岸专家学者、青年代表围绕文化分享、养康药膳、活力养生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陶晓华和福建宁德师范学院教授苏裕盛从神农尝百草得“荼”解毒的历史说起,阐述了台湾茶文化与中医文化传承的关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张清怡和北京广济中医医院执行院长梁克玮介绍了清代宫廷八珍糕和四神汤的配方与功效,并现场演示了八珍糕的制作流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胡雁宾通过对比太极拳和八段锦,指出二者在中医养生方面的异同,并现场教学八段锦的预备式及多个动作,说明各动作的养生作用。
在精彩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后,两位优秀的台生分享了他们在北京读书的故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十佳大学生”、优秀在校台生张同学讲述了自己跨越海峡来大陆学中医的契机,分享了在校学习实践的难忘经历,感慨海峡有隔、家国无界,两岸青年携手未来可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台生王同学从自己救助病人的经历说起,讲述了在北中医漫长的求学生涯,并表达了愿与世界青年搭建交流桥梁、传承中医文化的决心。
在活动尾声,两岸青年带来精彩的歌曲串烧,通过《平凡之路》、《倔强》和《稻香》三首音乐展现两岸青年的青春活力与风采,在歌声中传递两岸情谊,体现文脉相承。
此次“青·承”分论坛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环节,让两岸青年在中医药文化领域深入交流,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共鸣,为两岸青年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促进了两岸青年的相互瞭解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