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公布 关注十大热点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实习记者 赵景彦)《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2025)发布会召开。蓝皮书综合运用宏观研断、指数研究方法,深刻阐述中国海外安全风险防范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挑战,提出了10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策略建议。
一是,特朗普回归牵动中美战略博弈走向。中美关系或将在特朗普任期内迎来更大不确定性与多重风险。第一对华加征关税将首当其冲。第二对华高技术“脱钩”可能愈演愈烈。第三,对华战略施压恐将是重中之重;第四,涉华地缘问题可能趋于荆棘丛生;第五,中美人文交流或面临层层困扰。
二是,中欧关系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中欧关系在中美竞争、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下处于下行期。第一,俄乌冲突为中欧关系持续带来压力。第二,经贸领域欧盟对华“去风险”影响双边关系回暖。第三,欧盟内部和全球范用内对华政策的负面协同也为中欧关系带来系统性挑战。
三是,非洲地区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非洲是我国海外利益较密集的地区。从风险挑战看,第一,非洲多国政治变革悄然展开和新政治生态加速浮现。第二,债务负担严重影响非洲多国经济安全。第三,非洲多国恐怖主义仍旧肆虐,非传统安全突出。相应地,在大国竞争及内部治理失能等因素影响下,非洲萨赫勒地区面临多重风险、非洲之角局势依旧脆弱及地区多国政治秩序、社会民生面临挑战。
四是,拉美对华关系面临新挑战。拉美地区整体形势变乱交织,不稳定性凸显。拉美地区左右翼势力博弈加剧,政治极化上升;经济增长势头乏力,区域数字与绿色转型态势有所凸显;移民及有组织犯罪等痼疾仍旧明显,地区安全形势有所恶化。由此导致对中拉合作的挑战体现在中拉合作不确定性、地区经济民族主义加大中拉矿业合作阻力、区域一体化进程趋缓影响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和美国持续离间中拉关系,给中拉合作蒙上阴影。
五是,东北亚地区局势变乱交织。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区域,亦是海外利益汇集之地。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多变、部分国家面临执政困境、地区危机管控难度加大及区域议题泛安全化等背景下,第一,东北亚地区区域安全机制分歧持续,美日韩三边机制试图主导地区安全趋向。第二,区域关系中涉华议题泛化倾向加剧,有关国家间战略认知愈加割裂。第三,美日韩强化涉及半岛议题与对华竞争的互动配合。第四,美日韩加大涉华利益关切的政策协同,区域阵营化态势凸显;五是特定议题将成为影响地区关系调整的重要因素。
七是,中东局势持续复杂动荡,特朗普新任期中东政策或将深刻影响中东格局及全球格局。第一,巴以冲突持续,人道主义灾难加剧,伊以冲突存在升级和不确定性风险,黎以冲突或将有所援和。第二,特朗普胜选后将加刚中东地区形势复杂程度。第三,叙利亚政权更迭引发地区格局剧变。
八是,俄鸟冲突前景的不确定性继续冲击地区稳定。俄乌冲突2024年持续并不断升级,2025年俄乌冲突前景依然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一,俄乌双方军事对峙持续,两国和谈能否达成协议难以预料,大概率是“停战不停火”。第二,特朗普新任期外交政策将一定科度影响冲突走向。第三,俄罗斯深化与伊朗、朝鲜的军事合作,欧亚部分地区阵营化态势或将有所凸显。第四,俄与美西方围绕制裁、反制裁将持续博弈,从而影响地区稳定。
九是,多重风险挑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递进,同时部分沿线国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衍生出较大风险挑战。地缘政治层面,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威胁我经济和安全利益,大国博弈影响倡议推进;经贸投资层面,在一些项目上存在债务危机、产业单一、全球经济波动冲击及法规不确定性等内源性风险;社会文化层面,存在文化差异、环境争议等问题。
蓝皮书提出,为应对上述风险挑战,中国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国际局势和现有海外利益保护工作的客观认识,保持战略自信,在政策法规层面做好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在实际行动层面,应加强化自身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强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增强自身话语权,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实习记者 赵景彦)《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2025)发布会召开。蓝皮书综合运用宏观研断、指数研究方法,深刻阐述中国海外安全风险防范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挑战,提出了10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策略建议。
一是,特朗普回归牵动中美战略博弈走向。中美关系或将在特朗普任期内迎来更大不确定性与多重风险。第一对华加征关税将首当其冲。第二对华高技术“脱钩”可能愈演愈烈。第三,对华战略施压恐将是重中之重;第四,涉华地缘问题可能趋于荆棘丛生;第五,中美人文交流或面临层层困扰。
二是,中欧关系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中欧关系在中美竞争、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下处于下行期。第一,俄乌冲突为中欧关系持续带来压力。第二,经贸领域欧盟对华“去风险”影响双边关系回暖。第三,欧盟内部和全球范用内对华政策的负面协同也为中欧关系带来系统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