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陆配参政 施威全:“法理台独”起手式
中评社台中1月10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台“内政部”以“国籍法”制约陆配参政,并宣布停止“大陆人民等同‘我国国民’”之解释。前陆委会主委办公室主任、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相关论述非“内政部”可决定,一定是“总统府”、“国安会”、陆委会层级定调,可视为“赖政府”运作“法理台独”的起手式。
施威全指出,赖清德自诩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相关操作正符合其政治主张,且是最接近“台独”法理化的方式,但“赖政府”仍游走在红线边缘,例如对大陆人民的解释采用字眼是“本国之外”而非直称“外国人”,不过确实有朝迈向“法理台独”的意味,尤其一旦打起行政诉讼,走到“释宪”阶段,倘若相关解释在“宪法法庭”中胜诉,某种程度就是法理背书,这与政治宣示有差别,更为细腻,也能避免美国的压力,可是要到真正“修宪”的那一步仍有难度。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现职为网路媒体《菱传媒》董事长。
大陆配偶、前南投县议员史雪燕去年底遭“内政部”以违反“国籍法”解除议员公职,“内政部”去年12月2日以史“未依“国籍法”放弃其他国籍”为由,予以解职,并点名全台5位陆配里长,也将依“国籍法”检视其公职资格,同时宣告,“行政院”2023年5月24日函文已指出,中国大陆人民与“中华民国国民”明显有别。按“宪法”、“国籍法”等规定,过去认为大陆人民已具有等同“我国国民”之解释,自即日起停止适用或不再援用。
施威全说,“内政部”的相关宣示,决不是该部会单独行为,而是“总统府”、“国安会”、陆委会层级所授意,民进党政府坚持陆配参政一定要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已违反“宪法”与两岸条例当中,以户籍而不是国籍区分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法制,这点有操作“两国论”的痕迹,与赖清德“务实台独”主张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施威全指出,“赖政府”虽然有意切割两岸关系,却也很谨慎避免直接触碰到红线,根据“国籍法”规定的是“外国人”,与大陆人民无涉,“赖政府”却以“国籍法”规范陆配,并在解释上玩起文字游戏以“本国以外”称呼,避免用“国籍法”通篇所称的“外国”字眼,不敢白纸黑字说中国大陆是外国,是有经过缜密思考的做法。
施威全进一步说明,从2016年前蔡英文就职至今,民进党立场已经从不讲出“九二共识”四字的“九二会谈精神”,走到了“不敢明说但实质的‘两国论’”,企图打造一个与中国大陆无关的“中华民国”,不同于《宪法》与《两岸关系条例》规定的“中华民国”。
不过,施威全表示,“赖政府”会否继续走下去,还有待观察,因为从现况而言,无论是“宪法”诉讼或者是“修宪”,都存在相当的难度。例如“宪法”诉讼法的修正,要求“宪法法庭”决议与暂时处分裁定门槛,要从目前大法官“现有总额过半同意”调高至“现有总额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除非大法官全数被操控,否则民进党政府的主张未必轻易胜诉;“修宪”更不用提,门槛几乎不可能达成。只是从上述种种可以看出赖清德的政治目标。
中评社台中1月10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台“内政部”以“国籍法”制约陆配参政,并宣布停止“大陆人民等同‘我国国民’”之解释。前陆委会主委办公室主任、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相关论述非“内政部”可决定,一定是“总统府”、“国安会”、陆委会层级定调,可视为“赖政府”运作“法理台独”的起手式。
施威全指出,赖清德自诩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相关操作正符合其政治主张,且是最接近“台独”法理化的方式,但“赖政府”仍游走在红线边缘,例如对大陆人民的解释采用字眼是“本国之外”而非直称“外国人”,不过确实有朝迈向“法理台独”的意味,尤其一旦打起行政诉讼,走到“释宪”阶段,倘若相关解释在“宪法法庭”中胜诉,某种程度就是法理背书,这与政治宣示有差别,更为细腻,也能避免美国的压力,可是要到真正“修宪”的那一步仍有难度。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现职为网路媒体《菱传媒》董事长。
大陆配偶、前南投县议员史雪燕去年底遭“内政部”以违反“国籍法”解除议员公职,“内政部”去年12月2日以史“未依“国籍法”放弃其他国籍”为由,予以解职,并点名全台5位陆配里长,也将依“国籍法”检视其公职资格,同时宣告,“行政院”2023年5月24日函文已指出,中国大陆人民与“中华民国国民”明显有别。按“宪法”、“国籍法”等规定,过去认为大陆人民已具有等同“我国国民”之解释,自即日起停止适用或不再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