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柯文哲到锺明轩:台湾青年政治认知的裂解及走向
中评社╱题:“从柯文哲到锺明轩:台湾青年政治认知的裂解及走向” 作者:林明正(台湾),野礼传媒共同发起人
【摘要】近年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知发生剧烈变化,柯文哲与锺明轩是塑造上述变化的两个标志性人物。柯文哲作为台湾政坛的异数,多数评论认为其忽绿忽蓝、反反覆覆,年轻人被他生动无厘头的话语吸引,成为他的支持者,虽然柯文哲目前身陷囹圄,但“柯文哲现象”带动的台湾青年政治思想的解放浪潮,却不应被忽视。而锺明轩作为粉丝百万级知名网红、也曾是绿营的支持者,因柯文哲而“解放思想”,踏上前往大陆的“实事求是”之路。锺明轩的影片带动了许多没去过大陆的台湾青年,有意愿亲身走入大陆城市看到最真实的大陆民众生活。从“柯文哲现象”到“锺明轩现象”的过程,值得两岸关系研究深入探讨。
如何让台湾青年正确认识大陆,过去一直是个难以突破的问题。目前台湾青年能认识大陆的管道,大概有以下几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去过大陆亲友的口耳相传。信息渠道看似多元,但传统与网络媒体多数掌握在绿营的手中,中天新闻被当局“关台”后,传统媒体更是向“独派”一面倒,传播的有关大陆的信息大多是负面的,网络媒体方面,更是透过限流、屏蔽等手段,减少台民众触及大陆信息的机会,除非主动积极搜寻,台湾青年很难通过媒体来正确瞭解大陆。而亲友间的口耳相传,也未必能传递正确信息。许多涉及大陆的片面或主观的负面遭遇,反易被台湾舆论放大,让台民众产生误会,以为这些负面信息才是大陆的普遍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岛内形成了“信息茧房”,台湾青年对大陆的瞭解被有意误导的信息所充斥。笔者就曾亲身遇到台湾青年前来询问诸如“北京、上海真的比台北繁荣吗?”的问题,可见大多数台青对大陆都有严重的认识不足。两岸间虽有许多青年交流团,但愿意前往的台青毕竟还是少数,加之短短一周左右的活动时间带给台青的认识与感悟有限,一回到充斥大陆负面信息的台湾,台青对大陆的好感就难以持续,因此交流团的效果不如预期。所以,亟需让台湾青年认识真实的大陆,让岛内的政治生态改变。
一、台湾青年的两个新现象
(一)青年因柯文哲由绿转白
台湾这几年选举很明显呈现“世代割裂”的现象,年轻人大比例支持绿营,蓝营仅能得到部分中老年人的支持。不过,2024大选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虽然岛内大概45岁以上的族群还是立场鲜明地支持蓝营或绿营,但45岁以下的年轻族群,有相当一部分人强力支持柯文哲。
以笔者亲身经历的“小学生民调”为例子。我的小孩目前就读岛内的国小二年级,有一天班上的一位同学说:“我们家投柯文哲”,结果班上很多同学都回应说,他们各自的家庭也都支持柯文哲。这些小学生的父母年龄大多30至40岁,从这一现象就能证明,柯文哲在这一年龄段有相当的支持基础。而这一年龄层正是在社会打拼的骨干、支柱,也是承受最大社会压力与痛苦的族群,无法替他们解决痛苦,就难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参见图1)
[图1:2024选举三党候选人民调支持度比较]
2024大选的多份民调都显示,柯文哲获得了岛内青年的高度支持,20至39岁的选民,高达42%支持柯文哲。随着今年8月底9月初,针对柯文哲一连串的负面新闻频传,特别是京华城案爆发令柯文哲被收押,台湾民意基金会对于柯文哲与民众党的支持度进行了再评估,在8、9月间的两次调查发现,①“民众党支持度只下滑了1.8个百分点…表示超过230万人继续支持民众党…从年龄层看,民众党在全盛时期,曾在20-44 岁选民中支持度独占鳌头,如今20-24 岁群体仍明显支持民众党,超过支持民进党与国民党,而25-34 岁群体中,多数转向支持民进党,35-44 岁群体也变为多数支持国、民两大党”。②
台湾民意基金会的调查可以发现两个重点,一是柯文哲与民众党对24岁以下的青年,仍有极强的影响力。25岁以上族群,则受弊案的影响,对民众党支持度有所下滑。但民众党民调的下滑幷未让蓝绿大幅受益,反倒是时代力量的支持率上扬了3.8 个百分点,飙涨近三倍,达到5.1%。③这也符合多数评论的观点,即柯文哲的支持者原本多数支持绿营,2024大选中民进党的青年选票受柯文哲的影响大幅流失,而即使柯文哲和民众党被打垮,蓝营也很难从中获利。
(二)锺明轩的立场转变
自称“国际美人”的百万Youtuber网红锺明轩,过去长期是个亲绿网红,在两岸议题上多次强调“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立场。2020年时甚至与蔡英文合作拍了名为《“总统”我来了!》的影片,片中谈论台湾与香港现况,以及如何用民主价值来保护台湾。但今年锺明轩突然走访了大陆,甚至说出“很喜欢中国这个地方”,结果被绿营网军出征,“国际美人”变成了“祖国美人”。许多绿营侧翼为了洗掉锺明轩的影响,纷纷推出许多网络文章或影片,来强调锺明轩“所言不实”,足以证明锺明轩的转变,对绿营有多震撼。
锺明轩对于自己走访大陆解释说,很多事物必须亲身去体验过后再来评价,因此实地走访大陆,才能做出对大陆的正确评价,他举自己去柬埔寨与印度的经验说,“我自己一个人旅行下来,有一些体验,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柬埔寨行跟印度行。这两个国家的独旅,让我领悟到一些事情,我去这两个国家之前,我对于这两个国家的想法是偏负面的,认为这两个国家偏危险。但是我一去之后发现,跟想像中不太一样,跟我在报章杂志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的旅行体验告诉我,如果我要评论一个地方,我至少要实际到访过,才有资格去评论。”④
当然有批评者会说,网红就是为了流量,而“台独网红”、“去中国”,肯定有着大量的流量密码。笔者认为,如果问题这么看,就显得太狭隘了。因为锺明轩帮台湾的“信息茧房”开了一扇窗,使得岛内青年可以透过他看到真实的中国大陆,光这点就足够了。经过锺明轩几次走访大陆,也可以看出他的转变,从第一次到北京,紧张地坐着出租车,言行看来相对拘谨,到后来的广州、上海之行的轻松惬意,显见他确实觉得大陆的环境让他感到舒服。
锺明轩对大陆的称呼也从“中国”变为“中国大陆”,后来甚至直说“大陆”以及直言“中华文化我踩进去就爱死”,也可见到他对两岸认知的转变。锺明轩的友人因两岸婚姻的关系,邀请他深入走访了位于东北牡丹江的大陆家庭,真切感受到了大陆同胞的热情,无论锺明轩是怎么想的,相信两岸人民的情谊,已在他内心悄悄发芽。锺明轩的转变也证明,因为没有太多过往的历史包袱,“绿转红”比“蓝转红”容易得多。锺可以,其他绿营青年也不会困难。
由于他强调“眼见为实”,选择亲身走访大陆,透过他的镜头,带领许多不曾亲赴大陆的岛内青年,看到了没有加上“西方滤镜”的真实大陆。锺的“实事求是”击破了岛内“信息茧房”的禁忌,自然引来绿营网军对他的攻击与谩骂,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动摇。他的举动使得许多原本在岛内被压抑的青年,愿意喊出自己是“华人”,甚至愿意效法他亲身到大陆走走看看,锺明轩Youtube下的部分网友留言就是证明。(如表1)
[表1:锺明轩Youtube下的部分网友留言内容(摘要)]
二、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板块的裂解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说,“小资产阶级”也分为左、中、右派,左派、中间派都可参加革命。同样的“天然独”也有左中右之分,左派、中间派是该努力争取的对象。固然现在岛内政治板块绿大于蓝,可倘若不用颜色来看,改用阶级来区分。当岛内的“小资产阶级”,因为“低薪”与“高房价”沦为“新贫阶级”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是实质的“无产阶级”。
岛内无产阶级“革命”行为的展现,就是此次柯文哲的“小草运动”。与笔者对谈的柯粉青年就跟我说,你不觉得柯文哲有“社会主义”色彩吗?当然他所瞭解的“社会主义”,是偏向西方式的“白左”,但他们还是意识到“分配”与“公平”的重要性。
2023年10月3日,台湾的《天下》杂志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其中询问选民认为下届领导人应优先处理哪些议题,结果显示最多人将“经济发展”排在第一位,而交叉比对更可以发现,民众党与无政党倾向的支持者,最关心议题的第一位就是“经济发展”,同时20~39岁的选民,最关心的议题也是“经济发展”,其次则是“贫富差距”,这些人就是柯文哲最大的支持群体。⑤(如图2)
“小草”的本质,就是岛内“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压迫,发出的怒吼。他们只是缺了领路人带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加上岛内长期缺乏左派论述,也不瞭解何谓“阶级意识”,才被民进党误导,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大陆害的”,以至于成了“太阳花运动”主力,反对服贸与货贸协议。但如今也因为柯文哲,使他们修正过去的错误,对于民进党激进的两岸路线以及错误的“非核家园”政策,产生了反弹。
(一)青年为何绿转白
民进党的长期执政,令岛内青年亲眼见证了民进党的贪污腐败,拆穿了民进党假藉“抗中保台”,其实在夺权捞钱的面具,但国民党并没有成为台湾青年的替代选择。受“台独课纲”的影响,在“天然独”的眼里,从出生以来,两岸关系就被形塑为“两国关系”,他们没有民族认同感。同时“课纲”又将国民党说成“外来政权”,与岛内发生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息息相关。
[图2:《天下》杂志有关台湾领导人的民意调查]
蓝营其实意识到了“课纲”导致它们在岛内被污名化,可却错误地以为,只要摘掉“亲中”的帽子,就能获得青年的支持。因此逢人便说自己不“亲中”,说自己“亲中”的就是“青盲”(闽南语瞎眼之意),甚至不断强调自己坚定“反共”的立场。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除此之外,蓝营对岛内青年所处的困境,没有感同身受的回应。面对青年低薪问题,蓝营内心知道只有“大陆”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可由于“媚美”以及惧怕被说“亲中”,结果本该认真向人民群众解释,为何“服贸”、“货贸”协议,以及“两岸关系”的改善,可以解决台湾的“低薪”困境,却没有对此进行客观解释。在赵少康的嘴里,“九二共识”成了只是“芝麻开门”的“提款密码”,而老百姓还是不懂“两岸”与解决“低薪”之间究竟有何关连。外界以为蓝营擅长的两岸牌,也被国民党打成了“烂牌”,在这样的情况下,蓝营焉有不败之理?
对于“高房价”问题,蓝营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无须首期款的1500万房屋贷款,媒体称为“侯康贷”。⑥“侯康贷”方案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起批评,许多人都质疑一旦宽限期一过,市场会出现一堆缴不出房贷的套牢户所丢出的法拍房。笔者访谈的一位柯粉青年更直言,这政策根本帮不到没有钱的青年,反倒是帮了本来就有钱的人。他说像他们家没钱买房的,面对“侯康贷”根本不敢奢望,因为担心未来付不起。可他们有钱的亲戚,却对这方案大加赞赏,认为是累积财富的好机会,只要以他小孩的名义购屋,又可再次顺利扩张资产。结果“侯康贷”是帮建商撑住房价,帮资产阶级累积财富,根本无助于无产阶级翻身。这时柯文哲的出现,给了他们新的投票选择。
这些现象在十年前国民党执政时,是无法显现的。因为国民党那时候既不敢与“台独”意识形态斗争,又不敢迈开大步搞好两岸关系,所推行的政策更无助解决青年困境,最后就是把青年往绿营推,导致蓝营执政时期,绿营的声势反而大涨。
(二)从解放思想到实事求是
“柯文哲现象”带动的一个最大转变就是“解放思想”,柯文哲把一大票的“天然独”从绿营的意识形态禁锢中解放出来,成为绰号“小草”的柯文哲支持者。“小草”过去多是民进党或其他绿营政党的支持者,因为支持民进党,所以必须捍卫民进党的价值观,“台独”就是其中之一。可当他们不再支持民进党了,那就不再有捍卫民进党精神价值的必要。而柯文哲所代表的两岸路线,是虽然没有“九二共识”但一样可以“两岸一家亲”的路线,这符合“小草”们内心认为两岸是“两国”、可又希望两岸和平的心理状态,于是他们的思想就得到解放了。
锺明轩是把柯文哲引出的“解放思想”,带往了“实事求是”的路。锺明轩的转变,是台湾政治板块裂解后,产生的新的政治态度的改变。2024投票前夕,锺明轩拍片呼吁民众要回家投票,只是他双手比1,被网友质疑是在暗示要投柯文哲。对此锺明轩也反击,说怎么不解释成1+1等于2,来回避他是否挺柯的猜疑。⑦锺明轩虽未正面回应他是否挺柯,但他也没有明确挺赖清德或支持民进党的言行,从此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政治立场是有所转变的,至少他不再是绿营的铁杆支持者。这个行为不是锺一人独有,而是岛内许多过去偏绿青年的普遍现象。
锺明轩不挺民进党,让他可以不必再捍卫民进党的政治价值,而柯未明确是否接受“九二共识”,但可以两岸一家亲的路线,让他们觉得去大陆走走又何妨?最终他以“实事求是”为理由,说“要评论一个地方,至少要实际到访过”,为自己打开了前往大陆的路,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连带着给了岛内青年全新的视野。原来还有这么广阔的一片天地,值得台湾青年探询,这里无论是市场、文化或是科技,都让人眼界大开,锺明轩做到了过去长期以来,为两岸和平奔走者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打破了“独”派建构的信息茧房。
三、台湾青年政治认知的未来走向
当今是网络时代,随着大陆软实力的增强,“台独”的网络霸凌,已阻拦不了台湾青年跳“科目三”舞蹈、举办汉服游行等,这些都是本流行于大陆的活动。“天然独”世代固然由于教育的影响,主观上将两岸视为“两国”关系,可他们大多数并非意识形态强烈的“台独”顽固分子,他们之中许多人用抖音、看小红书、穿汉服,对“中国”的排斥并非如想像中强烈,其中不乏想更深入瞭解“中国”,甚至不排斥前往“中国”发展者。
连锺明轩都想“亲眼看看大陆”,所以所谓的“天然独”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多数是受限于“台独”创造的信息封锁,但也正因为民进党的执政时间越长,“台独”对大陆信息封锁的力度越大,越让他们感到与他们在抖音、小红书上看到的大陆有明显的落差,让他们动了想亲眼去瞭解真相的心,当有机会看到另一片天时,部分人是会有所转变的。
这个问题民进党也看到了,所以民进党现在最关心的事,就是如何拉回青年选票。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说溜了嘴,把民进党在干的事讲了出来,他在政论节目上说“用基地台讯号比对出,青鸟行动与519民众党集会、凯道选前之夜是不同批人,年龄层也不同”。⑧这代表了民进党现在最念兹在兹的,是如何把“小草”变回“青鸟”⑨,所以可以预见,未来民进党如何与民众党争夺青年选票,会是民进党的首要任务。
赖清德就职前预告要“洗涤人心”,这个“洗涤”的目标,赖在民进党全代会已经揭示,就是“建立台湾主体性的国家认同”,说穿了就是要把“台湾国”的“国家认同”,灌输进全体台湾人的脑袋,同时强调“让全国人民认识台湾自己的历史文化”,代表“去中国化”不会停,“台独”课纲会坚持贯彻下去。赖还说要“防止言论自由被滥用,保障人民的权利不受假讯息、认知作战的侵害”。⑩这其实就是要针对任何危害到台湾“国家主体性”的言论进行打压,笔者在因“国安法”案件出庭诉讼时,检察官即以“宣扬‘一国两制’从而可能使台湾民众接受‘一国两制’,民众一旦接受‘一国两制’,‘中华民国’即会消失,这就是消灭‘中华民国’,就有危害‘中华民国’国家安全之虞”为其主张,认为统派言论有害“国安”。同样的情况在赖清德的主政下不会收敛,只会变本加厉。未来像锺明轩这样,只是到大陆实地走访,实话实说所见所闻的情况,还能在岛内出现,恐怕都会越来越困难。
柯文哲能裂解民进党青年支持者,关键是民进党的贪污腐败,赖一上台就查办郑文灿,代表他对“反腐”的决心,无论究竟是真办还是假办,至少先取得了道德制高点。紧随而来的就是对柯文哲铺天盖地的清算,先从政治献金、选举补助款入手,打掉柯文哲的清廉人设。接下来的京华城案,目的就是要把柯打成贪污政客,好让“小草”们彻底对柯失望,从而变回“青鸟”。
只是赖清德没料到第一次羁押庭的法官,居然将柯无保请回,这等于给了命悬一线的民众党一线生机。当柯文哲第一次羁押庭,被无保请回的那一刻起,“打柯”的边际效用已到了最大值,再打下去只会产生反效果。结果赖仍执意追杀柯文哲,并将柯文哲羁押禁见,“小草”们的全面反弹就出现了。由于政治操弄太明显,赖清德的残酷做法,反使许多“小草”从此拒绝投绿(如表2),永远地从绿营裂解出来,这一刻可说是台湾政治板块的重大分水岭。
赖清德这波残酷无情的整肃异己,让蓝营也开始有唇亡齿寒、人人自危之感,这给了台湾在野力量整合的新契机。历史上,为了对抗国民党的威权统治,非国民党的在野势力组成了“党外运动”与之对抗。如今新的党外运动又有可能成形,只要国民党愿意携手与民众党合作,联合所有在野力量,共同对抗民进党的“新党国威权体制”。决战点就是2026的岛内县市长选举,只要能够不让民进党大胜,就能挡住赖清德的嚣张气焰。否则一旦2026民进党大胜,赖清德的困难就“头过身就过”,“柯文哲现象”所带动的岛内青年转变,恐怕也就被压制得寿终正寝,岛内所有人的思想,都将被禁锢在“台独意识形态”里动弹不得了。
[表2:王炳忠Youtube下的部分网民留言内容]
四、结语
随着柯文哲因京华城案被收押,“柯文哲现象”明显遭到打击,民众党的民调从原本接近20%跌落至12%,等于回到了民众党过去的基本盘。但12%代表至今仍有230万人力挺民众党,这股力量不可小觑。他们也正是有机会摆脱民进党“台独”意识形态禁锢的潜在群众。目前除了锺明轩外,另一位知名网红Youtuber“馆长”陈之汉,也是柯文哲的支持者,同样也因为不再挺民进党,所以对大陆的说法都改为相对正面的态度,对于前一阵爆红的游戏“黑神话:悟空”,陈之汉评论说中华文化能发扬光大,他“与有荣焉”。白营支持者大多正面看待两岸关系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民进党的做法,是持续打击柯文哲的人设与形象,希望藉着毁柯,将青年拉回民进党的阵营,可由于操作过于激进,导致反效果,即使最后柯真的罪成,“小草”们也未必再回头支持绿营。
观察柯文哲不该只看他的表象和争议,该看的是他为何能吸引青年。关键就是如何回应青年的困境,岛内统派长期以来,有两岸统一的论述,但却没有解决阶级困境的社会论述。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统“独”太遥远,饭都吃不饱,哪有时间管统“独”?所以统派该做的,是告诉青年,他们的低薪源自于两岸关系的不佳、源自于服贸协议被“独”派势力卡关,唯有为青年提出社会阶级困境的解决办法,才有获得青年支持的机会,这才是有识之士们看待“柯文哲现象”时,该学习到的重点。当然,这些都还不是治本之道,只有两岸统一,改正岛内被歪曲的历史教育,才是正本清源的办法。
注释:
①8月调查时间为2024 年8 月12 日至14 日,9月调查时间为2024年9月9日至11日。
②游盈隆,《2024 年9月“全国”性民意调查摘要报告》,台湾民意基金会,2024.9.17,第31页。
③皮心瑀,“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小草不离不弃蓝绿未受益 时力增3.8百分点最多”,ETtoday新闻云,2024.9.16,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40916/2817719.htm。
④锺明轩,《一个人逃跑到印尼!》,2024.3.2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6zGMnz-qU。
⑤郑闵声,“2024总统大选,最大规模民调解密:近半民众忧开战、‘九二共识’市场萎缩”,《天下》杂志,第783期,2023.10.3,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7580。
⑥祝润霖,“侯康贷青年购屋‘免头期款’!郭正亮揭1好处:要加警语”,中时新闻网,2023.12.12,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1212000013-260407?chdtv。
⑦周容萱,“锺明轩‘比1’吁返乡投票 遭‘联想挺柯’引热议”,TVBS新闻网,2024.1.7,https://news.tvbs.com.tw/life/2360054。
⑧丁世杰,“青鸟与小草不同批人?黄暐瀚问遍业者:王义川麻烦了”,中时新闻网,2024.5.30,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0529005460-260407?chdtv。
⑨“青鸟”是指参与民进党反对国会改革法案“青鸟行动”的支持者,也就是民进党的死忠铁杆。
⑩民主进步党,“民主进步党第二十一届第一次全代会开幕式赖清德主席致词全文”,民进党,2024.7.21,https://www.dpp.org.tw/media/contents/10899。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12月号,总第324期,P37-44)
中评社╱题:“从柯文哲到锺明轩:台湾青年政治认知的裂解及走向” 作者:林明正(台湾),野礼传媒共同发起人
【摘要】近年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知发生剧烈变化,柯文哲与锺明轩是塑造上述变化的两个标志性人物。柯文哲作为台湾政坛的异数,多数评论认为其忽绿忽蓝、反反覆覆,年轻人被他生动无厘头的话语吸引,成为他的支持者,虽然柯文哲目前身陷囹圄,但“柯文哲现象”带动的台湾青年政治思想的解放浪潮,却不应被忽视。而锺明轩作为粉丝百万级知名网红、也曾是绿营的支持者,因柯文哲而“解放思想”,踏上前往大陆的“实事求是”之路。锺明轩的影片带动了许多没去过大陆的台湾青年,有意愿亲身走入大陆城市看到最真实的大陆民众生活。从“柯文哲现象”到“锺明轩现象”的过程,值得两岸关系研究深入探讨。
如何让台湾青年正确认识大陆,过去一直是个难以突破的问题。目前台湾青年能认识大陆的管道,大概有以下几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去过大陆亲友的口耳相传。信息渠道看似多元,但传统与网络媒体多数掌握在绿营的手中,中天新闻被当局“关台”后,传统媒体更是向“独派”一面倒,传播的有关大陆的信息大多是负面的,网络媒体方面,更是透过限流、屏蔽等手段,减少台民众触及大陆信息的机会,除非主动积极搜寻,台湾青年很难通过媒体来正确瞭解大陆。而亲友间的口耳相传,也未必能传递正确信息。许多涉及大陆的片面或主观的负面遭遇,反易被台湾舆论放大,让台民众产生误会,以为这些负面信息才是大陆的普遍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岛内形成了“信息茧房”,台湾青年对大陆的瞭解被有意误导的信息所充斥。笔者就曾亲身遇到台湾青年前来询问诸如“北京、上海真的比台北繁荣吗?”的问题,可见大多数台青对大陆都有严重的认识不足。两岸间虽有许多青年交流团,但愿意前往的台青毕竟还是少数,加之短短一周左右的活动时间带给台青的认识与感悟有限,一回到充斥大陆负面信息的台湾,台青对大陆的好感就难以持续,因此交流团的效果不如预期。所以,亟需让台湾青年认识真实的大陆,让岛内的政治生态改变。
一、台湾青年的两个新现象
(一)青年因柯文哲由绿转白
台湾这几年选举很明显呈现“世代割裂”的现象,年轻人大比例支持绿营,蓝营仅能得到部分中老年人的支持。不过,2024大选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虽然岛内大概45岁以上的族群还是立场鲜明地支持蓝营或绿营,但45岁以下的年轻族群,有相当一部分人强力支持柯文哲。
以笔者亲身经历的“小学生民调”为例子。我的小孩目前就读岛内的国小二年级,有一天班上的一位同学说:“我们家投柯文哲”,结果班上很多同学都回应说,他们各自的家庭也都支持柯文哲。这些小学生的父母年龄大多30至40岁,从这一现象就能证明,柯文哲在这一年龄段有相当的支持基础。而这一年龄层正是在社会打拼的骨干、支柱,也是承受最大社会压力与痛苦的族群,无法替他们解决痛苦,就难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参见图1)
[图1:2024选举三党候选人民调支持度比较]
2024大选的多份民调都显示,柯文哲获得了岛内青年的高度支持,20至39岁的选民,高达42%支持柯文哲。随着今年8月底9月初,针对柯文哲一连串的负面新闻频传,特别是京华城案爆发令柯文哲被收押,台湾民意基金会对于柯文哲与民众党的支持度进行了再评估,在8、9月间的两次调查发现,①“民众党支持度只下滑了1.8个百分点…表示超过230万人继续支持民众党…从年龄层看,民众党在全盛时期,曾在20-44 岁选民中支持度独占鳌头,如今20-24 岁群体仍明显支持民众党,超过支持民进党与国民党,而25-34 岁群体中,多数转向支持民进党,35-44 岁群体也变为多数支持国、民两大党”。②
台湾民意基金会的调查可以发现两个重点,一是柯文哲与民众党对24岁以下的青年,仍有极强的影响力。25岁以上族群,则受弊案的影响,对民众党支持度有所下滑。但民众党民调的下滑幷未让蓝绿大幅受益,反倒是时代力量的支持率上扬了3.8 个百分点,飙涨近三倍,达到5.1%。③这也符合多数评论的观点,即柯文哲的支持者原本多数支持绿营,2024大选中民进党的青年选票受柯文哲的影响大幅流失,而即使柯文哲和民众党被打垮,蓝营也很难从中获利。
(二)锺明轩的立场转变
自称“国际美人”的百万Youtuber网红锺明轩,过去长期是个亲绿网红,在两岸议题上多次强调“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立场。2020年时甚至与蔡英文合作拍了名为《“总统”我来了!》的影片,片中谈论台湾与香港现况,以及如何用民主价值来保护台湾。但今年锺明轩突然走访了大陆,甚至说出“很喜欢中国这个地方”,结果被绿营网军出征,“国际美人”变成了“祖国美人”。许多绿营侧翼为了洗掉锺明轩的影响,纷纷推出许多网络文章或影片,来强调锺明轩“所言不实”,足以证明锺明轩的转变,对绿营有多震撼。
锺明轩对于自己走访大陆解释说,很多事物必须亲身去体验过后再来评价,因此实地走访大陆,才能做出对大陆的正确评价,他举自己去柬埔寨与印度的经验说,“我自己一个人旅行下来,有一些体验,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柬埔寨行跟印度行。这两个国家的独旅,让我领悟到一些事情,我去这两个国家之前,我对于这两个国家的想法是偏负面的,认为这两个国家偏危险。但是我一去之后发现,跟想像中不太一样,跟我在报章杂志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的旅行体验告诉我,如果我要评论一个地方,我至少要实际到访过,才有资格去评论。”④
当然有批评者会说,网红就是为了流量,而“台独网红”、“去中国”,肯定有着大量的流量密码。笔者认为,如果问题这么看,就显得太狭隘了。因为锺明轩帮台湾的“信息茧房”开了一扇窗,使得岛内青年可以透过他看到真实的中国大陆,光这点就足够了。经过锺明轩几次走访大陆,也可以看出他的转变,从第一次到北京,紧张地坐着出租车,言行看来相对拘谨,到后来的广州、上海之行的轻松惬意,显见他确实觉得大陆的环境让他感到舒服。
锺明轩对大陆的称呼也从“中国”变为“中国大陆”,后来甚至直说“大陆”以及直言“中华文化我踩进去就爱死”,也可见到他对两岸认知的转变。锺明轩的友人因两岸婚姻的关系,邀请他深入走访了位于东北牡丹江的大陆家庭,真切感受到了大陆同胞的热情,无论锺明轩是怎么想的,相信两岸人民的情谊,已在他内心悄悄发芽。锺明轩的转变也证明,因为没有太多过往的历史包袱,“绿转红”比“蓝转红”容易得多。锺可以,其他绿营青年也不会困难。
由于他强调“眼见为实”,选择亲身走访大陆,透过他的镜头,带领许多不曾亲赴大陆的岛内青年,看到了没有加上“西方滤镜”的真实大陆。锺的“实事求是”击破了岛内“信息茧房”的禁忌,自然引来绿营网军对他的攻击与谩骂,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动摇。他的举动使得许多原本在岛内被压抑的青年,愿意喊出自己是“华人”,甚至愿意效法他亲身到大陆走走看看,锺明轩Youtube下的部分网友留言就是证明。(如表1)
[表1:锺明轩Youtube下的部分网友留言内容(摘要)]
二、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板块的裂解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说,“小资产阶级”也分为左、中、右派,左派、中间派都可参加革命。同样的“天然独”也有左中右之分,左派、中间派是该努力争取的对象。固然现在岛内政治板块绿大于蓝,可倘若不用颜色来看,改用阶级来区分。当岛内的“小资产阶级”,因为“低薪”与“高房价”沦为“新贫阶级”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是实质的“无产阶级”。
岛内无产阶级“革命”行为的展现,就是此次柯文哲的“小草运动”。与笔者对谈的柯粉青年就跟我说,你不觉得柯文哲有“社会主义”色彩吗?当然他所瞭解的“社会主义”,是偏向西方式的“白左”,但他们还是意识到“分配”与“公平”的重要性。
2023年10月3日,台湾的《天下》杂志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其中询问选民认为下届领导人应优先处理哪些议题,结果显示最多人将“经济发展”排在第一位,而交叉比对更可以发现,民众党与无政党倾向的支持者,最关心议题的第一位就是“经济发展”,同时20~39岁的选民,最关心的议题也是“经济发展”,其次则是“贫富差距”,这些人就是柯文哲最大的支持群体。⑤(如图2)
“小草”的本质,就是岛内“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压迫,发出的怒吼。他们只是缺了领路人带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加上岛内长期缺乏左派论述,也不瞭解何谓“阶级意识”,才被民进党误导,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大陆害的”,以至于成了“太阳花运动”主力,反对服贸与货贸协议。但如今也因为柯文哲,使他们修正过去的错误,对于民进党激进的两岸路线以及错误的“非核家园”政策,产生了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