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立会大楼扩建主工程竣工议员官员出席仪式

行政长官李家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政府主要官员及立法会议员出席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竣工仪式(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5月9日电(记者 卢哲)香港特区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竣工仪式8日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及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共同主持。梁君彦致辞时表示,三年的工程挑战巨大,必须识变、应变、求变,而成功完成也正是行政立法机关良性互动、众志成城的最佳体现。他说,外墙新的“立”字灯光系统,体现立法会五光十色,持续发光发亮。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巩固行政立法关系,在行政主导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相适应下与立法会议员团结一致,带领香港共创繁荣昌盛。

  本届立法会议席由70席增至90席,立法会大楼原有办公室供不应求。立法会2021年通过拨款,以组装合成方法,将大楼由十层加建至十四层,并会设空中花园,以及美化公众入口等,涉款逾15亿元。大楼在2022年7月开始扩建,是首次在原有公共建筑物以组装合成法扩建。工程提早数个月、于去年11月完工,议员陆续迁入办公。

  现时在立法会大楼外可以看到,添美道入口地下至十楼的三角形区域——即添美道入口有“立”字的建筑部分就是扩建后新增的,往上十层楼是新增的三角形区域,顶层有以茶花为主题的空中花园。议员楼层亦由十层增加至14层。扩建完工之后,早前暂时在旁边中信大厦工作的议员及秘书处职员可以搬回大楼,全体议员及秘书处职员可以再次在同一屋檐下工作。

  8日下午,行政长官李家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政府主要官员及立法会议员出席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竣工仪式,举行切烧猪仪式并共同主持亮灯仪式——点亮大楼主入口外墙的“立”字图案。仪式由李家超及梁君彦共同主持。随后,李家超及梁君彦又到11楼花园种植了两棵罗汉松。

  梁君彦在仪式中发表题为《大楼扩建竣工——双松肩并肩共创好明天》的致辞。他说,历时3年,挑战巨大的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竣工。这项工程是香港第一个在原有公共建筑物上,采用“组装合成法”(MIC)进行扩建的项目。期间既要确保立法会如常运作,又要克服地盘漏水、施工噪音、空气污染等对议员和职员的影响,同时亦要支援在中信大厦临时办公室工作的45位议员。整项扩建工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要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过程,必须识变、应变、求变!

  主体工程安全稳妥完成,并较原先计划快了几个月,令所有议员、所有秘书处职员都可提早而且史无前例地在“同一屋檐下”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亦趁扩建期间,优化和美化综合大楼多个位置,既改善了工作环境,亦增加了访客“打卡”点,提升到访体验。“这些得来不易的成果,全赖政府多个部门及工程承办商,与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及秘书处一直紧密协作,迎难而上。这正是行政立法机关良性互动、众志成城的最佳体现。”

李家超、梁君彦共同主持亮灯仪式——点亮大楼主入口外墙的“立”字图案(中评社 卢哲摄)

  梁君彦表示,综合大楼外墙新装上的巨型“立”字设有灯光系统,可展现不同色彩。行政长官今天主持亮灯仪式,象征立法会五光十色,持续发光发亮!“其后,行政长官和我到11楼新建的天台花园,一起种植两棵寓意吉祥和坚毅的罗汉松,象征行政立法机关携手合作,决心为香港实现良政善治!”

  李家超出席活动后在其社交媒体发表贴文表示,这是香港第一个在原有公共建筑物上采用组装合成法进行扩建的项目,“立”字徽号的亮灯,更象征立法会发光发亮、多元共融,与政府继续携手合作,为香港实现良政善治共同努力。

  “我和梁君彦主席之后到11楼空中花园主持了罗汉松植树仪式。我们种植的两棵罗汉松寓意吉祥、安康、长青、聚财,象征行政立法齐心共同建设美好香港,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李家超表示,政府会继续巩固行政立法关系,在行政主导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相适应下与立法会议员团结一致,带领香港共创繁荣昌盛。

  据瞭解,除了增加会议场地、议员及秘书处的办公设施外,扩建后,立法会餐厅、给公众参与活动的教育活动室及儿童学习室亦会加大。而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完工后,还会有第二期工程,包括增设会议室等。

  另外,为庆祝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竣工,秘书处委托本地艺术组织制作1:100比例、扩建后大楼新面貌的微模型,将来会在立法会图书馆长期展出。此外,立法会纪念品店特意推出《大楼扩建系列》新产品,包括迷你保温瓶及纸艺相框等,均具有扩建后大楼新外貌线条的图案。

扩建后的立法会大楼(中评社 卢哲摄)

仪式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仪式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行政长官李家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政府主要官员及立法会议员出席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竣工仪式。现场举行了切烧猪仪式(中评社 卢哲摄)

仪式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切烧猪仪式(中评社 卢哲摄)

切烧猪仪式(中评社 卢哲摄)

仪式现场,梁君彦致辞(中评社 卢哲摄)

仪式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