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引入新科技 加快兴建公屋

(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如何加快推进公营房屋供应备受市民关注。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昨日表示,已引入多项新科技加快建屋。房委会华富邨重建项目首次利用“背包式移动测绘系统”,约20分钟即可收集约5000平方米的数据。

  据介绍,通过“背包式移动测绘系统”,背着仪器扫描华富邨的公用地方,可实现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以制作三维模型,作为日后设计规划之用。刚启用不久、连接长沙湾海盈邨和海达邨的跨道行人天桥,便是利用全自动雷射测量技术确定各构件的定位。该条跨度达145米的行人天桥一夜间便接驳成功。此外,房委会亦已于部分新建公营房屋项目,如柴湾渔湾邨渔进楼,利用人工智能配合无人机实境摄影技术进行验测外墙工作。

  在施工细节方面,房委会亦会尽量引进科技,提升效率,令项目尽快落成。包括近年开始试验运用机器人技术进行内、外墙壁油漆等工序,减省对人手依赖。

  陈帆指,在现届政府五年任期内,预计公营房屋建屋量可达96500个单位,较之前五年多30000个单位。